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详细揭露了李真的犯罪始末,深入剖析了李真犯罪的思想根源和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深刻阐明了腐败必被惩,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必然规律。同时也展示了党中央惩治腐败、从严治党、为民除害的坚定决心。李真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员,该书是一本警示教育的好教材,读后使人产生心灵强烈的震憾,引发沉重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若干年来,中国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但中国新闻学者与西方新闻学者之间的学术对话,却依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障碍。对话何以艰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西方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客观存在且西强我弱。然而对话仍然可以也应该进行。对话何以可能?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中西方新闻学者共同认同的观点有增加的趋势。对话如何有效进行?这有赖于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而中国新闻学者把符合本国国情的新闻理论与实践对外进行宣示,并将理讲通、讲顺、讲透,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4.
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但必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就必须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平等对话.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价值和思维方法上的一致性与互补性,完全能够实现二者的平等对话,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无完整体系、文艺的人道主义、反映论、现实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艺术生产论等是中国学者关注的主要理论问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呈现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视野不断开阔以及逐步突破二元对立、走向交流与对话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研究和探讨北村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和阐发北村小说中“作者与自我”、“虚幻与现实”、“人性与神性”三种主要对话模式的具体表现,力图探讨促使北村寻求对话试图突破自我、现实和形式束缚的三种状态,并揭示对话性在北村及先锋文学创作中的超越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对话,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和一个踏实有益的落脚点,是至关重要的。出发点是:探究史实,正视差异,不分优劣。文明是不分优劣的。早期基督教文明与儒家文明的发展说明,任何历经数千年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活力的文明,小而言之,都是最适合本区域、族群的优化文明;大而言之,各类文明之间都是无法进行所谓优劣比较的。落脚点是:回归原点去寻求共识,注重对文化渊源的探寻。在构建新文化的过程中,人类要具有世界眼光,实现新的"哲学突破",达到共荣共识。  相似文献   

8.
鉴于宗教对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内外学术界近十几年来越来越注重反思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以发掘有助于促进宗教对话、化解文明冲突、共建和谐世界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本文所评论的是中国老一代著名学者所做的相关理论探索,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关于中国宗教文化历史特点的重新认识;二是关于中国宗教文化优良传统的概括总结;三是中国文化传统可为促进宗教对话、化解文明冲突、共建和谐世界提供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在全球化的今天,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她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的命运已与世界紧密相联,中国已不再是"中国之中国",也不再是"亚洲之中国",而是"世界之中国"。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与世界他国和谐共处,中国文明必须与其他文明进行对话。承载着国家与民族软实力的文明,深刻  相似文献   

10.
○两位都有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历,请问你们如何看待中国人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呢?◎乐黛云:国外比较关注的是中国的古代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宋明理学等。西方人研究中国的文化,希望了解中国学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的,所以对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历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前十年,中国与日本的比较文明文化研究高潮迭起,扛鼎之作接连不断。上世纪末期才起步但成果丰硕的中国学者以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为研究中心,陆续推出了《比较文化学》、《东方文化史》、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此在是一个在-世界-之中-存在。”这是格哈特·胡塞尔献给他父亲埃德蒙德的论文“法律与世界”中的第一句话。文章发表在1929年埃德蒙德·胡塞尔70周岁生日的《纪念文集》上。这篇文章的主要论点是,法律是超越的——这意味着,对世界“幼稚的”、自然的体验的超越,如格哈特·胡塞尔所说。  相似文献   

13.
尹锡南 《东方论坛》2012,(2):123-125
由于巨大的国际影响、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复杂的思想构成,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赛珍珠曾经说过:"泰戈尔可能是仅次于甘地、最为我们西方世界所知晓的名字……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诗人。"[1](P119)东西方学术界长达一个世纪的泰戈尔研究足以构成事实上早已成型的"泰戈尔学"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电影如何重建影像和现实之间的对话关系,已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摆在电影界面前.与现实之间对话关系的断裂,我个人认为这是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中最大的缺失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电影如何重建影像和现实之间的对话关系,已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摆在电影界面前。与现实之间对话关系的断裂,我个人认为这是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中最大的缺失之一。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相当部分作品和现实无关。我这里说的“现实”,不是单纯指现实生活,也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现实题材”,更不是指所谓的“现实主义”。为什么用“所谓的”,我后面会解释。我想表述的中心意思是,它忽略了现实中人们的基本情感诉求和人性诉求,或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漠视。当代电影的远离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电影的远离观众。  相似文献   

16.
东西方的比较已经有很好的条件和机会,而能否把握住这些条件和机会,需要我们做很大的努力。比较文学的研究是开放的,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它的特点就是以不同语言的文学比较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要有具体的文本作为证据,要从细节出发,不要空对空地从概念到概念。中西比较的共通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存在的东西同样需要阐发;阐发的过程中不能将这种共通性或差异性绝对化,持论要全面和客观,一旦把一个本来有道理的话推到极端,把命题绝对化之后就没有道理了。“世界文学”不是纯粹外来的观念,中国现代文学本身就融入世界文学之中,变成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世界文学现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文学的经典也能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组成部分。要从中国学者的立场,以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作为根基,从中国文学的事实中去发现一些理论的问题,要和西方平等对话,既要避免仰视西方的心态,也要避免简单的民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新实践美学虽然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建构美学理论,但新实践美学对"实践"的态度不但没有崇拜性而且具有反恩批判精神,认为实践既具有建构功能,也具有转化和解构功能,强调了审美的自由性,阐明了审美活动的现代内涵以行使其批判社会异化的功能。新实践美学在对于马克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的深广开(?)之中,把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思想从实践的角度吸收到美学中,扩大了阐释阈限,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韩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研究状况,对中国学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韩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叙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外部内部条件、曲折过程以及中国特点。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条件可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巴黎和会与俄国十月革命,内部条件是新文化运动和知识分子运动;其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分为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知识分子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而进行的一些争论;其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实践性、主动性、必然性以及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心灵》和《中国经济心理》两部著作中 ,卫礼贤对“中国智慧”的博大精神作出了深刻阐释 ,体现了他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的高度同情和基本理解 ,也体现了他对整个人类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厚忧虑和深切关怀。中国智慧在卫礼贤身上所展示的惊人魅力 ,说明了东西方文化对话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社会上出现了经济观念困惑与现实矛盾凸显。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大众化相对滞后,造成人们经济思想转变的速度慢于经济转型;社会上有人对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借鉴经验和彼此引进发展经验与管理方法,以僵化的思想与逻辑去推断,并进行以偏概全地类比,认为两者社会性质趋同。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进行大众化,使其深入人心,是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