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金凯 《日本学刊》2020,(1):138-158
中美贸易失衡是继日美贸易失衡后美国在经贸领域的又一关注焦点,美国将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相挂钩。通过从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入手,对日美贸易失衡中的产业冲击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中美贸易和日美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发展阶段、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的影响、贸易对就业的冲击、产业竞争与互补程度以及出口管制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日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产业构成了实质性冲击,与中美贸易失衡在该问题上的影响存在本质差异。美国以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责难中国,并借此发动贸易战,是美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固有偏见和遏制中国发展的托词,中国需要在谋划中美磋商和反制的策略、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及提防美国发动金融战等方面进行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失衡一直是世界经济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2000年以来,中美贸易失衡迅速扩大,而两国政府却没有采取实质性政策来缓解失衡,说明中美贸易失衡给中美两国带来了巨大的宏观经济利益.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是两国之间形成的资金双循环机制,这种机制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同时,也解决了中国的就业问题,以至于两国政府都不愿改变这种失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美贸易失衡出现一定的缓解迹象,许多学者认为这次危机将逐步终结中美贸易失衡.但是,金融危机环境下,中美贸易失衡也给两国带来利益.中美贸易失衡及其根源--双循环机制在美国国内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美国金融业复苏取得了大量国际资金并帮助恢复国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同时,双循环机制有助于美国市场需求的快速恢复,这有利于中国继续扩大出口,从而摆脱当前面临的内需不足的困境.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以及进一步实现经济复苏都需要中美贸易失衡的帮助.所以,金融危机并不会终结中美贸易失衡,失衡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  相似文献   

3.
美国近来以"公平贸易"政策为由,频繁对他国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措施,与多个经济体产生贸易摩擦。中美贸易关系最为紧张,双边就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议题分歧巨大,未达成任何制度性协定,同时两国在高端制造业和贸易新领域竞争日益激烈。301、201、232、337等条款作为美国贸易政策工具由来已久,是美国维护自身贸易霸主地位的有力武器。因此中国缩减贸易顺差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摩擦,而应坚持多边贸易机制,维护自身系统性利益;扩大开放,建立合作制度;提升贸易政策合规性,为"中国制造2025"铺路。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的中美生丝贸易与美国丝绸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浙江学刊》2001,54(2):174-178
生丝是我国近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美国是我国近代生丝出口的重要市场,中美生丝贸易与美国丝绸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在简要回顾十九世纪美国蚕丝绸业发展的基础上,以中美两国的历年生丝贸易量等统计数据为依据,就十九世纪中美生丝贸易与美国丝绸业发展的关系,对美生丝出口在中国生丝贸易上的地位,以及中国生丝在美国生丝市场上地位变化的时期及其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美债务关系是在目前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中美两国基于相互间巨大的经济失衡、贸易—金融循环而形成的规模空前的国家间借贷关系。其形成原因既有国际体系因素,也有中美两国各自国情、政策方面的因素。在债务关系的相互依赖中,由于两国在贸易依存度、贸易收益、对外投资收益、行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对较强。债务问题对中美传统安全关系、人民币汇率和美国贸易战略等领域具有间接影响。对中国而言,债务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政治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对外贸易正遭受着反倾销的严重冲击。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对华反倾销不仅数量多、力度强,而且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不公正性。对华掀起反倾销高潮的实质是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进而缓和国内矛盾,同时借机谋求在中国市场上更大的贸易和投资利益。长远来看,由于中美贸易具有广阔的互补空间,因而,中美贸易摩擦不会极端激化,中美贸易将在摩擦中加深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现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缺陷对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影响,揭示了中美贸易差额被夸大的真相.在货物贸易分析部分,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验证了FDI对现行贸易统计体系下中美贸易进出口额的扭曲,现行的原产地统计规则夸大了中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额,在服务贸易分析部分,着重分析由于服务业FDI的普遍存在以及统计技术原因造成服务贸易统计部分数据遗漏.基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FDI综合视角的贸易差额才能反映中美贸易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8.
在贸易关系中,一国的贸易预期会直接影响其对他国的贸易政策。当一国对未来贸易环境持正面预期时,会倾向于与当前的贸易伙伴维持和平相处状态;反之,当其对未来贸易环境持负面预期时,就可能主动挑起贸易争端。对华贸易的负面预期是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的主要动因,这一负面预期的产生是内生因素和外在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贸易逆差扩大、美国的保守主义氛围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体制的认知偏差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负面预期的内生因素。东南亚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和朝鲜问题则作为外在因素加剧了美国对华贸易负面预期。经贸摩擦破坏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最终结果将是两败俱伤,中国应力求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积极引导美国形成对华贸易的正面预期,避免"两伤"局面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刊》2021,(1):41-43
正今天,美国实施的各种政策对日中经济合作造成了阴影,我想围绕这些政策谈一些想法。众所周知,从2018年开始,美国和中国相互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当时我们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对中美双边贸易表现出一种不均衡关系而感到不满。2020年1月美国和中国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了一定共识,按照约定,中国将从美国增加2000亿美元的货物和服务进口。应该说这个结果对于美国而言是很好的。但是之后,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2006年11月21日,美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对中国出口铜版纸发起反补贴调查,拉开了中美贸易史上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序幕。[1]针对中国铜版纸生产企业是否得到政府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的经贸往来受到双边政治关系和美国作为域外大国的竞争政策的影响,中美大国关系变化也会溢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本文利用中国和6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1995—2018年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中国、美国和沿线国"三角"政治关系及其互动对中国和沿线国贸易的复杂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和沿线国之间的高层互访和外交关系持续期均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但中美关系紧张会溢出到沿线国,抑制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美国在沿线国的较强贸易地位也会削弱中国和沿线国的双边贸易。作为美国域外竞争工具的对外援助和盟国对中国和沿线国贸易具有复合影响,接受美国对外援助的国家身份和盟国身份单独都会产生促进沿线国与中国贸易的贸易创造效应,但接受援助且是盟国的身份却产生贸易抑制效应。纳入中美关系变化的序贯博弈后,中美关系恶化使得中国和沿线国之间的高层互访对双边贸易的激励作用显著增强,且主要发生在美国贸易地位较低的沿线国;但中美关系恶化后,美国对外援助对中国和沿线国的贸易抑制效应却不明显,表现出域外竞争工具作用的复合影响及其在抑制中国贸易上的作用局限。  相似文献   

12.
王志 《社科纵横》2013,(4):40-44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头越来越汹涌,对中美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更清醒认识美国贸易政策本质,这需要从体系、国家、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体系是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背景;国家层面是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制度保证;社会层面是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社会基础。奥巴马执政以来,这三个层面都呈现出有利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制定的态势,从而成为理解奥巴马贸易政策的关键。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贸易政策是打开国外市场、促进就业、维护美国经济发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21日,WTO上诉机构公布了美国诉中国影响出版物和视听娱乐产品的贸易权和分销服务措施争端裁决报告.这标志着中美历时两年多的中美视听服务案落下帷幕.通过详细分析这一典型案例,可以透彻了解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运行体制以及若干规则,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路径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9,(12):90-96
中美贸易摩擦绝不仅仅关涉贸易问题,贸易问题只是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其实质是要打压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跳出贸易本身全面考量它,方可能做好充分准备。意识形态就是不可少的考量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一次"攻击"。美国在此问题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民族主义立场,一切以美国利益优先,不惜牺牲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利益,这明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是背道而驰的。最后,我们也应该看到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文化奉行的实用主义、扩张主义、绝对安全感、丛林法则等,也是其不断打压他国,阻挠他国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15日15时52分,中国·北京外经贸部会议厅,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坐在签字台代表中美双方在两份文件上签字。至此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与美国达成加入WTO的双边协议,中国加入WTO又迈出关键性一步。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该组织共有35个成员国,中国与美国签订入世协议后,35个成员国中已有12个国家与中国达成协议。同时欧盟表示,随时可以与中国签订入世协议,但是相信其要价也决不会低,不过有理由相信中国在与美国这个当今世界头号强国成功签订协议后,余下的签约顺利完成也为期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民众比例明显上升,已经达到近三四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有必要考察美国对华民意的最新转变及其可能产生的政策影响。相关民调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将中国视为美国的"头号敌人",担心中国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这一趋势。美国对华民意的恶化主要受到近年来美国精英对华看法转变和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也反映了美国民众意识形态中对中国的疑虑和不满。短期来看,美国对华民意仍可能阻滞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升级为"对抗"或"脱钩",但长期来看,由于中美之间存在战略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差异,美国民众对华态度很可能会在精英的影响下进一步恶化,这将为美国政府对华推行更加极端和强硬的政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陷入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正在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全球经贸摩擦的中心,尤以中美贸易摩擦最受关注。与20世纪中后期愈演愈烈的日美贸易摩擦相比,中美贸易摩擦在经贸政策、进出口市场、汇率变动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在所处的时代环境、美国在摩擦中的表现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又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中国不仅需要促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内外需协调发展,尽快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强化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需要深入了解贸易对象的相关法规、社会文化以及国际规则惯例等,以缓和、化解当前面对的摩擦,并以更加灵活多样的策略应对今后将会继续增多的摩擦。  相似文献   

18.
谢来 《东西南北》2013,(14):18-19
一场中美领导人的特殊会面,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 6月7日~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让人意外的不仅包括中美元首会晤时间安排的“突如其来”,还有此次会面的地点:不是白宫,甚至不是首都,而是美国加州的一座庄园。  相似文献   

19.
从中美轮胎特保案透析WTO框架下特别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别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在特定的过渡期内对特定成员的进口产品采取具有特定性和歧视性的保障措施.美国对中国轮胎出口实施特保措施,缺乏事实根据,违反WTO规则,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美国轮胎业业绩下滑和就业减少不是中国轮胎出口所导致,而是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和自身产业转移造成的.美国对中国轮胎出口实施特保措施将对中美贸易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中关两国经济利益,并产生扩散效应,延缓全球经济复苏.为此,我国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为: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重组;积极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美经济学家共同研制的世界“小连接”模型,说明中美日三国经济关系的演变及其展望。中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经济合作的潜力大,但美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把政治因素放在首位而影响了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白于中美统计口径不同,两国的贸易数字相差很大。中美双方应对香港转口贸易中“三来一补”产品的数量与价值进行调查,正确计算美国在华企业的出口,以纠正偏差。作者不同意“中国资源、日本加工”的设想。发达国家经济学家把产业结构升级顺序固定化的观点也是没有根据的。美日货币汇率的剧烈变动主要是因为日本管理先进,技术进步快而造成的生产率差别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