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代民族诗歌创作、翻译、研究的一系列问题采访了中华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会会长、著名诗歌翻译家、诗人王宏印教授。王教授以自己的民族诗歌创作、翻译和研究情况为例,在人类学诗学的学术视野下,重点阐发了民族诗歌翻译方法及诗人素质培养方面的见解;同时在解读人类学诗学深层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当代民族诗歌研究实践与理论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早在大学时代,关纪新便开始了从民族文化入手思考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历史与现状;集编辑、研究者于一身,他不仅为当代中国民族诗学的发展创造力所能及的较为宽松的健康的学术环境,多方提供对话平台,扶持诗坛学人,更是对当代中国民族诗学建设产生了相当的理论影响和示范作用,为民族诗学的持续拓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满族女诗人匡文留在三十多年的诗歌创作中,以独特的民族诗学探索取得骄人实绩,其诗既延续上世纪80年代西部诗的阳刚奇崛,又形成以民族风情入画、民俗生活入骨、民族史入诗的诗学风尚,探索“行走的诗学”创作旨趣,诗作结合地域文化、民族风情、民俗事象抒情叙事,具有民族诗学新品格,体现了民间文学的诗歌化与民族诗学的美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迈克尔.赫兹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在其政治人类学专著《文化亲近性——民族国家的社会诗学》中提出了"文化亲近性"和"社会诗学"等重要概念,把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普通人日常社会生活的修辞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捍卫了人类学实践的价值。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用符号学视角解读民族国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拍摄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影像。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以质朴、直观的影像方式书写了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状况,但其概念的形成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并与纪录影像本体、新时期学术话语、影像人类学等问题交织到了一起,专家学者通常从文化、作者、题材等方面同时对概念进行限定。其实只要主题和题材是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为主的纪录片都可划归为"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以符合中国各民族聚居、杂居的现实状况和促进少数民族纪录片发展需要。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不仅是一个影像专业问题,更关涉到少数民族文化进步、民族和国家形象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陵地区以土家、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有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且呈现多元文化特色。武陵民族区从民族学、人类学角度而言是富矿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问题的研究颇富文化意蕴。因此,必须加强武陵民族区的综合研究、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认同问题是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它与民族偏见、文化适应、心理健康等研究领域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是国外相关学科研究的焦点之一,而我国有关民族认同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本文基于民族认同研究的起源和民族认同理论发展的系统梳理,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民族认同与人格及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我国民族认同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是冲突还是一致、价值地位的高低以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等焦点问题上。而中国学者则针对中国具体语境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展开了本土化的探索与思考,并形成了合理的理论表述。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圈与文化层、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文化认同、文化变迁、文化再生产等是与民族文化保护有关的重要人类学概念。基于中国民族文化保护现状,以上人类学理念的中国本土化应用,应体现在四个方面: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营造多元文化共荣的文化理念与社会氛围;倡导社会、经济、文化协同发展,推动文化利用与传承保护的良性互动;培育民族文化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再生产创新机制;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空间与文化生态建设,完善文化保护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绍明教授长期致力于西南区域人类学和民族学界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为了推动西南各省区民族研究的合作与创新,20世纪80年代初,马曜、李绍明、何耀华、余宏模、平措次仁和童恩正等联合西南地区民族学界的同仁,发起并成立了"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该学会的成立推动了西南地区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学会的有关研究成果现已构成了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自成立以来开展的重大学术活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西南区域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民族认同状况,英语学习对民族认同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调查表明:总体上,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认同较高,但比以往下降了很多.同时,中国学生主要是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对中国文化认同较低,其次才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这一结果与英语教学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2.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心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相似文献   

13.
中华各民族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真实形象的艺术写照。中国少数民族在缔造华夏乐舞戏剧文化、中外戏剧文学与表演艺术交流的过程中,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建立过非常卓越的功勋。对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的研究,不能单纯套用西方戏剧与中国汉族戏曲研究固定模式,而应该以先进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实证考察,即理论联系实际的田野调查法,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进行较为详细的实证以及全面、系统、科学、务实的研究。从民族文化、戏剧艺术的视角,以翔实可考的文献资料与理论知识,对中华文明史作出科学描述和总结。以国内外民族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的丰富资料、先进的科研方法,来佐证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艺术在世界戏剧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学术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一个民族杂居村的文化关系着笔,提出了贵州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民族团结之间是一对互为条件的关系;民族团结必须以互相平等和尊重为前提;在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民族团结的关系中,要特别关注涉及深层次的观念文化.  相似文献   

15.
日本法人类学及民族法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一百年来日本法人类学以及民族法学的发展过程及研究水平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指出,战后受德奥学术传统影响,形成了民族法学的使用习惯,受美国学术思想的渗透,形成法人类学的术语,与民族法学并用,各有所重。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有关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指出日本对中国民族法的调查研究成果南方多于北方。  相似文献   

16.
"民族"概念和民族理论是诞生并成长于20世纪中国的新鲜事物.本文在回顾了"民族"一词的诞生过程后,以全新的视角论述了1949年前民族理论或民族研究发展的三条平行线索,即政治学、人类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统.1949年后此三条线索在新中国的合流与再次分野,以及新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以建构健全的人性或人生形式为文学的目标,而使我国著名苗族作家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然而,对湘西民族地域生活的描写,对民族地域风情的渲染,以及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开掘,却是沈从文建构文学理想的坚实基石,并使他的文学作品显示出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以及民族学、文化学与人类学方面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的维度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族认同长期以来都是民族心理、社会心理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当今民族发展、社会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认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心理人类学为视角,将民族认同的构成要素解构为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和民族心理趋同性,并分析这三要素如何影响民族认同的变化。再将这三要素重新建构为民族认同的两个层面和四个维度,即内隐层面的民族归属感、民族情感依附性以及民族心理趋同性和外显层面的民族行为卷入。根据对民族认同的解构与重构,提出民族认同的实现路径为身份认知、文化习得、价值内化和交往交流。同时,以文化-心理一致性理论为依据,认为民族认同也是文化-心理一致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1999年以来有关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对文献中专家学者观点进行归纳和比较,进而对民族文化旅游研究进展进行剖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20.
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与挪威政府合作,开始了在中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尝试;与此同时,云南的一批学者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也开始进行名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应用人类学项目.经过10余年的探索,无论是贵州、广西的生态博物馆还是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国际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及其发展,分析评论了贵州、广西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状况,并与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进行比较,肯定了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同时指出了在现实条件下他们共同面临的难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