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中国青年文化的诞生——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金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3):47-56
五四青年所代表的青年文化是在近代中国青年阶层诞生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内容来看,《新青年》的主题是“青年”和“青春”。这些大量涌现的以“青年”为主题的论述文章,形成了五四时期独特的“青年论述”。陈独秀以“青年”命名刊物的用心主要表现为:首先“青年”是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出现的,有着更强的社会功能,更容易成为社会革新的力量;其次,“青年”本身就包含一种以时间为向度的价值评判的可能。因此,一方面,“青年”作为被启蒙的对象,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青年”自身就具有道德上的优势,在与老年、老大帝国、旧制度旧文化旧道德的对抗中,能更容易获得认同。现代“青年”角色的产生,是双向发展的产物:一方面是社会的角色期待、社会的规范性力量;一方面是青年的自主意识、角色的自我设计。也就是说,“‘青年’并不只是由来自社会的角色期待所决定的,而是由作为角色担当者的学生自身的主体行为与社会的角色期待的互动形成的”。就近代中国而言,作为社会角色的“青年”的形成,与《新青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五四青年通过对《新青年》的阅读,也产生了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就是“青年崇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磐石杂志》由北平辅仁大学中华公教进行会青年部全国指导会于1932年创办。其时,正逢日本侵略意图渐露、华北日益危急,中国命运问题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因此,自创刊至1935年期间,研讨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问题构成这份公教杂志的重要内容,以致使得以宗教为主的杂志带有宣扬国学的味道。这说明在国难的背景下,关心公教的人士更加急迫地思考如何将公教与本土文化进一步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统观《磐石杂志》此时期的相关言论可以看到,通过几年的努力,已逐渐清理出努力精研国学,并将之更加深入地纳入到公教教育体系的新思路。这个思路不仅符合时代要求,且就此形成了一个为之贡献智慧的青年学人群体。 相似文献
3.
许高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39-145
《新青年》由 “普通刊物”发展为全国的“金字招牌”,与读者密不可分。《新青年》同人对“新青年”的营造,使其影响从上海、北京等中心场域扩展至全国,促进了《新青年》的大众化,引起了地方的再阐释与回响。通过《新青年》同人与读者之间构建的社会交往网络,《新青年》在读者的阅读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革命”“反孔”“马克思主义”等概念在青年中的传播,促进了“青年”意识的觉醒,进而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五四青年”。《新青年》与读者之间的社会交往建构了新型的“阅读大众”,构成时代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张梦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4):1-5
孙玉石的《〈野草〉研究》 ,是作为鲁迅学一个分支的《野草》学正式形成的标志。其最为明显的特点是系统性 ,使《野草》研究从单篇的解析、专题性的论析 ,迈向了体系化的系统研究。第二个突出特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理研究 ,反对从主观臆想出发的逞意判断和任意发挥。第三个突出特点是善于以美学的眼光审视《野草》 ,以诗学的思维方式研究这部散文诗。系统性、历史的和美学的眼光这三个特点聚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全书的重心 :《〈野草〉的艺术探源》。而他最近出版的《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 ,又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野草》解释性读本 ,与《〈野草〉研究》一起 ,合为孙氏《野草》学著作的双璧。为鲁迅学以及《野草》学的发展开拓出了一条正路 ,树立了一个范式。 相似文献
5.
慈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
在新文化运动中,林纾由文章"宗盟"而被贬斥为"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其文章地位的动摇从小说笔法开始,首由崇尚魏晋文风的章太炎及其弟子发难.章太炎对林纾文章的批评是当时文坛主魏晋与宗唐宋的派别之见的映射,这一争议因章氏弟子大举进入北京大学而加剧,并由文章派别之见发展成为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这种传统文学内部的派别之见最终演变成为文化上的新旧之争.新文化运动中多员健将本出章门,此时对林纾的抨击也策略性地由派别趣味转为思想倾向.林纾身份的转变实际上隐喻了传统文化的遭遇.在新文化运动中,林纾以桐城派的代言人身份出现,但实际上林纾对派别明显排斥,甚至刻意疏离桐城,而其文章观念、文坛行迹却又与之相近."悖论"背后更多的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敬重,是对桐城理论中符合文章发展规律的精髓部分的坚守."悖论"的合理性存在于文章传统,而不在于派别.作为古文家的林纾,其意境说力拓馀地,发前人所未发,成为其艺术论的精华部分.学界或将其意境说定位于文章所达到的审美境界,且以之作为文章艺术的最高范畴.实际上林纾所论的意境重心偏于创作之前的虚静涵养,是临文之前提,因而并非最高审美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6.
《论语》的文本特点,给后人随意解释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然而用公理化的方法去诠释《论语》,则可以看出很多解释都是误读。例如朱熹《论语集注》以“天理”取代“中庸”,以“忠君”取代“德政”,都是误读的典型。这就显示了公理化诠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宪臣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隶释》是宋代一部极具影响的金石学著作,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但针对《隶释》进行的专项整理与研究仍然比较薄弱。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时候,应该处理好《隶释》与其参引文献、后世文献、出土碑刻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隶释》的研究可以围绕文字、词汇、社会思想及历史文化等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8.
邹禹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98-10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不仅涉及语言因素,更涉及文化因素。文化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误读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读的文化因素有多种,如: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等。本文试图以《围城》汉英对照本为例,通过典型的例句,从语言文化的视角分析译本中出现的文化误读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语言文化误读给翻译带来的障碍,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孟庆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
<新青年>与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月刊虽有深厚渊源,却是和而不同,前者从创刊伊始就将读者群定位为知识青年,文章导向、栏目设置乃至刊物定价皆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同时,较之<甲寅>,<新青年>减少了政论的比重,转而寻求从思想文化角度发表议论、影响社会.<甲寅>的边缘作者胡适在<新青年>一跃成为主角,则推动<新青年>逐渐摆脱了<甲寅>的论政风格,打出文学革命的崭新旗号,完成了从青年励志刊物向新文化舆论载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11.
杨华丽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3):39-44
在鲁迅解读史上,《青年必读书》事实上成了所有试图全面解读鲁迅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结”。相较于反对《青年必读书》、反对鲁迅的观点而言,我们尤其应该警惕的是那种表面上对其表示赞同,实质上却滑向了反对者的泥潭的观点。这些赞同的理由由于对材料的隔膜、理解的偏差,等等,同样是对鲁迅及其《青年必读书》的误读。将《青年必读书》置于1925年的时代语境及鲁迅这一时期思想、文化观点的系统之中来进行读解,文章认为,鲁迅在文中所说的“要少——或者竞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不是一种策略化言辞,而是他生命中痛苦的文化体验的外化。 相似文献
12.
杨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124-129
1915年9月创刊的《新青年》,在其创刊之初,与《甲寅》月刊之间,在主编,撰稿人队伍,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清理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有助于更深入而全面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解植永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4):139-141
《说文解字》训释的体例一般是先解释字义,再阐释字的构字理据。很多训释,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貌似义合,实际在语义上是不等值的。这种不等值训释包括上下位关系、同位关系和整体与部分关系三类不等值训释。 相似文献
14.
王丽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4):121-124
爱德华.萨伊德的《东方主义》在中国一直被误读。对于西方的理论,我们第一是要真正消化理解,第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进行取舍,才能使之真正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刘保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2):94-101
1934年沈从文重返故乡,情愫兼生,既有物是人非的惆怅和感慨,又有对坚强执着生存的乡民的同情和尊敬,还有对外来经济、政治势力入侵所造成的湘西民风的渐变、国民性的改变等的愤慨。这种复杂的情感倾向,影响了《边城》的写作,造成了《边城》主题的多义性和叙事的含混性。翠翠的爱情悲剧,与老船夫的"不作为"实在大有关联。沈从文的人道主义情怀深藏于边城山水风俗画表相之下的命运感伤喟叹之中。沈从文从边城出发,经过18年漫长的奋斗,终于得到了多少人梦寐以求而未得的"名誉,金钱和爱情",算是北京城里的成功人士了,尤其是与张兆和的成功结合,更是让沈从文时常产生一种不真实的人生虚幻之感,写作《边城》是一种必需的心理补偿,他的爱情本来应该是如故乡边城年青人无可逃避的悲剧命运那样,大佬、二佬和翠翠等人在小说中"替他活过一回"。"乡下人"痛苦的挣扎,长久的压抑,爱情的憧憬,受伤的灵魂,在《边城》写作中得以安妥。那种浓郁的"秋天的感觉""人生无常"的感喟,实在是对"现世安稳"的万千庆幸与心理补偿。 相似文献
16.
西方学术传入以后,对中国学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最重要的表现有三:一是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哲学、文艺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二是引进了较富逻辑思辨性的文本分析方法和较规范的田野工作方法,三是通过比较产生了许多新的学术问题.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学术传统通过调整、充实、提高,也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不过,在来自不同传统的学术之间,尚缺少交流,缺少对话.本文作者拟弥合这一缺陷,通过一系列讨论以实现中学和西学的相互审视、相互补充.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史传统. 相似文献
17.
陈可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4):146-150
以霍克思译《红楼梦》的一些例子为证,从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译者的主体意识、语言及文学作品的特性等方面,阐释在翻译中误读与误译的不可避免性及其与译者的创造性的关系。译者从自身文化出发看待他者、阐释、重写他者的误读和误译不仅丰富了主体文化,而且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许菊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自刊刻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其传播过程呈现出不同词学流派的同一性与不同历史阶段接受语境的差异性特点。新时期以来,由于接受语境的差异,《宋词三百首》的接受出现了严重的误读,究其原因,除接受语境的变化外,其与《唐诗三百首》等“三百首”系列的连带效应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盛春来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毛姆在小说《面纱》中采取了仰视和俯视中国的描写视角,实际上是对当时中国形象的误读。这种误读是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只有放下优越的殖民者的心态和虚荣的仰慕之情,才是正确看待中国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易伟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5):143-146
《旅行杂志》是中国第一种旅行类杂志,其创刊的目的是为了推进文化和普及旅行。在创刊的二十余年中,杂志从未间断过发行。杂志具有倡导性、时代性、社会性及学术性等四个鲜明的特点,其蕴含的信息为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