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国藩学刊》创办于1994年,于1998年停办,1999年《湘学》丛刊继之而出,我是这两份刊物的创办者与主编。一晃一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离骚》是一首涵量极其丰富的长篇抒情诗。曾国藩与友人论文说过:“万山旁薄,必有主峰。”《离骚》建构的主峰是什么?本文认为:屈原实现美政的崇高理想,已绝望于楚国,自然把眼光投向别国;然而他对宗国的深厚感情又使他难以去国,这一矛盾冲突把屈原推向了极端烦乱和痛苦的深渊,也构成了《离骚》的主峰。全诗便围绕这一主峰而展开、而进行、而终结  相似文献   

3.
[摘要]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忠王李秀成是否写过"自供状"(或"自述"),这是100多年来史学界争论不清的问题。近据笔者对《李秀成自述》及曾国藩老家富厚堂藏书等资料的耙梳,发现李秀成确实写过"自述";曾国藩为了领赏也删改过"自述",但并未将其销毁。该书原本后来藏湘乡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近80年,被曾国藩曾孙们转移到了台湾。而曾家大批藏书则运湖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4.
四库馆臣提出“四书之《大学》、《中庸》”和“《礼记》之《大学》、《中庸》”两个概念,反映了《大学》、《中庸》与《礼记》的分合作为汉唐——宋明——清三阶段学术转轨标志的事实。经考释可知,“《礼记》之《大学》、《中庸》”属经学范畴,“四书之《大学》、《中庸》”属理学范畴,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有其各自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曾国藩不仅深受国内学术界的重视,也受到不少国外学者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美国学者黑尔研究曾国藩的专著《曾国藩与太平天国》,评述了其学术观点和研究内容,展示了该作者独特的学术视角。  相似文献   

6.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出色的才华和敏锐的眼光破译了曾国藩“为师为将为相”的人生秘诀,探究了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智慧,是点亮曾氏心灵深处的灯盏。全书视野开阔,立意深远,点评精当,笔调轻松,语言生动,集知识性、思辨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是一部成功的文化随笔、学术随笔。  相似文献   

7.
《左传》用《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史书《左传》,记载了大量的时人引《诗》赋《诗》的实例,由此揭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用《诗》之风起始兴衰的流变过程;(2)用《诗》之风广布深入的社会渗透;(3)断章取义用《诗》方法在春秋之际得到极大的发挥:不仅断章随意,而且取义灵活;(4)《诗》在春秋的社会功用,除去人们熟知的作为表情达意的语言工具外,更多的是把《诗》作为治国之道、衡量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先王的法令制度来使用,即以《诗》为史,以《诗》为礼,甚至以《诗》为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关于租庸调数额的记载各不相同,当以何家为正,后世诸说纷呈,本文以记载相同的他种史籍、两书的编撰先后、前人的考辨与多种历史文献资料为据,论述了当以《旧唐书》之说为确,并就后人为何重《新唐书》轻《旧唐书》,误以《新唐书》之说为正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30日,余与同事建海先生赴京,在海淀区知春里某栋,拜访了曾国藩直系玄孙女宪源先生。告别之时,宪源先生出示《毛诗》一册,称此书上之眉批,即其父昭权先生手录文正公之眉批。可供研究之用。余得之,惊喜不已。惊者,曾集《读书录》上,并未见曾文正公读《毛诗传疏》之眉批,不意在此发现;喜者,感谢宪源先生之信任,文正之《读书录》又将增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策》、《史》、《汉》中22个语词进行考释,其中有的是新说,有的是正误,有的是补证,有的是溯源  相似文献   

11.
《傅子》中收录了大量有关三国纷争及人事沈浮的故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将其中的大量篇幅首尾完具地引入,所引达五十三条约六千三百余字,为罗贯中的创作的《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傅子》  相似文献   

12.
陈继儒是明末著名的杂家、戏曲批评家。他的思想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文主义色采,强烈地呼吁个性解放.他有关《西厢》、《琵琶》、《牡丹亭》三剧的批评,实际上对传统文化,尤其对传统道德是一种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列女传》引《诗》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留在刘向《列女传》中的《诗经》诗句注释,与当时的传统注释和后世毛公以外的“三家诗”注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而具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是围绕《列女传》引用《诗经》的情况及相关材料,对刘向引《诗》的独到之处略作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疑《鲁颂》《商颂》非《颂》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颂》、《鲁颂》、《商颂》,并称《诗经》三《颂》。但是无论从鲁、宋的诸侯国地位与周王室天子之国的地位绝然不能等列的礼仪角度理论,还是从《鲁颂》、《商颂》之诗与《周颂》之诗章句构成体式?格不合的角度考察,《鲁颂》、《商颂》实非《颂》诗之属类。其所以入于《颂》,乃是由于孔子修订整理《诗经》时人为错编所致。  相似文献   

15.
马叙伦《列子伪书考》认为《列子》是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了包括《吕氏春秋》在内的诸家之言而成。然而当对《列子》与《吕氏春秋》基本相同,一部分相同,只是极少部分相同者,实事求是地逐一进行比较研究之后,就可以匡正马叙伦的这一论点,得出《列子》书先于《吕氏春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经史百家杂钞题语》是曾国藩改造桐城、中兴桐城之始。它师法《古文辞类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古文选录的时空跨度与文体构架方面,曾国藩都表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扩宽了桐城堂庑。收录辞赋,超越方苞《古文约选》桎梏;垂爱骈文,突破姚鼐《古文辞类纂》樊篱;别树一帜,添增“叙记”与“典志”,使史传文与经世文纳入选编范畴。《经史百家杂钞》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突破一宗唐宋的桐城派文统,使桐城古文从狭小胡同迈向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7.
结合《周易》审视《文心雕龙》的理论思想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此类研究成果丰硕,且大致可以“《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及“《文心雕龙》对《周易》的阐释”两类视角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前者又可分为“征引内容”与“话语体系”两大层面,而后者主要以“五经皆文”的观点为线索。经梳理发现,《周易》与《文心雕龙》的关系研究,应主要围绕《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关节所在。  相似文献   

18.
杨敏 《百姓生活》2012,(8):55-55
军歌的原型是《八路军进行曲》 201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创作者公木的百年诞辰纪念。公木本名张松如,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是著名诗人、学者。公木曾参与修订《东方红》歌词,创作电影《桥》、《白毛女》、《英雄儿女》的主题歌歌词。  相似文献   

19.
《淮南子》是汉代黄老道家著作,它对《史记》的影响主 要在思想方面。《淮南子》在构建天人古今知识体系、对待先秦诸子的思想方法、倡导法与 时变、礼与俗化、主张审微、重时等一系列问题上,给《史记》以深刻启示。《淮南子·天 文训》与《史记·天官书》之间也存在着学术联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是政治精英的舞台,《红楼梦》是封建末世的挽歌,《西游记》是社会关系的寓言,而《水浒传》则是草莽英雄的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