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微文化生态下信息传播的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像“盐”一样融入食物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气”质量监测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盐”溶解到食物中的口味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审度话语生态形势、积极搭建话语平台、转变话语表达方式以适应微文化生态,加强方向意识、强化引领意识、坚持底线意识以超越微文化生态,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感三性”是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一感三性”的落脚点又是实效性,于是追求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育人观、效益性、着力点、接受律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以它们为“四顶点”所构建的四面体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四面体”增强措施模型,其顶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整合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坚以持“以人为本”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紧跟新的形势,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和“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倡导诚信理念,注重和谐校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立场,通过审美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观照,以满足教育对象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期待,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目的、合规律地渗透于教育对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是德育美育两者相得益彰的人文关怀;从现实逻辑来看,是纾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来看,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从实践逻辑来看,是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力的开展需从“信道”“亲师”“谋术”“境化”四个方面着手,优化“以美育人”的教育内容、加强“以美育人”的队伍建设、更新“以美育人”的教育方法、营造“以美育人”的教育环境,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与时俱进地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积极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 ;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深化对大学生进行先进文化的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品行修养 ;开拓多种渠道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 ,阐述了自己的见解、看法 ,对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人的社会关系的日趋丰富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价值、开发价值、塑造价值、激励价值、规范价值。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实践性;在理念、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实现创新性;以“三个代表”作为道德之基,立身之本,坚持先进性;建立“主体———主体”平等交往、双方互动的教育模式,突出主体性;通过“现代人”所具有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养成,做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因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认识“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努力把握“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认真探索“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表现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表现为:在教育对象上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教育方法上善于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文化治理形态”;完善精神谱系、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克服精神缺钙风险的“精神治理形态”;明确价值导向、培育价值自觉、树立价值自信的“价值治理形态”;在个体层面加强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层面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心理治理形态”。坚持以系统思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注重整体和各个形态内部的优化趋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各形态共同发展并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扬弃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范式.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围绕“一个中心”、“二项转变”和“三个原则”,建构研究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相应原则,并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观,主张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发展观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要求上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人性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个服务"的思想重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地位;"四个坚持不懈"的思想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强调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思想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三个规律"的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导向,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方式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民主化时代给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关注学生权利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实践中深化“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坚持“以学生权利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尊重和回归学生权利。树立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理念是协调教育与学生权利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和新挑战,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必须从实际出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从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7.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之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和了解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培养目标、主要内容、主要途径,认识到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集体主义作为指导,以民主、自由、个性等思想作为补充,极力培养出东西合璧式的人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前进。尤其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本土理论和外来理论进行“东西合璧”的方法和日本思想政治教育中“集团主义”教育的精神,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不无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8.
随着5G网络的逐步普及,移动智能设备的迭代更新,人工智能、H5、AI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的融合化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优提供了新的契机。面对多元媒体协同共促的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借媒体融合的"东风",以组织协同化、队伍全能化、内容品质化、载体融合化、服务智慧化为导向,推进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优,让主阵地更牢固,主渠道更畅通,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强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为适应WTO规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抓住时代特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头脑,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入世知识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竞争意识培养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就应该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情况,在坚持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根本目的、主要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素养、教育方法、主体结构的变化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变"是"不变"的实践智慧,"不变"是"变"的本质彰显,"变"与"不变"辩证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