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述了中国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前后 ,生产与经营者对茶叶内外销市场的认识与实践 ;探讨了中国茶叶外销产品结构、洲别市场、主产省 (区 )出口量值等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近代日本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比较考察 ,总结出影响近代日中两国教育改革走向的社会政治、经济动因 ,从历史的比较研究中 ,总结经验 ,为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中国古陶瓷的输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垂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汉唐以来,由于海陆交通的日益发达,我国与世界各地区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特别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对亚洲及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吸取了它们的优秀文化,把它融化在光辉灿烂的唐文化中。唐五代时期,中外交通的途径,陆路方面,主要是通过汉代就已经形成的“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河西走廊、新疆、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再沿苏联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西达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另一条向北经蒙古地区到苏联叶尼塞河和鄂毕河上游,再折向额尔济斯河西去,在今苏联中亚之马里(新唐书大食传称木鹿)和“丝绸之路”汇合再西去。海路方面,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广州、泉州、扬州和明州等),东达朝鲜、日本,南经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和阿拉伯海进入波 相似文献
4.
李涵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106-108
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的确立,都是在近现代历史运动背景下的异文化交流的结果,但在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中的日本因素考察仍显薄弱。本文即试图从两个角度去整理、观察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日本文学的参与与影响:一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发生的始动力问题;二为对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日本现代文学的参与成分的探讨。对跨文化的比较认识,也就是我们理解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的现实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陶瓷艺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而佛教的思想观念、佛像人物、佛教传说、佛用器物、纹饰等文化对陶瓷艺术的造型和装饰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使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7.
安迪·马思启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3):118-120,124
在日本,独一无二性和正宗性紧密地与茶道陶瓷联系起来。从江户时代开始建立起来的保证正宗性的相关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为了保持正宗性曾经在一段时期使日本的陶瓷生产陷入低谷,但是坚守以家族、民族为中心的的民间工艺生产模式,也激发了对传统手工艺的热情。日本西部的陶瓷生产方式,在人们认识传统与现代、地域性与国际化之间架设起了一道桥梁。 相似文献
8.
刘云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103-106
近代湖南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比沿海沿江地区要晚,商品经济的起步比沿海沿江地区要迟,但由于湖湘文化中不甘人后等优良传统的影响,湖南商品经济在起步较迟的情况下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爆竹业、湘绣业、制茶业以及桐油业等几种外销型手工业的发展就是例证。它们的外销型起步虽然都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可观,某些行业甚至一度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探讨这几种外销型手工业的发展概貌,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近代湖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我们正确估价近代湖南在经济领域的表现,不无“见微知著”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代对日陶瓷贸易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1):92-96
唐宋以来,在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陶瓷贸易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就宋代我国陶瓷外销日本以及促进这种陶瓷贸易的诸原因作出初步探讨,以期通过陶瓷贸易这一侧面.反映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某些情况。 相似文献
10.
日本现代化的成功有诸多因素,中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古代中国文化的辐射和影响,日本形成了对于外来文化的心理和态度:主动学习,全面引进;选择、改造,自成体系。这为日本吸收西方文化提供了认识的基础和思维的方法。近代中国的失败对日本起了警世作用,中国一方面成为日本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屏障,另一方面又成为日本侵略的对象,对中国的掠夺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日本高等教育考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1-6
近些年来,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改革的影响,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本文是作者近期考察日本高等教育的专题报告,内容主要涉及近期日本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若干趋势,以及根据考察访问所引发的对日本大学现状与特点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13.
李博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6-72
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发生了规模空前且诱因复杂的农业恐慌。周一和、钱芝君、谭振民等中国学者相继在《日本评论》发表论作,就农业恐慌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进行考察与分析。他们认为,日本农业恐慌的诱因复杂,既有农民负债过重与农产品价格下跌的经济因素,也有长期以都市为中心的行政积弊,以及资本主义压榨与剥削的制度因素。虽然日本政府在农民运动压力下制定了一些农业救济政策,但是根本不能解决现实的农业恐慌,农民运动和农民斗争频发,农民、农村在恐慌中走向破产与混乱,并逐渐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15.
陈绪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2,(6):79-88
英国学者卜士礼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要的中国文物鉴藏家、艺术品交易商和汉学家,可谓是西方中国艺术史尤其是中国陶瓷领域研究的先行者。在华期间,他不仅投入以中国陶瓷为中心的古物鉴赏和收藏活动,还立足于深厚的学问探讨和诠释中国陶瓷艺术。卜士礼研究中国陶瓷的方法,以中国学术成就和方法论为基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着其后之研究者,其著作成为了后续同类出版物的范本。卜士礼丰富的中国陶瓷学著述,充分显示了其中国陶瓷研究的前沿性和系统性,也成为了欧洲学界理解和阐释中国陶瓷文化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16.
陈建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5)
中国人真正研究日本的时期始于明代。明代不但产生了很多有关日本的著述 ,而且在对日本的了解认识上产生了质的转变和惊人的飞跃 ,逐步蜕去了以往照抄照搬旧史的陋习 ,开始以实际了解的真实情况充当史料了。其中的《日本考》详尽地介绍了当时日本的社会及民俗等情况 ,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在明代研究日本的水平 ,是中国人在日本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由于历史环境和历史条件所限 ,明代中国人的日本观仍处在隔雾看花、隔窗观月的似是而非的朦胧阶段。 相似文献
17.
饶从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43-148
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研究至少蕴含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从现代化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第二,它是从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现代化;第三,它是对日本的一种个案考察。而研究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意义或价值也就蕴含在这三个特点之中。首先,从现代化角度研究道德教育,有助于改变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中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存在的严重不足,有利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被更多地被引入道德教育研究领域,更主要的是可以给道德教育研究提供多学科整合的基础与焦点,使道德教育研究在新的融通与整合中产生质的飞跃。其次,从道德教育角度研究现代化,有助于获得对教育作用于现代化的方式及性质的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再次,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日本道德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考察,便于我们透过其特殊性获得某些关于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普遍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赵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7
人类对动物的认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及其自身的态度。民族文化不同,对动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民间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社会习惯的反映。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是人类对动物最直接的认知。通过对日本民间故事中猴形象的考察,分析日本人对猴的认知特点,探讨其与猴相关的民俗信仰,可以研究日本民族的自然观及其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9.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朝日地缘相近,同受中国大陆古代文明影响。朝鲜自然条件较日本优越,且先接受中国文化。朝鲜受中国影响程度远大于日本。在上述优势条件下,朝鲜逐渐衰落并沦为邻邦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本却成功摆脱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笔者基于经济、政治、文化视角下两国不同历史命运走向的原因,得出学习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结论,并据此结论对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日本法治史看中国法治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各个历史时期法治化道路的分析,并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对两国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指出两国法治化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中国可以借鉴日本先进的法律制度,以期早日实现中国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