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检各家有关《楚辞·远游》的研究著作,对“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句的“勤”字,少有确诂。王逸《楚辞章句》于“哀”句下仅云:“伤己命禄多忧患也。”洪兴祖《补注》只曰:“此原忧世之词。”降至后世,若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尽释“哀”句上下文,独“哀”句无释。而王夫之《楚辞通释》则以“斯既生人之大哀矣”释之。近人谭介甫《屆赋新编》号称賅博,于此竟告阙如。疏通“哀”句,关键在于弄清“勤”字的涵义。  相似文献   

2.
《人间世》开头一个故事是“颜回见仲尼请行”,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历来都是以“则”字断。成玄英疏这样说:“颜生今将化卫,是以述昔所闻,思其禀受法言”,就是根据这样的断句为解的。照这样的解释,“思其”之“其”,所代表的应是颜生,而“述昔所闻”的当然也是颜生,只讲颜生——进言者的行为,显示不出他要进言的对象和进言的目的,至于述所闻,与思所禀受,乃是一个意思,为什么要变换一个形式来重说?这样,文便不足于义。陈碧虚《庄子阙误》纠正了这个缺点,他见江南李氏本在“思其”下多出“所行”二字,便用来把“思其则”改做“思其所行”,“则”  相似文献   

3.
婆媳勤称呼     
在家庭生活中,婆媳关系自古到今都较难处理,为一些小矛盾吵嘴、争执是常有的事。但是我家老伴和儿媳妇的关系亲如母女,十分融洽,这得益于她们之间勤称呼。 儿媳上班,早上出门时,总要打声招呼:“妈,我上班去了。”晚上归来时,一见面就道一声:“妈,我回来  相似文献   

4.
文学与哲学的对抗与对话 ,贯穿了两千多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现代 ,文学与哲学谋求彼此沟通。“诗人哲学家”的出现、哲学家由思向诗的回返 ,一方面是基于对“纯粹理性”解决人类精神与心灵自由能力的深深怀疑 ,另一方面还跟现代人文科学的语言论转向相关。而“哲学家诗人”们则主张以一种艺术化的思想替代哲学家的冷峻面孔 ,以促使传统哲学走出历史困境。诗的言说与思的言说的浑融 ,本质上是由于它们都共同指向一物———存在。  相似文献   

5.
“勤”字不仅是曾国藩的兴家、发家、个人谋生,强身健体之根本,而且还是修身、齐家、治军、用人、为官之准则。当然也是曾氏创建理想和谐家族社会思想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赵荣 《中文信息》2013,(9):137-138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应是传播这种美德的一个载体,而后勤工作者更应是践行这种美德的直接参与者。文中分别从“勤”和“俭”两大方面对学校后勤工作中如何勤俭节约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管子上说“一年之計,莫如树谷;十年之計,莫如树木;終身之計,莫如树人”,因此,我们有“百年树人”的成語,我們也常称我们教育事业是“树人”事业,是“百年大計”。现在党和毛主席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方針,也就是“三勤的教育方針”既非一年之計的临时措施,也不是十年之計的过渡办法,說它是百年大計犹嫌不尽,应  相似文献   

8.
胡军 《学术界》2002,(1):185-195
冯友兰的哲学观是中西哲学融合的产物 ,是由反思、方法和境界三个部分组成的。他认为哲学是反思 ,是对思想的纯思 ,而思的方法是逻辑分析方法 ,通过这一方法就能得到毫无经验内容的既“空”且“灵”的境界 ,使人进入“天地境界” ,使人得到比宗教更高的精神价值 ,所以他提出要以“哲学代宗教”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分析了“第二谬误推理”的谬误之处:(1)“我思是单纯的”这一命题,只在把“我思”理解为主观统觉的统一性的时候,该命题才是有效的.相反,如果把“我思”看作是实体的单纯性,则是无效的.(2)关于这一命题是如何产生的,分为两种情况:在把我思看作是主观先验统觉的时候,它是分析命题;而如果把我思看作是实体的时候,则是一个虚假的先天综合命题,因此,它只不过是建立在先验幻相基础上的谬误推理.  相似文献   

10.
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思得于永,微显相次而显察于微. 出处:《周易外传》卷五,中华书局版. 赏析:这是王夫之关于“学”、“思”应得之法与怎样为学、如何运思的两句名言,以此来阐明为学应当在新故相资的基础上而使旧学焕发出新知,运思应当在微显相次的基础上使细微的东西得以彰显的道理.孔子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言说,较早地论及到学思结合的问题.南宋时的朱熹在与陆九渊争论为学之方的过程中主张“格物致知”,把“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视为“道问学”的两种必要功夫或取向.  相似文献   

11.
《楚辞·抽思》:“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憺憺”《章句》未加注释,《楚辞补注》说:“安静也”,《楚辞集注》说:“安静”。《补注》《集注》的解释实出《楚辞章句》。因为《章句》在《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宫”及《东君》“观者憺忘归”二句中注云:“憺,安也。”我们以为,将《云中君》《东君》中“憺”释为  相似文献   

12.
怎样使企业走出困境,扭亏增盈,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重庆制皂总厂系国家轻工业部在西南地区定点生产“黑猫”和“永新”牌肥皂以及“工宝”牌工业甘油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该厂今年以来,开拓建设,加强管理,抓住机遇,勤思苦干,创新路,曾先后研制开发了近20多个液体洗涤剂产品,形  相似文献   

13.
黄昭书 《中文信息》2013,(10):78-78
思维是人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积极的思维,就不可能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些论点都阐明了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思维器官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获得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法制导报》八五年第十三期所载《黄泉路上一怨魂》、《忤逆子 慈母泪》两文,一叙女儿虐待致死养母,一写儿子贪钱拐卖亲娘,读之令人发指,思之使人愤慨。此等劣行,禽兽不为,何况人乎?由此想到,中国传统“孝道”中之合理部分,仍有提倡之必要。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素讲“孝道”。“孝道”者,尊敬老人,赡养父母之谓也。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论语·述而》篇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后汉的郑玄旧解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说则举一隅以语之,其人不思其类,则不复重教之。”(朱熹《集注》也遵从郑义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义。”)郑氏所谓“口悱悱”和训“复”为“重复教之”,都是不确切的。“愤”、“悱”二字,双声,涵义是基本相同的。《文选》成公绥《啸赋》:“舒蓄思之悱愤兮,奋久结之缠绵。”李善注引《字书》:“悱,心诵也。”王臣注:“悱愤,心忧也。”二字都从“心”,都是心的动态,不应当说是“口悱悱”。实际说来,成氏赋这两句  相似文献   

16.
《齐风·鸡鸣》是一首情味深长的好诗。然而没有得到挖掘,甚而遭到歪曲,很有必要为之一辨。先按毛傅的解说标点原诗如下: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相似文献   

17.
沈祖菜先生在<唐人七绝诗浅释>中谈到杜牧<过勤政楼>时日:"据史,玄宗在兴庆宫西南建楼,西面题日‘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日‘勤政务本之楼’.这位皇帝常常和他的兄弟在楼头欢宴游玩.可见勤政楼即花萼楼,虽有二名,楼实一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3页)既然是一座楼,又为什么取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呢,勤政务本楼真的就是花萼相辉楼吗?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 ,提出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 ,这是非常及时、正确的。从哲学的意义上思考 ,我觉得“思源”是要弄清楚“致富”的根本原因 ,弄清楚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源泉和动力 ;“思进”则是要明确我们继续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两思”教育活动中 ,“思源”是基础性的 ,“思进”是导向性的 ,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思源 :弄清楚“致富”的根本原因江总书记在肯定我省与全国一样 ,经过 2 0年改革开放 ,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  相似文献   

19.
短论六则     
一、仁学分化而本质仍存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第12期载夏中义《仁学结构的整体分析》一文,强调孔子后学分成八派,当然的恶果是仁学的解体或仁质的失落。这一观点似嫌武断,宜改“当然”为“可能”。须知孔孟之间有子思学派,孔子的孙儿孔伋(子思)领导八派中最强劲的一派。所以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为子思学派的代表作《德行》和思孟(子思及其再传弟子孟轲)学派的《四行》、《五行》。《德行》篇重视忧患与安乐的必然关系:“君子毋(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知(智),无中心之知则  相似文献   

20.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号习斋,清直隶博野(今河北省安国县)人,我国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19岁入学,21岁厌弃八股,自24岁始开塾授徒,50岁后多在博野乡间教学,晚年主持漳南书院。颜元一生没有做过官,终生苦学而勤思,勤思而立言,立言而践履,虽置身清贫却淡漠显赫。在中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萌生发展,西风东渐形成高潮,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特定历史时期,基于现实而确立了唯物主义立场,通过对理学的批判而逐步形成“实学”之说,后得到其弟子李恭(1659~1733)的继承并发展,成为名噪南北的一派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