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史>在建国后17年文学中的经典地位、所涉及的特定题材以及围绕它产生的激烈的文艺论争都为我们认识建国后17年文学中农村小说的写作范式之确立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但是,以往的研究多是注意到写作与政治力量之间的密切关联,而忽略它与多种文学传统之间的联系、文本具有的历史多质性.有鉴于此,通过对文本-批评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尤其是围绕文本的批评话语之间的冲突,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建国后17年文学与五四启蒙文学、民间文学之间深层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当代农村写作的意义的诸种可能.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的阐释功能主要包括对文学文本内容的阐释和叙事形式的阐释两个方面。关于生态批评内容的阐释,批评家虽然要以生态意识重新观照中外文学经典,但更要关注的是立足中国现实写作的"生态文学";关于生态批评叙事阐释,应该认识到小说叙事形式本身也有其独特的意义,是"有意味的形式",应坚决反对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批评的运用的"语言工具论"色彩,要更注重对小说叙事形式的打磨,以促进中国生态文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左翼文学经典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建国后的历次文学史叙述,另一方面则与左翼文学产生之初的批评语境直接相关. 正是通过同时代的批评,一些带有左翼色彩的作家作品被进一步定性、塑形,成为当时左翼叙事所期待的形态. 像冯雪峰、瞿秋白在革命文学论争后对鲁迅身份的再界定,冯雪峰、胡风对韩侍桁等批评枟子夜枠权力的剥夺,以及茅盾、胡风对吴组缃、艾芜等一批左翼新人的创作指导等,都是这一时期"批评"介入并参与塑造左翼文学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4.
对立法问题进行方法论的反思,不仅是对目前学术研究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学方法论的前提性问题.以政治意志形式出现的价值预设如何向法律形式转化,是立法方法论中的基础问题,因而也是法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方法论的核心问题是法律创制的方法,其中包含法律的价值安排与价值的实现程序.在区分伦理与道德的前提下,运用商谈原则和普遍化原则,将价值整合为共识进而作为立法的价值预设;将公共自主与私人自主统一到程序主义的法律范式之下,这既是对价值共识进行实践设计,同时也为立法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理论的指导.法律的价值安排与价值的实现程序,统一于通过主体问对话而达成共识的商谈理论之中,并通过立法民主程序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白毛女》经典地位确立和传播的过程所裹挟着的丰富的政治文化信息,使得长期以来对其的学术批评不仅在当代中国文艺实践方面,而且在社会历史及政治文化等层面都提供了充分的思想空间和争议性的学术话题。因此,从《白毛女》"经典"地位的建构和确立过程及其借助电影、政治外交等媒介和手段加以巩固和扩散的历史逻辑出发,反思"新的人民的文艺"体制下的美学规范与生产运作过程,对认识不断"集体"修改着的"红色经典"及其文艺传统,有着重要的文艺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5,(3):122-123
<正>文学产业机制是文学进入市场后形成的包含文学写作、销售、消费等环节在内的新的文学存在形态,在新的存在形态中,产业性或曰商业性,已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之后的市场营销问题,而是已经成为融入中国当前的文学写作之中的要素。在这个要素的影响下,快速写作与规则化叙事成为当前文学写作的显著特征。一、快速写作速度是产业机制下文学写作区别于传统的、纯文学式的写作的最为显著的特征。这里所谓的速度以发表速度为表征,当然,其背后是写作速度。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十七年通俗文学的生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十七年,通俗文学的市场趣味与政治教化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在:读者现实的阅读心理要求扩大通俗文学的生存空间,然而主流文学刚性的阅读导向却试图将文学接受纳入硬性的政治规范;通俗文学的创作、批评与出版备受忽略与挤压,通俗文学作家怨言甚多;关于通俗文学的戏剧改编,肯定与否定的观点争议十分激烈.上述文学观念与文学政策博弈的结果是,通俗文学在政治挤压中丧失了内在活力,以至走向衰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社会文化秩序中重要的象征区分在古典小说、戏剧、批评话语和通俗剧电影叙事中的具体体现以及这些象征区分和表述在社会主体构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对谢晋新时期通俗剧电影中观影主体的文本建构所涉及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一系列广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文本中的空间置换、价值和意义转变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社会文化和政治空间分析的方法来厘清谢晋新时期通俗剧叙事与中国传统通俗剧叙事范式和特定时代政治化通俗剧叙事范式之间复杂的互文关系,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谢晋新时期通俗剧电影在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转型中所起的作用。论文重点分析了谢晋对以阴阳、虚实、二元对立结构为特点的中国叙事范式的运用,他对敏感的政治话题和个人政治身份问题的通俗剧式的表述和他运用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对男女主人公社会关系和政治身份进行重新界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文化功能。这种政治身份的重新界定是在两种主导性通俗剧叙事范式之间基于伦理政治的复杂而又有限的话语空间中运作的。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空间符码不仅为女性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与主导性权力机构进行政治协商提供语义参照系和叙事表意模式,而且在调解社会矛盾、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危机、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转型和构建新型观影主体方面均起到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新的知识立场重审伤痕文学已成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但人们多探究伤痕文学与文革文学在叙事形态上的相近性,而伤痕文学摆脱文革文学模式并成为新时期文学序幕的社会原因并未获得充分研究。从文学的社会生产角度看,伤痕文学是党的文艺路线调整的结果,它逐步实现了文学政治意识形态叙事向个人叙事的转型,逐步完成了跟文革文学叙事风格的历史断裂,从而拥有了自我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是老舍写作生涯的重要转折期,文艺大众化又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学面临的首要难题,这个话题的提出和运作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老舍的写作走向。通过分析老舍抗战时期参与通俗文艺写作和文艺大众化问题论争的经验,讨论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大众化问题和老舍的写作走向的相互关系,并且在老舍的庶民身份、性格因素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党的文艺路线调整与伤痕文学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的知识立场重审伤痕文学已成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空间,但人们多探究伤痕文学与文革文学在叙事形态上的相近性,而伤痕文学摆脱文革文学模式并成为新时期文学序幕的社会原因并未获得充分研究.从文学的社会生产角度看,伤痕文学是党的文艺路线调整的结果,它逐步实现了文学政治意识形态叙事向个人叙事的转型,逐步完成了跟文革文学叙事风格的历史断裂,从而拥有了自我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学生态学批评是后现代批评,因此从后现代视野出发就应重新理解该批评的本质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学生态学批评应该具备的形态,即文学生态学批评的关键在于把握存在于“生态性、文学性、宗教性与政治性”四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十七年”小说版本修改的原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年”小说在经典化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一个初版本多个修改本的文艺形态。其修改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中外文艺修改传统的当代影响;二是意识形态、审查制度、传播方式、语言规范、文学成规、政治主体的召唤、读者的批评等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三是作者自身出于艺术完善的考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一种大众化的政治常识和价值共识。民本思想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有:政治常识的自我认知与亲朋人际传播、思想家的理论阐释与学术传承、统治者的行政灌输与社会教化、学校教育的经典研读与考试制度、宗教信仰及其它大众信仰、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它社会教化等。民本思想一旦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就会形成影响社会各个阶层的政治价值共识和政治文化传统。凡是被精英总结的、被国家肯定的、又被大众认同的思想,其影响力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崔琦 《南都学坛》2011,31(3):52-55
新传媒环境下,文学批评更加泛化,表现为:在文学批评形态方面,除了学院批评和媒体批评之外,产生了一种以传统媒体的受众为批评主体的受众批评;在批评对象方面,不再局限于对以往文学经典的再研究与再解读,被研究的文学文本是多样的存在,网络文学、畅销书、报纸专栏写作纷纷进入人们的批评视野;在批评形式方面出现了视频、网络投票、电视采访等多种形式。文学批评也发生了批评主体的大众化转向和批评标准的非艺术性转向。针对这种泛化和转向,文学批评应在不丧失理性批评精神、破坏批评原则标准、消解批评价值的前提下进行改变。比如学院批评可以在坚守批评操守的同时,利用新兴媒介,与活跃的媒体批评、受众批评相辅相成,积极倡导对话批评,更好地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文学话语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文学场域与叙事潮流在当代中国各个时段都表现出微妙的制约与疏离形态,这种形态对文学话语或思潮的继起与退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自足的日常生活在当代文学批评与叙事话语中遭致批判、遮蔽和改写;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家对世俗体验有了更多的精神认同,由于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文学批评格局被打破,多样化和异质性的日常生活及其体验在部分期刊栏目的策划下汇成一股多重主题和叙事形态的日常叙事潮流。从社会转型与文化驱力角度来解读日常叙事的勃兴,对于把握这一写作潮流的同质性和内在差异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雅与通俗虽然历来是文学批评论争的焦点之一,但受社会的后现代性、反理性哲学以及当代文学发展潮流的影响,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改变了欧洲文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后现代主义文学思维与叙事的新模式,反传统、摈弃终极价值和崇尚零度写作等特征成为学术界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所下的定论。然而,这些基本特征仅为其表象,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这些表象之下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却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文学的通俗化发展则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趋向。在当代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对人性的文学叙事与反思,仍是美国当代文学家,尤其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学作家作品中叙事与反思的核心内容。这就形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的终极价值追求的另类思维和叙事模式,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的非完美性以文艺美学和政治美学的完美性表现出来,进而形成当代美国作家在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内以通俗化的方式进行社会批判和人本质弱点批判以及人类理想社会憧憬的新途径。因此,唯有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认知视角,从作品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关系入手来探讨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通俗化发展,才能对其文学价值作出相对公...  相似文献   

18.
论新历史主义的逸闻主义 --触摸真实与"反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历史主义将一般作为文学批评点缀的逸闻逸事发展为一种具有根本方法论意义的“逸闻主义”,强调其“触摸真实”和“反历史”的重要诗学价值。这对启蒙运动以来形 成并僵化了的审美与政治、文学与非文学、经典与非经典、文本与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 界限和壁垒具有强大的爆破力,也有助于文学批评打破形式主义的文本封锁和旧历史主义堂 皇叙事的话语垄断,使文学与人类生活的真实经验发生关联。这种将逸闻逸事与文学文本并 置的做法显示了批评家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同时也存在着随意化和程式化的种种弊端。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文学中大量出现仪式化叙事,特别是将人物的生命形态与性格冲突置于不同过程的“阈限”之中,从而使人物更具有原始文化底蕴和传统价值。这样的过程与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与人类学的借鉴和整合。文章试图以西方文学原型中的仪式性叙事为线索,以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视野,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和层面对经典文学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为了营构政治化文学新体制,丁玲以较多的批评文字和不多的创作发出了自己作为“小号兵”呐喊助阵的声音。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理念和“政治第一”的批评标准出发,她在批评实践中对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问题、作家“改造思想”问题以及形式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同时,她还以自己的创作显示了新体制的“规范”,间接显露出了“小号兵的声音”。在她的批评和创作中,文学与政治一体化的关系,是贯穿始终的中心和基本线索;建立和显示新体制的规范,是她从事批评和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