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师要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要求,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和各门课程内容的关联性,把教材的书面语言变为教学语言,综和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增强课堂吸引力。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渠道,同时又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我们必须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地体现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由群众掌握再用来指导实践的过程,而要想使这一过程能更好的进行,需要选择合适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解决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需要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学生的接受动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的物质条件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固然需要加强国家的舆论宣传和教育,但其最终的确立还在于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不断完善。我国当前出现的民生问题,是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社会根源和物质基础。必须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在推进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引进生活的元素,唤起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共鸣。运用“内化”、“外化”的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等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主义大众化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作斗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随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坚持群众路线等.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具有典型性。民主革命时期,在创立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继承捍卫毛泽东思想、创立邓小平理论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对于全面把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而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因此,以中国的风格、专业的人才、通俗的语言、多样的形式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提供了发展机遇。面临思想文化多样化、学习阅读快餐化、学习追逐功利化等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学;在教育对象上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研究,增强教学针对性;在教学主体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手段上善于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这既是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对象应当是大学生,但主体力量应当是大学生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承担起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作用.为此,我们应当从理论武装和实践砥砺两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对重大理论问题不同理解的争议,历来是马克思主义传播接受过程的历史现实困境;启示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必须掌握的必备前提,正视主体人对思想文化客体接受的主现性和创造性,正视一种授受双方视野相互建构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开放心态,尊重接受者的主观性,承认接受者选择性、创生性理解的合法性,才能展开宽容、平等、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运用质性访谈法,研究了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认识。访谈内容涉及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描述,对大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信仰情况的评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及相关问题的阐释,学校政策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支持情况,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行中的亮点等5个方面,文章对此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是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趋势,这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面地分析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寻网络化背景中理论大众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构建适应网络化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策略和长效机制,是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但实效性还不尽如人意。高校要更加有效、深入、持久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以小见大——正确处理好"小众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做好马克思主义"分众"教育;化虚为实——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教育、理论学习和理论运用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正确处理好学理化与通俗化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基础上,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广大师生易于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由近及远——正确处理好短期性与长效性的关系,立足长远规划和系统布局,构建一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都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一方面在话语体系上要实现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意识形态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在路径上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深奥到通俗易懂,由少数人掌握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了解、内心认同和自觉运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8.
从运用语言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创新、宣传、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话语,并使之成为社会优势话语的过程。为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话语转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在思想层面上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为大众所需要;必须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才能为大众乐于接受;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与语境,才能始终如一地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9.
当传媒形式,由最初的“翻阅时代”,到“点击时代”,再到“划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运用新的载体来传播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作的不二选择。高校是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只有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才能够更有效地通过各种新兴传播媒介的应用,不断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