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4):23-2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道德思想当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分,即解释性道德与规范性道德的区分。与此区分相应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兼具解释和评价的双重维度,法权正义解释路向混淆了这一区分并最终导致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误读与曲解。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既包括道德社会学意义上的法权层级正义观,也包括规范意义上的辩证发展的等级正义观,二者并存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当中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3):140-144
超验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物质世界、感性世界、经验世界的种种限制,而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掘自我和充实自我。秉承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立学说,玛格丽特·富勒勇于为妇女的自我教育和自立做辩护。她相信妇女想要做的,从来不是去统治,而是要求自然的成长,使得其内在天赋和力量不受阻碍地展现出来。她设想生活是个体自我生长、自我发展的过程,而历史则是人类通过男女两性辩证的相互作用向更完美人性的进化。富勒毕生所从事的妇女教育事业,不仅是当时新英格兰社会改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共同进步、达到人性完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杜曙光 《社科纵横》2007,22(8):102-104
程序正义理论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逐渐成为法学界的主流理论;基于对行政结果的公平期望,此理论在政府过程中也得到了积极的适用。相对于程序工具主义而言,建构在程序正义理论基础上的正当行政程序体现了更强的合理性。然而,正当行政程序并不是完美的,其存在着自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为了弥补此缺陷在适用中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保障正当行政程序的结果正义。从政府过程公平性的角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陈记平 《创新》2016,(2):114-121
哈特与富勒论战不仅是两大法学研究方法的正面交锋,也是西方法治思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二者的争论体现了法治两大要素的对抗,即事实判断与价值分析。哈特关注社会事实,认为法律规范是一种事实判断,提出"最低限度的自然法";富勒则着眼于价值分析,认为法律规范必然与义务道德发生联系,提出"程序自然法"。哈特事实上主张的是形式法治,而富勒主张的是实质法治。形式与实质的二元对立是法治理念内部存在张力的结果,无论是形式法治还是实质法治都是"良法之治"的必备要素。探析论战发生的背景、争论焦点,对当下中国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然法:法律与道德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法是对与错的终极标准,是制度正当与否的试金石,是保守与革命的最终理据.它兼有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特征,还肩负着在两者之间做出基本区分的使命.在人类漫长的思想进程特别是欧洲思想近三个世纪理性化建构中,自然法是人们探究法律适当的道德基础,又是小心避免法律受道德污染的有力工具.它为法律和道德之间的那个交叉点提供了一个名称.  相似文献   

6.
李昕 《求是学刊》2006,33(6):83-87
俄罗斯新民事诉讼法典中有关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的修改完善、预审庭的设置,检察长在民事诉讼中职能的转换、简易程序等内容,成为俄罗斯新民事诉讼法典的亮点。尤其是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平衡追求、注重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成为新民事诉讼法典的基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孟德斯鸠的自然法观横跨了古代与近现代自然法学的立场,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先验理性正义,又包括近代勃兴的自然主义正义。两种论证进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而孟德斯鸠试图在其中保持一种张力,一方面是因为其对价值论证之吊诡的无奈,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他对人之复杂本性的深刻洞察。  相似文献   

8.
李静 《求是学刊》2006,33(4):93-98
文章试图从司法裁判过程的不同阶段,说明在证明案件事实、明确规范事实、得出个案法律结论的活动中,实体正义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得出实现实体正义的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提;并指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一般关系和强化程序正义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人类对理想法、应然法的追求看作是自然法之源,因而认为西方自然法和东方自然法均为这个源头的两大支流,而不独西方才有自然法。基于以上认识,提出对西方自然法学流派的新划分——国权主义自然法与民权主义自然法,并分别对各自代表人物的自然法思想进行了概述。而对中国自然法思想划分为墨家、道家和儒家自然法三个流派并分别作了论述。最后比较了中西自然法思想之差异,论述了中西自然法思想分别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袁爱华  李克艳 《创新》2009,3(7):72-74
律师在场权制度的设置符合我国现行的诉讼价值和理念,对于促进控辩平等,改变现有的侦查模式带来的弊端,实现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尚未设置这一制度,应以正在修订刑事诉讼法为契机,构建中国的律师在场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罗马法对绘画与文字作品持不同态度,即关于绘画作品的归属争论持续存在,相反,对于写作作品的归属自始至终不存在争议.这可以通过对罗马法原始文献中的不同片段的分析中得出.对此,中世纪法学家提出了两种法理解释,当然这两种解释并非尽善尽美.之所以罗马法上对绘画与文字作品持不同态度,这与二者的性质差异、当时创作二者所用材料的价值以及古代罗马的社会背景及社会观念等因素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自然法思想在罗马法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建华 《社科纵横》2005,20(3):67-69
罗马法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是与其中所蕴涵的自然法思想密不可分的。正是在自然法思想的指引下,罗马法才得以克服其自身的种种限制,步入良好而快速的发展轨道,并逐渐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个人的良心,在许多情况下,与牺牲自己对法的确信相比,更不容易违反实在法,但也可能有良心拒绝服从的“邪恶的法”。——拉德布鲁赫一、问题的所在在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的方法论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是“法的效力”(Rechtsgeltung)问题。这一问题位于其主要著作《法哲学》的第十章。拉德布鲁赫在这一问题中尝试了“规范的”法理念的现实化,即认为法的理想与现实、约束性与实效性,在同时有效这一点上,才能够相互结合。因此,拉德布鲁赫把按照耶利内克(G.Jellinek,1851-1911)的公式所提示的对“法的效力”的疑问,作为“事实上的规范性”加…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17,(1):121-131
戏曲选是一种重要的戏曲批评形态,蕴藏着重要的戏曲批评学价值。综观流传至今的戏曲选,可以发现戏曲选主要是通过附录、序跋、戏曲选正文中的批注性文字或符号、戏曲选的戏曲作品主体构成和戏曲选对作品的分类与先后排列实现戏曲批评,建构起独具批评特色的戏曲选批评:选评合一,强烈的戏曲辨体意识,多样的戏曲类别区分。  相似文献   

15.
法实现的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运行目的是为了法的实现。法的实现应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法实现的过程就是法的运行与操作的过程。法实现的动作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守法紧密相关。法实现的途径既要立足法自身状况因素,也要从经济基础、文化、社会等广阔背景审视。  相似文献   

16.
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言,带过曲的本质为小令联唱,在元曲的传播中形成,不必有赖套数摆渡才得以出现。在今日所见文人带过曲、套数曲组背后有一个民间用曲唱曲的广大试验场,这才是带过曲诞生的源头所在。当然,在带过曲体式诞生之后,将套数中使用成熟的曲组摘取出来用作带过曲曲牌,是问题的另一层面。套数曲组是汇入带过曲的流,而非带过曲诞生的源。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起源于西方文化,它重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出于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从价值观角度探究了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得出结论,中国文化具有社会价值的要素,而缺乏个人价值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起源于西方文化,它重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出于价值观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从价值观角度探究了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得出结论,中国文化具有社会价值的要素,而缺乏个人价值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