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5.12”大地震是一场深重的灾难,给灾区大学生带来了强烈的心理震动,部分家庭受灾严重的大学生甚至产生了重大的心理阴影与危机。高校辅导员同学生接触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直接,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处于第一线。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干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角色作用,对灾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崔伟 《管理科学文摘》2009,(33):164-165
和谐校园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要发挥辅导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教育以大学生为本、是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因素。文章论述了高校辅导员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队伍的建设,并提出建立辅导员队伍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哲 《管理科学文摘》2008,(21):108-109
和谐校园构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良师益友,辅导员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构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良师益友,辅导员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的大学生逐渐变成“90后”,同时辅导员队伍趋向年轻化,形成了“80后”管理“90后”的新局面。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教育方法已不再适应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这就要求高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转换观念,探索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辅导员工作效能等方面,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建议从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构建辅导员管理规范化机制、加强辅导员教育培训工作、塑造"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五个方面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邓道永 《科学咨询》2007,(18):34-3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良师益友,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如何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值得高校工作者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迅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会造成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失衡,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特别是关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尽量减轻心理危机给他们带来的身心问题。引起“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不仅有其本身过于自我,难以相处的性格,还有虚拟网络的侵蚀等。因此,高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要重视心理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不断融合,全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提升其媒介素养是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也是辅导员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前,辅导员自身对媒介素养认知不足和高校对辅导员媒介素养重视度不够是制约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可以通过“理论赋能”“思维赋能”和“组织赋能”三个维度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良师益友,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和谐校因的中坚力量.如何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值得高校工作者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倡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对高校学生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创建和谐校园、乃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影响。本文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属性,进而阐述了现存的问题和原因,并从辅导员的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央十六号文件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辅导员角色定位为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笔者结合一线辅导员工作体会,从学生发展需求视角对辅导员教育者角色进行了剖析,即辅导员应是学生信任爱戴的“领路人”,是帮学生释疑解惑的“知心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望远镜”。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在维护校园稳定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等方面起着主体作用。该文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意义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两方面进行梳理,并从完善培训机制、健全考评机制、优化工作环境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分析"90后"大学生与"80后"辅导员的特点入手,结合后现代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影响,对"80后"辅导员工作中表现的不足以及后现代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和辅导员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探索适合"90后"大学生与"80后"辅导员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面对公共危机时的心理反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兰州大学中国公共危机事件案例知识库为基础,面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整合、分析,浅析公共危机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为处理好公共性危机对大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寻求改善之道,为大学生心理教育在此方面的缺失提出建议,力求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李云均 《科学咨询》2010,(16):21-21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学生成才的必要保障,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辅导员的优势,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沈巨磊  张熹 《经营管理者》2013,(7X):278-278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面向社会输出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本文从思想政治辅导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生涯规划、校园文化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四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对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于步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来说,不再像高中那样有许多教师围着管教,而只有辅导员有责任对其管教。所以相对来说大学生活是比较松散的,这就对一个高校辅导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对学生的发展更加有利。为了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就需要高校组织其进行合理的培训,才会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姜紫涵 《办公室业务》2023,(22):131-133
“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为了切实践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战略。不过,实践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各种缺陷与不足。“三全育人”时代下,只有多措并举、齐头并进,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最终将“三全育人”基本战略从理想照进现实。  相似文献   

20.
做好大学生群体中个别人的教育转化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做好个别人教育转化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连续性,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从细微入手,把此项工作抓深、抓实,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保持校园的安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