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基本法条文中没有"行政主导"的明确文字,但学界和官方普遍认同香港特区的政治体制体现了"行政主导"原则.随着香港政制朝着普选目标的迈进,特区行政与立法之间摩擦不断,行政主导体制受到极大挑战,如何理顺香港特区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关系,提高行政主导型政制的质量,是特区政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未来香港立法会的组建、地位、功能、作用及其与现在立法局的关系等,既是近年中英两国关于香港政制安排问题的争议焦点,也是“九七”后香港政制正常、有序运作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英皇制诰》、《皇室训令》与香港基本法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只有按基本法办事,才能有效发挥立法会在香港政制运作中的特殊作用,广大港人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行使其民主权力  相似文献   

3.
1990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部举世瞩目的、以充分民主的方式制定的“法律杰作”缔造了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架构,并以其创造性的独特设计丰富了世界政制模式,  相似文献   

4.
香港特区终审权来自我国宪法与作为宪法特别法的香港特区基本法的规定,该权力具有权威独立性、特别宪法程序性、终审范围有限性等宪法特性。内地与香港特区法院对这些特性及两地法系背景差异性认识的不足,引发了特区终审权的宪法失范。时此,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中“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条款之含义,亦可对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领导有300多人组成的特区立法会秘书处的范徐丽泰表示:我有信心扮演好新角色▲她曾说:家庭问题都解决不好,何谈参与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呢?19●张国福心之所善无愧无悔访香港特区首届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98年7月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立法会正式宣誓成立,同时采用议员互选、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出了特区成立后的首位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最近,范徐丽泰在会议间隙拨冗,愉快地接受了采访。“有信心扮演好新的角色”采访在立法会大楼立法会主席办公室里进行。这是范徐丽泰第二次坐在这个位置上。第一次是1996年底她当…  相似文献   

6.
“九七”以后的香港政制架构中,行政长官居特殊地位,直接关系到“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本文主要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任职资格、产生办法、权力运作等问题的分析入手,阐明“九七”前后从港督到行政长官的转变给未来香港政制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基本法有关规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香港基本法中关于政制发展的具体条文充分体现了它的独创性和优越性,香港政制的发展既是基本法所明文规定的港人的法定义务,也是中央对特区的政治承诺,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群众观和实践特色。香港基本法颁布实施以来,以该法文本为核心,逐渐形成了一个"泛基本法"的文本集合,虽然载体形式不同,但所发挥的效力与基本法基本无异。  相似文献   

8.
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名单,7月1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工作。这一起草工作历时四年零八个月,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终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中国宪法制定的。中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一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从法律理论上研究中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香港的政治体制是以行政为主导,即行政权在权力架构中具有优势地位.这一政治体制经过反复商讨而最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政治制度一章中得以体现.行政主导的政制在香港回归后的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一政制对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具有促进作用.但与其他实施行政主导政制的国家、地区相比,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制对于行政主导的权力架构并没有如其他国家、地区那么稳定.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改讨论中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将在1999年12月20日继香港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建立的澳门行政特区与香港行政特区在政制上有相同的方面,即它们都是中国的特殊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运作机制上都采用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的关系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然而,它们在行政长官等主要公职人员的宣誓效忠、任职资格及司法制度的设置上又有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的反思与前瞻”研讨会综述张琳1997年5月29日,武汉大学博士生会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就“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地位、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从法律、经济、政治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基本法》第八条,对为什么要规定香港“原有法律”“予以保留”,香港原有法律包括哪些,“原有法律”和香港法律渊源之区别,回归后香港法律的本地化、适应化、双语化、成文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准确理解“一国两制”下香港原有法律“基本不变”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在基本法框架下,澳门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其高度自治权由全国人大通过基本法授予,形成行政长官主导政治、行政与立法相互配合与制约、司法权独立行使的政制架构。为全面推进特区的社会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须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强化社会管理,推进产业多元化,以实现“一国两制”下的共治与善治。  相似文献   

14.
"港独"是一种谋求"香港独立"的社会思潮、分离理论和政治运动,不论分离主义者如何构建和渲染,其归根结底是一个法律问题。《基本法》是我国的宪制性法律,它对香港的地位作了清晰的界定,应当成为反驳和遏制"港独"的法律依据。首先,"港独"挑战了国家主权,但是《基本法》明确规定,香港的主权属于中国。在《基本法》的框架下,"港独"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其次,"港独"组织酿造的暴力事件,危害了香港的繁荣稳定,也威胁到了国家安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有关国家安全的规定,应当被用于遏止"港独"。最后,"港独"因民主化而起,只有最终实现民主普选,才能彻底消解"港独"的生存空间。《基本法》有关普选的规定为重启政制改革、消解"港独"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充分地体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它的制定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1)《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对实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2)将为解决澳门、台湾问题在法律上提供一个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3)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还是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4)《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规定的香港的政治、民主制度对国内的政治、民主制度的完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两国政府草签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香港原有法律除与《基本法》相抵触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外,予以保留。”“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之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香港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域”存在,实行不同于中国大陆的法律制度。一九八六年九月,国家教委在《关于试行“高等院校经济法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中,已把《香港法》列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因此,开展对香港法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协调一国两制所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加强法制建设,还是对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都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刊从这期起,开辟了“香港政制与法律研究”专栏,刊登有关的论文,以期推动对香港和香港法的研究。我们衷心希望这个栏目能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香港社会流行的我国《宪法》只有第三十一条适用于香港特区的观点属于误解,在我国《宪法》138条中,至少有74条适用于香港特区,这些条款涉及到了国家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作为我国"主权"之表述的《宪法》,必然在总体上适用于香港特区。虽然我国《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条款不在香港特区适用,但香港特区仍负有不得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不作为义务。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香港基本法》是一个全国性法律,它不是联邦制下成员单位才拥有的香港"小宪法"。  相似文献   

18.
论香港《基本法》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离不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是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贯彻执行的结果。本文从历史、现实和国际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香港《基本法》的重要意义。从而更显示出这一部具有创造性杰作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图案。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一面中间有5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5颗红星象征着香港同胞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央出于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信任,在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时,通过第23条将国家安全立法权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但香港特别行政区却迟迟未完成该项立法,导致对香港社会存在的有损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言行无法进行有效惩戒。在此情况下,全国人大可以凭借宪法第31条赋予的监督权和立法权,收回《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的授权,径行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国家安全方面的专门性立法,这种立法与列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国性法律不同,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施,无须列于附件三,而是可以直接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