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十七年乡村电影在展示乡村生活和农民形象时,表现出热爱乡村,由城市回归乡村以及乡村是乐园等形态趣向兼容杂陈的乡村情结。此乡村情结主要源于当时主导话语认同的构筑与创作者田园理想的诗意想像,前者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乡村真实,后者寄寓了创作者在现实世界找寻和想望人生诗意的憧憬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十七年戏剧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是“话剧———戏曲二元结构”共生互补,话剧的突出特点是日益政治化和正剧化,戏曲则基本上是“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三并举”和悲剧、喜剧与正剧同步发展。如果说中国戏剧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是由话剧的诞生与发展来代表的,那么,在十七年,戏曲的“推陈出新”及其文学成就对于中国戏剧现代化的意义则在话剧之上。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酷爱旅游,曾经访问世界各地.西班牙是他心灵深处的一块净土,也是他的精神家园.他视西班牙斗牛为神圣的宗教仪式,他的西班牙斗牛之旅是他到人生圣土的朝圣.斗牛艺术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灵感,促使他形成了自己质朴和诚实的写作风格,他的有关斗牛艺术的文学创作是对他的写作原则的忠实表述.本文将从海明威的西班牙情结和他的文学创作两方面探讨他的西班牙之旅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诗歌创作一度成为时代的热潮,也出现过一些感情真挚的佳作,但缺乏诗性和诗美的平庸乏味之作居多,很多诗歌沦为了图解政治的一个符号或传声筒,整体上蜕变为革命话语和政治权力的承载工具。一些诗人泯灭了知识分子的精神立场,把诗歌当作政治权力的一种玩赏;一些位居高位的评论家把持着话语权,成了扼杀诗人和诗歌的刽子手。在极左政治的时代语境和态势中,十七年诗歌的发展艰难而曲折,出现了严重的非艺术性、非诗化的畸变。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文学创作中的"少女情结"主要是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与日本现代化过程交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而非他本人个体心理变异的产物.川端康成唯美的天性与悲哀的体验的矛盾和统一,只有被放到他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背景的互动过程中,才能为人们所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年以来文学运动形态演变的考察 ,着重进行了文学运动的文学地位主流化、文学功能政治化、文学思想政策化、文学创作革命化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 ,认为只有在文学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一认识前提之下 ,才能够确认新中国文学所代表着的中国文学发展方向 ,并且指出由于政治对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控制逐渐达到了极致 ,也就直接制约着文学运动形态的现实演变 ,进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京派作家.同时又是杰出的建筑家.在文学与建筑领域均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这种文理兼通的双重身份,使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放异彩。建筑学造诣对林徽因的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求实的文学态度、美观的诗歌构形与深厚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时期与“文革”中的浙江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十七年”时期与“文革”时期浙江小说创作的基本轨迹.“十七年”时期,浙江小说的作家队伍结构、题材类型、作品质量都有可取之处,并有一些不俗的成绩.“文革”期间,某种集体意志取代了作家的主体个性,创作趋于平庸.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想象的言说,在“十七年文学”中由最初的欲说还休到几度变形登场,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描写的重点转向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想象上。本文选取“十七年文学”中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去领略“十七年文学”中城市文学这一静水深流,触摸城市文学在当代那微弱而又倔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摘要]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在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规约下,担负起传达社会主义思想和观念的重任,并伴随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发展阶段和历史特征,可以划分为政治颂歌与捍卫新生(1949年至1957年)、革命史重塑与乌托邦想象(1957年至1962年)、意识形态领域的反修防修(1962年至1966年)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贯穿这三个阶段始终的,是“启蒙理性和现代意识从淡化到消解”的变化过程,是戏剧在走向现代的征途上,以人为本的现代性诉求逐渐被以阶级斗争为主的政治理念压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赵晓红  汪博 《东方论坛》2012,(1):70-73,78
受到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十七年成为中国戏曲电影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女性形象的建构是十七年戏曲电影的叙述主体、话语环境、社会表意机制相互交织和推动的结果,十七年戏曲电影中所构建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一时期意识生产的组成部分。其女性形象主要有四类:勇敢追求爱情者;巾帼不让须眉者;不屈抗争者;新中国建设者。展现出女性独立自主与个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性别平等意识的萌发,女性叛逆性格与反抗精神的凸显。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特立独行之士,沈从文有意识地构筑了两个鲜明对立的艺术世界──湘西世界与都市世界。通过对湘西一往情深的讴歌与赞美,捍卫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反过来又通过对都市文明的否定来巩固自己的信仰。透过这两个艺术世界,一种鲜明的“异乡人”情结凸现在我们面前。而这种“异乡人”情结的产生又是必然的,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十七年"时期,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体观念运作的结果是充满各种生理欲望的身体被简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物质性工具,文学作品对社会成员身体遭遇的表现和处理,突出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外部规训和社会成员的自我规训,拯救身体就此成为一种精神拯救的手段。身体拯救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信仰抵抗型、党群关怀型、民间治疗型和揭露惩罚型。  相似文献   

14.
“十七年”小说版本修改的原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年”小说在经典化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一个初版本多个修改本的文艺形态。其修改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中外文艺修改传统的当代影响;二是意识形态、审查制度、传播方式、语言规范、文学成规、政治主体的召唤、读者的批评等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三是作者自身出于艺术完善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五六十年代,人道主义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的理论",备受防范、压制和批判。"十七年文学"中对人道主义的批判,于50年代初拉开帷幕,其中以批判《关连长》和《洼地上的"战役"》最具代表性。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短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反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不断升级,与此相呼应,文艺界于1957年、1960年、1964年先后针对"人性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讨伐,至"文化大革命",人道主义终于被彻底断送。  相似文献   

16.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本文认为,霍桑的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作者在家庭历史、生理残疾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劣势而产生的自卑情结,作者的这种自卑情结积累起来,为了排解这种情绪并企图获得优胜,作者不停地创作进而演变成某种优越情结并注入他的创作,使创作成为一种自卑情结的过分的补偿.  相似文献   

17.
"年"演化为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年情结","年情结"所带来的全民参与、全民营造、全民表达与全民宣泄现象,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失去文化底蕴,"年情结"将无所依托。因此,必须发掘年文化的精神价值,将"年情结"、"年意识"内化为较高层次上的文化自觉因素,突显年文化中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文化内涵,张扬传承了几千年的年文化的魅力,引导广大民众,过年,不仅是过生活意义上的年,更要过文化意义上的年。  相似文献   

18.
“十七年文学批评”在自身理性和具体形态的实践塑形过程中,其发展是与解放区“革命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区“革命文艺”的理论体系中的“大众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歌颂与暴露”、“整风与批判”等内容为“十七年文学批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在政治与文化相互胶合的时代语境中,十七年朗诵诗生产、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系列独异现象。在建构一种大众化的可听性诗歌文本总体目标的规导下,人们从诗歌本质特征、诗体建设、诗歌传播和诗歌接受等维度,对朗诵诗和诗朗诵进行深入探究和大胆尝试。可听性诗歌文本生产与传播,一方面有力地推动十七年诗歌大众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被不断化约,诗歌文本厚度降低和形象受损,朗诵诗最终难以壮大为当代诗歌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文学史上,"十七年"女作家的群体创作常常被人忽视,建国后到1966年"文革"前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具有特殊性,既有与时代政治文化因素相谐的共性特点,又表现出出自女性的独特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