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小说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纪昀的小说观却为现代学界所诟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五种自序和题词,体现了纪昀小说观的基本特征,即重视劝惩,忠厚公正,如实记述,少加渲染。这一小说观虽然有其明显不足,但在中国小说理论史上自有其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代文人学者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有明显的劝惩教化功能,在对《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比较研究中,推崇《阅微草堂笔记》,这与纪昀当时的文化地位有关,但许多人对纪昀讥讽宋儒不满。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术界多数学者认为《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维护封建道德的笔记小说,这与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研究影响有关。1979年孙犁的《关于纪昀的通信》一文引发了学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对《阅微草堂笔记》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些层面:《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比较研究、伦理研究、纪昀对理学的批评研究等。随着文艺理论的发展,《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层面会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3.
论《阅微草堂笔记》的节孝观和爱情观张皖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历来多被指斥为“宣扬封建道德,鼓吹因果报应,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和巩固封建秩序,愚弄和麻痹劳动人民”的“腐朽”、“反动”的笔记小说。他自叙作此书旨在“不乖于风教”,“有益于劝惩”,于是...  相似文献   

4.
纪昀对蒲松龄非常不满,为了消除《聊斋志异》中众多的才子狐仙的爱情故事对青年人造成的影响,他创作了《阅微草堂笔记》。但在劝惩的目的下,纪昀对社会各方面作了深刻的揭露,涉及官员、吏役、富豪、百姓、僧道。又用各种方法对社会的黑暗进行疗救。  相似文献   

5.
纪昀的小说集《阅微草堂笔纪》(以下简称《阅微》),是清代以来有重要影响的笔记体小说集。本文要讨论纪昀对笔记小说的观点,当然先得从这部笔记小说集的体例及写作情况谈起。这部小说的体例,蔡元培在《详注(阅微草堂笔记)序》中分别得很得当:“清代小说最流行者有三:《石头记》、《聊斋志异》及《阅微草堂笔记》是也。《石头记》为全用白话之章回体……《聊斋志异》仿唐代短篇小说刻意求工……《阅微草堂笔记》则用随笔体。”所谓“随笔体”就是“笔记”体,诸如“笔谈”“笔录”“随  相似文献   

6.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小说丛林中,《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以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艺术追求分别代表了当时笔记体和传奇体文言小说的两座高峰,也成为清代文言小说创作继唐传奇之后再次涌现新高潮的重要标志。二书流传以来,历代均不乏学者对其进行校勘、笺注与评点。这些校、注、评之作不但体现了每位学者独具只眼的批评理念,而且还折射出他们所处时代的文献资料情况和学术观念所向。对它们进行全方位的汇辑整理,具有不同寻常的学术史、研究史意义。就《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三会本”(会校会注会评)的整理而言:早在20世纪60年代张友鹤先生已对《聊斋志异》“三会本”进行了相关辑校,并于196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研究《聊斋志异》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但对《阅微草堂笔记》“三会本”的汇辑整理,长期以来皆付之阙如。可喜的是,吴波等学者汇辑整理的《〈阅微草堂笔记〉会校会注会评》于2012年11月由凤凰出版集团出版,弥补了《阅微草堂笔记》研究史上的这一缺憾。该书综录历代以来对《阅微草堂笔记》的校本、注本和评本,体现出辑校者高远的学术目标、坚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邃的批评意识,成为《阅微草堂笔记》研究史上搜罗宏富、点校精良的整理本。  相似文献   

7.
清代时《阅微草堂笔记》地位很高,模仿者很多。建国后被打入冷宫。主要在于其中有大量因果报应的文章。其实,纪昀写这些文章是有他的良苦用心的。除了寓劝戒外,《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有一些文章是广见闻、资考证的。  相似文献   

8.
《阅微草堂笔记》中艺术形象的文化底蕴韩希明清代纪购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微》)以极为简炼的笔触,勾勒出许多艺术形象,其中正面鬼狐形象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群体。这些鬼狐形象曲折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作者对各种思想、各种事物爱憎褒贬的主观评...  相似文献   

9.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对蒲松龄和《聊斋志异》作了严厉的批判,指责作品内容驳杂和不真实,但对同样内容驳杂和不真实的《子不语》却颇为偏爱。而《阅微草堂笔记》也做不到内容单纯和完全真实。其实纪昀最不满的是蒲松龄用《聊斋志异》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而《子不语》作为一部随意之作,则是纪昀可以容忍的。  相似文献   

10.
异类婚恋指人和禽兽神鬼之间的婚恋,从题材上可以分为人神婚恋、人鬼婚恋、人妖婚恋三类,从主题上可以分为艳遇类和惩戒类两类。《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异类婚恋故事大部分是人妖婚恋题材,主题绝大部分是惩戒类。因为《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婚恋故事绝大部分是艳遇类,纪昀对此深感不满,所以创作《阅微草堂笔记》以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11.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西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商的兴起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最盛,其实力雄厚,曾雄居明清时全国商帮之首。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多则关于西商的故事,对西商的商业活动和人情世态有普遍的体察。《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西商,表现出商人的职业特征:既有诚信笃实、道德高尚的廉商诚贾,也有忘恩负义、巧取豪夺的奸商佞人;既表现了西商挥金如土、仆舆华丽的豪华,也反映了夫妻离散、背井离乡的孤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历史信息,客观地反映了昔日西商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2.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的幽默艺术,展现了纪昀的深厚学识及这部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顺治帝将"崇儒重道"定为基本国策。康熙帝发展为"上谕十六条",向全国颁布。雍正帝对其逐条解释,形成洋洋万言的《圣谕广训》,并颁行天下,终于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思想纲领。《圣谕广训》是清朝教化全国人民的法典。《阅微草堂笔记》对《圣谕广训》作了形象化的阐释,用故事告诉大家应该尽孝。  相似文献   

14.
长随是清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社会地位低下,长期遭人唾弃;但另一方面却有众多的人群想方设法挤入这一群体。《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多则笔记跟长随有关,从中可看出纪昀对长随是怎样的态度,以及长随在清代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5.
针对《阅微草堂笔记》中讼师的形象都被塑造成邪恶的、奸猾的,讼师的结局都是可悲可怜的这一现象,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了讼师可悲的下场背后的原因,得出了对规范现代律师职业的启示,通过道德社会建设、律师违规成本的提高和具体行为的规范可以部分克服现实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文言志怪小说中的艺术瑰宝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容 :如将人体疾病与道德品行相联系 ,体现了“天人感应”说 ;在辑录奇闻佚事、发表个人见解的同时 ,也载录了许多奇异药方 ;认为医者不同于普通人群 ,因而对一些不合格医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将有关的医学文化内容作为自己作品的生活素材 ,服从于自己的创作宗旨 ;以医学文化内容作为结构作品的重要元素 ,阐述自己的思想 ,显示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试论《阅微草堂笔记》的伦理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对家庭伦理、职业伦理、生态伦理等类型进行了分析评判,其依据主要是儒家的原始伦理思想,在遇到价值悖论和异端伦理时虽有灵活变通但不离初衷.  相似文献   

18.
《阅微革堂笔记》中记载了大量六道轮回和因缘果报之事,对此观念后世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将其看成落后的、反动的封建迷信。实际上《笔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特别是在乾嘉学术极为兴盛的时代,纪昀的思想认识无疑极有代表性。他的困惑与矛盾正反映了儒家思想资源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内容丰富、思想驳杂的笔记小说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记录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时 ,作品有许多有关亚健康状态的描述 ,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并提供了调适亚健康状况的对策。在伦理宣教的同时 ,以非专业医者的身份为祖国中医药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