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庸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庸”概念,并把“中庸”看作为“至德”。中庸,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与中和之意。“中和”,是中庸的精髓。从伦理学层面看,中庸,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追求“和而不同”的中和境界;在道德行为上,坚持“过犹不及”的理性精神;在道德选择上,发挥“随时而中”的权变智慧;在道德规范上,坚持“兼德而至”的辨证思维原则。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伦理学主要是义务伦理学,而社会伦理学可以看做是权利伦理学.在权利伦理这里强调权利优先于义务,道德权利是道德义务的前提.对于权利与正义何者优先的问题,应当具体考察,从社会伦理角度看权利优先于正义,而从普世伦理角度分析,普遍的正义优先于权利,这也是普世伦理理论建构的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3.
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整体性发展是精准扶贫的政治伦理主线。围绕这一主线的为民谋利的价值导向、为民圆梦的美好期盼和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构成其政治伦理系统的意蕴元素。三者在总体上实现了对传统的功利论政治伦理和道义论政治伦理的融合性超越。  相似文献   

4.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模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建立在分享、合作等基础上的共享经济有着深刻的伦理意蕴.其中互利伦理是调节共享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也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共享经济的伦理本质;信用伦理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推动信用伦理的发展,是共享经济的核心;包括交易成本、时间成本和资源能源的节约伦理则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伦理旨归.  相似文献   

5.
低碳交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通过交通发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等方法提升交通工具能效,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最终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交通蕴含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俭节制、责任创新的伦理价值。深化"两型"交通发展理念,建立健全道德法律制度,强化公民的道德责任,倡导节制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的出行方式,是我国低碳交通发展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德鲁克的生产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德鲁克来说,企业生产不单纯是追求利润,更重要的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即义利共融;与此相联系,生产调控手段主要不是规章制度,而是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7.
低碳生活是通过降低、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耗能、低开支、低污染目标的新兴生活方式,它的提出是人类理性反思的结果。低碳生活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态正义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依据;第二,生态消费是低碳生活的伦理诉求;第三,生态良知是低碳生活的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8.
<列子>思想与魏晋政治密切相关.<列子>政治思想具有浓郁的伦理意蕴.<列子>政治思想的展开是以其政治价值理念"虚"为导向的;其执政制度设计是保证其政治价值理念能够付诸实践的基本伦理规则体系;其所描绘的华胥氏之国、终北国和列姑射山,既是理想的社会政治,也是其政治价值选择和伦理构建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9.
张载哲学思想饱含深刻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其本体论强调“太虚即气”,认可自然的本体地位;其认识论认为人通过自身感官作用于外物,获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有 限的,只有“德性所知”,才能“过人远”;其人性论主张用心体物,如果不能体物,则改过迁善,使“气质之性”中的恶返本于“天地之性”的善;其伦理观则强调“民胞物与 ”,祈望以博爱之心对待人与自然万物。  相似文献   

10.
近代社会有着权力分化的理论土壤,理论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看法但没有被理论家、思想家进一步阐述和发展,在现实中也并未被人们发现和认可.在权力走向分化的过程中,伦理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作用,但近代社会前后,人们多时都在偷换二元权力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伦理作用实现统治目的,以至伦理一直在抽象层面发生着可有可无的作用,即使至行政伦理形成也一样.而当人们认识到权力二元分化的事实后,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伦理意蕴并理解行政伦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民间美术伴随农耕文化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在发展过程中承担了一定的教化世人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民间美术作品中不乏伦理的精神内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救国论的主要代表,梁启超把兴女学作为改善社会和家庭的关键和突破口。在他看来,兴女学可以开民智、生民利,改善风气,强国保种,具有非常重要的伦理意蕴。然则,救亡图存的现实压迫,却使得他的妇女教育在承载过多强国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对女性自身的权利要求,女性自身的主体性被另外一种方式消解了。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扶贫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实现“小康梦”“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支撑,也为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合法性和厚植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思想和理论创新,具有深刻的政治伦理意蕴:“以人民为中心”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基点;“共享”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原则;“制度正义”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追求;“以人为本”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规范;“全球责任、正义与道义”是扶贫重要论述的世界贫困治理政治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15.
管理活动以管理关系存在为基本前提,管理具有合规律性;同时,由于管理的价值和伦理性质以及伦理的管理本质,管理又具有合目的性[1]。根据管理的这一基本原理,本文重点研究了现代管理中的经济管理关系,以及经济管理关系中的伦理意义、伦理向度和超越其经济目的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代生态危机的凸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敞开了一个新的视域。唐末无能子 关于万物同根、人类与动物平等、崇尚自然、恬淡寡欲的思想,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对当代人 建立生态伦理,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立足新时代乡村实际发展境况,厘清乡土文化传承内涵,探索文化凝心聚力之道,对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伦理学视角,探究乡土文化传承的内涵与方法,应从乡村文化共同体的整体视野出发对此加以审视.具体而言,需从乡村伦理的主体叙事、乡村伦理的传统认同以及重塑乡村伦理共同体三重维度入手予以系统考量,协同把握乡土文化传承的伦理意蕴和价值路向,其将对我们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语境,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壮族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出了壮族社会的历史发展,饱含着壮族人民对自己乡土的热爱和怀念,是承载壮族人民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它彰显了壮族劳动人民的优秀道德品质,反映了壮族人民的道德评价观念,表达了壮族人民的道德理想追求,因而也成为了壮族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从精神属性的角度看,建筑蕴含人格,是人格投射的产物."建筑人格"是建筑的人格化积累与沉淀,具有明显的伦理道德属性,主要包含建筑形象气质、建筑生命活力、建筑道德记忆三种基本伦理构成要素."建筑人格"的伦理价值在于通过对建筑的共享性分析,去彰显诠释建筑的伦理精神特质及其本质价值;通过对建筑的人文性辨析,去解读解蔽建筑的生命气质特征及其生命价值;通过对建筑的地域性发掘,去探寻解析建筑的道德记忆特质及其本土价值."建筑人格"将指引建筑及其相关活动中的伦理追求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也可以实现建筑活动中对伦理主体及其责任的规定性,从而体现出建筑人格化表达方式和人格化建筑存在特质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性精神支持,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阶段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问题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