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超重、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以随机抽取沈阳农业大学3200名学生筛选出的超重、肥胖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样本的超重、肥胖率及超重肥胖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呈较快增长趋势,超重及肥胖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超重、肥胖大学生的爆发力及心肺功能水平较差。建议将建立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干预机制纳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强化超重与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意识;开设一些有利于超重与肥胖学生参加的健身俱乐部,培养超重与肥胖学生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校级或班级的体育竞赛中,增设有利于超重与肥胖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对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锻炼态度表现在八个维度的得分上都比较高,说明长沙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普遍良好。2.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受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普遍比女生要强。3.体育锻炼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锻炼者的锻炼行为,而其锻炼行为又影响了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部分高校学生的体育认识与态度、动机、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旨在解大学生的体育认识与态度及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学分制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伟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5):122-12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部分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现状度影响主体体育行为参与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发展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能量摄取、膳食构成、体育锻炼与体脂的关系以及在减肥中的作用,并通过对湖北省某高校男、女大学生超重率的调查,发现普通系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其超重率一般并不比体育系男女生高(P>0.05).提出不宜以超重作为评定个体肥胖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5所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不固定者居多;大多数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价值;62.4%的女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体育态度;47.8%和45.9%的女大学生是以上体育课和自发的方式参与体育锻炼;多数女大学生选择羽毛球、健羡操和乒乓球作为主要体育锻炼项目;大多选择不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薄弱,消费水平低;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和学习压力大以及缺乏氛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状况、营养知识、态度和营养行为,为提高大学生营养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取分层与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营养状况、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价大学生营养状况.[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和营养知识的水平一般;营养态度、行为总体状况较好.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较零散、肤浅,不能把已经掌握的知识用于指导自己饮食行为;女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总体状况比男生好,但偏瘦的比率较高;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在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自我认识情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强度、时间、方法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山西省在校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强,参加体育锻炼态度不积极,不懂科学锻炼,直接参与性差,参与深度不够,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特征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农林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受性别、就业心理压力、体育意识、体育兴趣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所学专业、体育硬件设施、学生经济情况、成长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为此,应当通过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加大体育投入,培育大学生快乐体育和健康体育意识,建立大学生体育锻炼激励机制等方法,消除影响农林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不利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的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初中生正确体育态度、体育健身意识和形成的最佳时期。运用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对当前初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态度因素进行描述和解释;揭示初中生体育态度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影响初中生体育意识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提高初中生体育意识参与水平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有关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手段还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的问题争论不休。目的论从学科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评价学校体育的有效性就应该看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状况;手段论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和学校其它教育相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教育手段之一。研究认为,手段论和目的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学校体育的教育性是在立足学科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所以,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手段也是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校学生课外体育健身的状况,笔者从学生锻炼的时间和次数、锻炼的动机、锻炼项目的选择以及影响锻炼的主要因素4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我校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的目的较为明确,以增进健康而锻炼的为多数,占60.7%;锻炼项目以球类为首选,占66.7%;而影响锻炼的因素主要为学业负担重和体育场地不足,分别占43.7%和39.3%,与参加锻炼次数少相吻合。因此,增加体育资金投入,解决体育场地不足,增加体育健身新项目等已是我校体育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体育选修课教学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开设体育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自我审美意识、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合肥市8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及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合肥市高校素选课程中开设体育欣赏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体育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相关结论:体育欣赏课对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有很大帮助,可以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望,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谈学校体育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高校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探讨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性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影响,并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身心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学校校园是一块天然定向运动场地,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利用现有场地开设场地定向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新增体育课程资源,缓解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提高参与者的体适能水平,增长知识,培养团队精神,培养抗挫折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本研究试图拓展学校体育的内涵,提升学校体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女性对"瘦"的追求出现跨文化一致性的背景下,女大学生也因受大众传媒文化的冲击、同伴的影响和校园身体审美文化教育的缺失、个体身体意象的认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身体意象认知障碍。因此,要转变这些"高标准一致性"身体审美文化观念,就需要通过规范大众传媒行业操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实体育与健康课上的传授内容、加强身体自我感知实践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等方法,引导女大学生塑造健康的身体意象,建立健康的身体审美文化观,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身体自我、身体感知与身体行为,减少负面身体意象带来的苦恼,增强身心愉悦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活动方式,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以体育教材演进的角度,通过调查,文献综述,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分析日本的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特点,探讨了对改善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职体育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即应具有传统体育教育的共性也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普通本专科院校的体育模式、课程体系以及使用相同的体育教材。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外,还要强化身体锻炼。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应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前做好职业体能的相关训练。  相似文献   

20.
构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解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体质现状的关系、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途径、心理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关系,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