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92年3月,吉伦特派代表法国正式向奥地利宣战。这场战争的目的在于捍卫大革命的果实,并抵御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对法国革命的干涉。吉伦派的主战动机主要在于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希望借助战争消灭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把他们的革命信条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场战争客观上粉碎了欧洲君主制国家对革命的干涉和在法国复辟君主制的企图,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但对奥宣战过于鲁莽仓促,加上吉伦特派行动上的不果断,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 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封建的大革命,是“第一次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到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的大革命。从攻陷巴士底狱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从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到雅各宾党人执政;从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到粉碎国内外阶级敌人的阴谋颠覆活动;从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到1830年7月革命,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这是法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时期。这次革命的影响极为深远,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的反  相似文献   

3.
法国大革命前的财政危机与财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法国在大革命爆发之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其中财政危机处于中心地位,因为财政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而且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危机,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政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面对财政危机,曾几次进行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导致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拿破仑法典》即1804年法国民法典。它是在拿破仑亲自领导和参加下制定的,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 一 1789年开始的大革命,是法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而进行的革命。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英勇斗争,推翻了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雅各宾派专政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达到了高潮。1794年7月27日(法国共和历  相似文献   

5.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推翻了统治法国达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列宁对这次革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为全世界奠立了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自由的基石,以至整个十九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  相似文献   

6.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宗教特点刘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区别于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披上了宗教外衣,即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以宗教派别之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且贯穿始终。宗教之争不仅反映在革命前的反封建启蒙运动中,而且还是革命的直接导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百年法国大革命的长时段视角,论述了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斗夺的客观历史作用,从而揭示了法国近代民主政治建立过程的特点及其长期难以确立的原因.指出无产阶级的斗争对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两重性:既有推动、促进和巩固作用,同时也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两难处境,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右转的客观原因.法国的民主政治是以过激行动巩固成熟果实的方式并通过民主制与帝制的交替达到的,它反映了大革命动力机制本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曾在1792—1793年遭到欧洲及反法封建同盟的武装干涉,压力之大,前所未有,但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却奇迹般地最终取胜。原因在于吉伦特派真正资产阶级政权的先进性和雅各宾政府实施“恐怖政策”的果断性以及吉伦特和雅各宾政府对农民问题的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9.
《红与黑》以大量篇幅描写了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和德·拉·木尔小姐的爱情。但这里的所谓爱情,并非那种有着共同感清基础、心心相印的真正爱情,而是特定政治历史背景下的畸变的爱情。 一 主人公于连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倒退的时代。经过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到1830年7月革命前,40年来,法国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始终很激烈,封建贵族势力在垂死挣扎,大资产阶级向保王党频频发动进攻,同时又和复辟了的封建贵族和天主教会沆瀣一气,一同构成对下  相似文献   

10.
英法农业革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对英法农业革命作了一番比较。英国圈地运动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大地产所有制和大农场经营方式;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形成了小农经济的典型模式。两种不同的经营方式对资本主义农业以及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通过比较,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安托万·巴纳夫(1761—1793年)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初期制宪会议中著名的三头联盟成员之一。1791年,当大革命的暴风骤雨仍呼啸向前的时候,巴纳夫因议员不得连选连任而被迫中断自己的政治生涯,在自己家乡的书房里,静静地回忆、思考、探索这场惊心动魄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斗争的发生及其演变过程。次年初,其《法国革命引论》(以下简称《引论》)脱稿。巴纳夫第一次试图从经济的、社会的角度来阐释法国革命兴起的根源和必然的进程。对此,饶勒斯予以高度评介,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前奏。”  相似文献   

12.
辛亥与启蒙     
正象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前有它的思想启蒙运动一样,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夜也出现了它的理论启蒙。从1900到1911年这十余年间,中国思想理论界掀起一股狂风骤雨,轩然大波,形成了以孙中山、章太炎、严复、梁启超、李石曾、柳亚子等为主力,一大批无名小卒追随其后的庞大思想启蒙阵容。他们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思想、哲学观点和政治学说,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重新反省国民性及传统文化。其上承戊戌思潮,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仅就辛亥启蒙思潮作一探讨,从而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也有它的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从英国看,是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全盛时期;从整个西欧社会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决战全面展开的世纪。活跃在这个时代的休谟到底属于哪个阵营呢? 一、反映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立场 在休谟生活的时代,英国资产阶级以刚取得的政治上的稳定为前提,生气勃勃地开展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措施使英国获得经济上的迅速发展,在变革社会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方面甚至比后来堪称资产阶级革命楷模的法国大革命更为彻底。显  相似文献   

14.
中法两国人民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晚期,中法两国就开始了最早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法国素有欧洲汉学中心之称。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在法国的广泛传播,曾对法国的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新中国的成立,为法国的汉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法文化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拿破仑战争对当时的欧洲影响很大。但是,这场战争到底是侵略掠夺、制造浩劫的战争,还是推动欧洲大陆历史进程的战争?对此,世界史学界的看法极不一致。本文对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陋看法。一、拿破仑战争挫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 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果否定拿破仑战争进步作用的人,首先否认拿破仑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他们以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为界,把这之前涂成红的,把这之后抹成黑的,从而把拿破仑及其战争的进步作用否定了。这是不科学的。拿破仑时代和大革命时期本质上是一致的。两个时期的战争双方,一直没有改变。“反法同盟”一方,目的仍在于扑灭法国革命,恢复欧洲的封建秩序;法国资产阶级政权的任务仍是保卫自己的革命成果,打退外国干涉者的进  相似文献   

16.
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起过重大的指异作用,对后来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有很大影响。本文拟对卢梭的生平和政治思想中的几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卢梭的一生坎坷不平,经历过长期流浪的生活。成名以后,仍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始终保持独立不羁的人格,不与封建统  相似文献   

17.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在法国新旧制度交替的过程中 ,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的确立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巩固资产阶级政权 ;扩大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促进欧洲人民的觉醒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使其具有侵略性和向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总的说来 ,他的积极作用大于他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失败了。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在反革命的腥风血雨中,蒋介石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政权对内实行封建军事独裁专政,对外卖身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尖锐激化,各种政治力量为了中国及各自的前途、命运进行了新的分化组合。中国共产党被迫离开国民党  相似文献   

19.
试论狄德罗《拉摩的侄儿》的辩证法思想李海峰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首须,唯物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哲学小说《拉摩的侄儿》深刻揭示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字里行间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对辩证法的发...  相似文献   

20.
一、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说明,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的最重要方面1789年,在西欧大陆的法国,当起义者们手执武器,攻打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巴士底狱时,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国大革命便宣告开始了。就整个欧洲来说,这是比之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要彻底得多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三次起义”。它最终抛弃了宗教外衣,毫不掩饰地在政治战线上作战;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结成联盟,使消灭贵族的斗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它标志着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