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大学发展史 ,就是一部大学制度变迁史。新经济制度学中有关制度变迁过程的描述可以解释大学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有些现象。但是 ,此理论关于过程的描述过于简单 ,而真正要剖析中国大学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有关现象和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有必要对制度变迁理论作进一步挖掘。所谓大学制度变迁 ,就是各利益集团在相互博弈中 ,非正式大学制度经由国家以法律形式界定成为正式的大学制度的过程 ,这个过程实质是大学制度从僵滞阶段经由创新阶段而至均衡阶段的发展 ,是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和制度均衡所构成的周期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研究并解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原因与绩效,能为我国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证基础。笔者在分析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认为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环境的约束甚至主导下,利益集团为了内化外部利润而相互博弈,最终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达成博弈均衡的结果,并且以此作为分析框架解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的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过程。基于这一理论审视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笔者认为,集体土地的国有化和私有化在我国现行环境下都不具有可行性,维护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是符合制度环境,能够内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外部利润和获得各利益集团一致同意的制度选择,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程。这三个阶段的逐渐演进可以理解为一场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环境不断变化下形成的新的制度均衡。在我国第三部门的制度变迁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延缓了我国第三部门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路径依赖中的制约因素有选择地进行路径创新,可以有力地推进我国第三部门的制度变迁进程,为第三部门的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联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结构中某一项制度安排的创新或制度环境的变化,全影响其他制度安排创新的潜在收益和成本,从而使初始均衡体系出现非均衡.而由非均衡到实现新的均衡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从一个制度安排变迁开始,通过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技术变迁效应、意识形态效应、学习效应、收入效应和国家效应影响一系列的中间变量,最终逐步扩散到其他制度安排上去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形式可能纯粹是市场诱致性变迁 ,也可能是政府强制性变迁。改革以来 ,我国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连续和渐进、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交织过程。第一阶段中央政府放权改革最大的成功是促进了市场的发育 ,引致各级政府在第二阶段改革中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市场性 ,并在第三阶段出现市场诱致的企业内部多中心分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政策补贴转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粮食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间接补贴到直接补贴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收益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主产区政府和农民的潜在制度需求,认为粮食直补、粮食安全成本分担机制和粮食销售协会都可以使这些主体获取制度收益;而从制度成本视角分析了不同制度主体的潜在制度供给,认为三类制度安排都须付出制度成本。三个制度主体和三类制度安排的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对比关系决定了中国粮食补贴制度变迁的方向为粮食直补,选择的模式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粮食间接补贴到直接补贴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制度均衡到制度非均衡再到制度重新均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域中,人们可以因某些机制的存在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对公司而言,可能会在政治域中影响其治理结构变迁的主要利益集团主要有政府部门与官僚集团、股东利益集团、经营者利益集团、普通职工利益集团、银行利益集团等。从静态角度看,公司治理结构变迁的方向由一个国家中强势利益集团决定;从动态角度看,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乃是各主要利益集团博弈均衡的不断演化。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并不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演化,它还是一种政治博弈的过程与结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依据转轨时期国家制度变迁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可以把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启动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县域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正负效应决定着县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以中央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要在顺应国家制度变迁的前提下,主动进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进一步降低县域经济增长的交易成本,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加快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制度的形成是博弈的结果,博弈的均衡即表现为制度。媒介制度通常也是制度变迁主体之间博弈的产物。博弈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制度均衡。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博弈打破了媒介制度的均衡,引致了媒介制度变迁。从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维度来看的确如此,不同的博弈格局对应着不同的制度格局。在从近代以来开启的媒介制度变迁中,政府是制度博弈中的重要主体,当政府的力量十分强大时,媒介制度的演化路径是由政府掌控的,但当政府的力量面临挑战,媒介制度的演化一般会有一个充分的博弈过程,最终的制度安排一定体现了各方力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10.
(1)依据现代制度分析理论,以是否包含所有权关系为标准而将“制度”与“体制”区别开来是不恰当的。现代制度分析理论的特点及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一致性。(2)制度均衡分析的不同方法及其问题。以制度均衡分析理论为基础,加深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问题的认识。(3)制度变迁的自然历史过程;制度变迁的两个阶段;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自1999-2000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开始延伸到了以推动存量股份交易为主要内容的产权结构调整阶段,并且伴随着不同产权主体的利益冲突,市场均衡逐步经历了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到新均衡建立的变迁过程.立足于国家理论及其资本市场租金效应,以中国资本市场的二元产权结构及其产权约束为为切入点,对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予以了经济学解释,指出以实现产权激励相容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取向是资本市场最终打破初始制度的低效率均衡并实现新均衡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可以通过个案研究探讨转型时期利益集团的非均衡性及其对政治过程的影响.转型时期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因为有着不同的生成路径和资源渠道,因而在公共政策博弈中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强势团体利用其体制内的资源主导了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而行业协会及公民等利益主体总体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与此同时,作为国家对社会吸纳渠道的正式立法制度安排,也因为权力的集中和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而出现普遍的“失灵”现象.强势集团对政治过程的宰制和国家正式制度的失灵两个方面互相加深和强化,导致现有利益格局的固化,阻碍了制度的合理变迁.  相似文献   

13.
改革之门的开启,将我国带入了一个利益不断趋向多元的时代,多元利益集团开始形成。但是,由于各利益集团发展的非均衡性,我国利益集团已经分化成为强势利益集团和弱势利益集团。强势利益集团依靠其拥有的权力、资本和知识优势,开始影响改革的方向和进程,使改革呈现出独特的路径依赖,并阻碍了政治均衡的实现。为了实现政治均衡,就应建立和完善利益均衡机制,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博弈机制;要创新制度安排、建立均衡的政治结构,特别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保持政府持续的、独立于社会的发展意愿,继续发挥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的创新行为产生新的赢利机会。创新成果在扩散过程中,会造成旧制度的非均衡。企业家为了获得创新所带来的利润会成为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进而改变了的制度又会促进创新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5.
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与制度变迁方式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两种制度变迁方式具有不同特点和前提条件,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制度演进的具体过程是局部均衡式制度变迁通过示范或样板效应、学习和替代效应、补偿条件的改善,改变一般均衡式制度变迁的收益和成本,引致一般均衡式制度变迁,实现制度均衡,进而通过制度间的互补性,导出整个制度结构的均衡。  相似文献   

16.
多元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之门的开启,将我国带入了一个利益不断趋向多元的时代,多元利益集团开始形成.但是,由于各利益集团发展的非均衡性,我国利益集团已经分化成为强势利益集团和弱势利益集团.强势利益集团依靠其拥有的权力、资本和知识优势,开始影响改革的方向和进程,使改革呈现出独特的路径依赖,并阻碍了政治均衡的实现.为了实现政治均衡,就应建立和完善利益均衡机制,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博弈机制;要创新制度安排、建立均衡的政治结构,特别是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保持政府持续的、独立于社会的发展意愿,继续发挥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制度的功能演变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功能发挥过程是复杂多端的.自发形成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大致是由满足占主导发展为限制占主导,而自觉设立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则复杂得多.制度变迁始于社会成员对制度限制功能的反抗.制度变迁的理想目标为制度文明,而制度文明的产生更是交织着种种矛盾.制度创新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经济制度就是内在规定了经济活动的激励水平和交易成本的规则体系,这个规则体系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这个规则体系的变化就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有两个:经济制度都存在内在缺陷、由相对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收益流变化。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可分为资本集中化制度变迁与资本分散化制度变迁两个阶段。资本集中化制度变迁后,经济活动以非物质激励为主,交易成本表现为计划成本。这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当这种激励资源耗竭时、当计划失灵时,这种制度就对经济增长不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导致资本分散化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9.
1978年以来,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迁呈现出四个基本特征:在历程上,先后经历了增量发展、结构优化和体制改革等三个阶段;在主体上,呈现出以出版机构为主导的诱致性变革和以国家为主导的强制性变革相结合的特点;在模式上,中国出版业选择了供给主导型渐进式制度变迁模式;在路径上,中国出版业制度依照变迁成本高低进行连续的边际调整。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为什么会发生流转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是我国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过程。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角度剖析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 ,有三个原因 :一是制度创新使潜在收入得以增加 ,二是制度环境变化使潜在收入分割成为可能 ;三是制度安排成本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