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51年3月24日,《解放日报》第三版底部不起眼的地方刊出一则《寻人启事》:“张静泉(人亚)一九三二年后无音讯,见报速来信,知者请告。”这是经历战乱后一位父亲对离散亲人的苦苦寻觅。20多年前,他的儿子张静泉从上海悄悄回到浙江镇海老家,对他叮咛再三,并交托给他一个大包裹。这是父子最后一次相见。几天后,父亲对外佯称“不肖二儿子静泉长期在外杳无音信,恐怕早已死了”,随后在山上修了一座墓穴,葬了一个空棺,埋进这个包裹。老人家从此一人独守着秘密。 相似文献
2.
阎颖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37-40
纵观党的领导制度的发展过程,从党的诞生到遵义会议,可以说是党的领导制度的创立阶段。其中,党的二大及其党章最早对党的领导制度的架构、领导原则和运行机制作了规定,奠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发展的雏形。正是这一雏形,使得此后党的各项领导制度的进一步建立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内活动的根本准则。建党以来,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八大,随着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得党章不断得以修正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作为党章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和实践也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了解党章修改的基本情况,分析历次党章对党内选举相关内容的修订,以及历次党章修改对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推动作用,对于探索新时期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陈自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112-116
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党章不仅从外在形态、内容实质、稳定特性、强制效力方面获得法律的一般特征而成为法律范畴,而且从内容根本性、党内法规系统核心和基础地位、权威性和约束力最高、影响全局性和巨大性方面获得其他党内法规所无法比拟的"根本大法"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党章具有指导和规范党的领导和执政、教育党员、调节党内关系、保障国法、吸引和凝聚广大人民等众多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自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
党章与党的先进性关系极为密切:党章规定了党的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党章及其建设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性特征,党章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性法规保障.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过程,既是党章建设过程,也是深刻体会党的先进性及其重要性、实践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先进性和规范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晟炜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2):82-88
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已对当代中国的行政法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中国之治”的基础规范。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为行政法法典化提供了明确指引:行政法法典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的根本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全面领导的法典化方向,必须在法典中确立政治领导原则;加强行政法与党内法规组织体系建设的衔接;构建相互补充、互为一体的党政协同治理体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化任务,必须在法典中融入人民至上的行政理念;加强行政法典的民主协商制度建设;打造用权为民的党政协同治理方式;注入优秀传统行政法治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7.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为期8天的会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如今,《中国共产党章程》原件珍藏于中央档案馆,是中共“二大”唯一存世的中文文献。它的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保存故事。故事的线索是小册子封面盖有的收藏章:“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 相似文献
8.
肖甡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49-53
从中共“一大”到“二大”,党在战略策略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二大”第一次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决定正式加入共产国际,以及完备了党的组织机构,表明建党初期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得到一次全面提升.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源于党对中国革命实践的不懈探索;另一方面归于列宁、共产国际和苏俄的指导与帮助.“二大”的成就,不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找到了实现政治纲领的途径,而且使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前进了一大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大”在更完整意义上完成了党的创建任务.“二大”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甚至错误,这是历史的局限性.从总体来说,“二大”的纲领和政策,使党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中共“二大”是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由于相关原始文献资料严重缺失,会议地点频繁更换,以及会议代表未经民主选举产生等原因,中共“二大”代表的名单始终难有定论。文章通过史料的比较、鉴别,在分析中共“二大”代表构成的基础上,梳理出包含12名代表的完整名单,并对大会的列席人员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欧阳湘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16-19
中央局秘书是中共三大与四大之间仅次于党的委员长的重要职位,也是毛泽东担任的第一个中央领导职位.但目前关于他担任中央局秘书一事,学术界仍存在错误解读和不当表述.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相关论著的研读分析可知,毛泽东确曾在中共三大后担任中央局秘书,而且这一职务并未在中央迁沪后即由罗章龙"接任",相关似是而非的表述不足以采信. 相似文献
11.
韩亚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27-33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同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关系,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确保国家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管理内部事务,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以党章为基础,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是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认同是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选举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被认为是"研究公众政治行为的核心理论".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政党认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执政基础,决定了执政合法性,但是,关于政党认同的研究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有必要对政党认同的概念来源及特点,以及当前政党认同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等作一系统总结与述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共产党政党认同理论创新提供借鉴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13年,辛亥革命后首次国会选举尘埃落定,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成为国会中占席位最多的四党。为了防止国会制宪时出现"党见之纷争",四党决定在国会开会前聚"有聪明、才力、学识、阅历"之人员,举行宪法讨论会。此次宪法讨论会对领土规定、总统选举、总统权限、宪法以外之国家机关、国务员组织、两院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使得各党的主张得以明晰化。此次讨论会对民初的政党政治、制宪等发生了重大影响,其体现的制宪中的协商精神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治富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82-84
把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是当前加大力度发展学生党员的形势的需要,是积极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把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有利于推动班级的党团建工作和班风建设.与此同时,为了做好党支部建立在班级上的工作,需要认真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理论、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3PL企业的服务特点三个方面来分析3PL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提出其构成为:资源的整合能力、业务的运作能力、服务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品牌的塑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 ,戴季陶对民主宪政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宣传。就其中的宪法实践理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 ;宪法必须是良宪 ;宪法应该民定。同时 ,制宪须遵循必要的基本原则 ,即 :借鉴而非照搬照抄原则 ;平民政治原则 ;稳定与弹性相结合原则。这些研究在革命党人中是弥足珍贵的。戴氏之所以能比较深入地研究宪政理论问题 ,主要得益于其早年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至上法宝,是新时代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对党的制度建设的内涵界定、理论渊源、重大意义、推进路径以及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了深入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存在着视野不够宏阔、内容不够全面、方法比较单一等弊端。未来一段时间,学界应当进一步拓宽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视野,深化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内容,优化党的制度建设的研究方法,进而深度挖掘党的制度建设的学术创新空间,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8.
绿党是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其哲学观是把生态环境利益上升为人类最高利益,并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家社会中心的生态中心主义,它的出现带来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性的挑战,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其生态权利之上的价值观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表现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动摇、基本人权原则的错位、权力制约原则的变异和法治原则的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