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文章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先进文化始终的前进方向;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实践向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实践动力;"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代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不仅在其拥有先进的思想道德,还在其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高校的各项工作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密不可分的,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实处.努力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做好"三个代表"的"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共产党人发展价值观的基础,是党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前提;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共产党人文化价值观的本质,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要条件;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民本价值观的核心,是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且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社会基本原理的创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社会意识原理的创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努力的历史,是代表先进文化不断向反动腐朽文化作斗争的历史,是教育和组织人民为实现自身的解放和根本利益而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要认真总结党在坚持"三个代表"方面的得与失,保证党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哲学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较为全面较为集中地对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及其"代表"问题进行了阐述,简要阐述了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联系与区别,指出不能把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等原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和中国发展历史的进程显示,任何民族的复兴都需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维护两岸统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推动两岸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统一大业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紧密相联的,民族复兴为两岸统一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所涵盖的如崇尚和平、追求变革等诸多内核对于现代社会意义深远.面对世界一体化与多元化共存的局面,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挖掘,尤其是祖国统一、和谐中国、和平共处、与时俱进、智慧共赢、责任意识等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现,诠释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价值和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被迫同美国进行的一场正义的自卫战争,其对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国家统一以及世界战略格局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制造了台湾问题,使新中国失去了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宝贵时机,使得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极为敏感的核心问题。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台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的理想追求,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党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追求;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叙事,充分展现了“一国两制”嬗变的历史进程,是“一国两制”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在“一国两制”叙事中,祖国统一、高度自治、共同发展是其基本维度。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立场是“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叙事的核心,国家管理方式创新的制度架构是“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叙事的重点,民族复兴的方向指引是“一国两制”共同发展叙事的关键。探索“一国两制”叙事的多重维度和结构,对于理解新时代“一国两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在新形势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是党永葆先进性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客观需要。发展先进文化 ,必须增强全党的先进文化意识 ,造就一大批能够准确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党员干部队伍 ,进一步提高党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领导水平。发展先进文化 ,必须自觉遵循先进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努力发扬创新精神 ,坚持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在创新中代表。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台湾当局和东盟国家的刻意互动使得双方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安全关系全面提升.中国与东盟关系中也事实上存在着台湾问题并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台湾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与冷战后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但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也与东盟国家对华战略有关.双方关系的提升对中国与东盟关系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对我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构成威胁,也增加了我国的外交成本.我国应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在中国东盟友好关系的发展中解决,待条件成熟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矛盾和分歧的一揽子解决.  相似文献   

18.
1937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大陆的中华儿女和海外炎黄子孙,包括广大的台港澳同胞都参加了抗战。他们当中,不仅有青壮年,还有老人和儿童。台湾少年团只是活跃在祖国抗日战场上的千万个儿童抗日团体之一,但其抗日活动有鲜明的特点。本文拟通过对台湾少年团在抗战中的宣传鼓动活动的考述,突出台湾少年为民族解放战争作出的贡献,再现其爱国精神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  相似文献   

19.
传播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的确立和发挥在当今传媒社会中,在当代民主的时代背景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二三十年来,在我国,传播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如国内大众传媒产业化的实现及传媒业蓬勃发展,国内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跨国媒介企业的“中国”经营战略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等等。与之相对应,我国传播政策系统反应严重滞后,不仅政策条款陈旧,而且事实上仍存在着传播政策政治职能过于强调而经济、文化职能薄弱甚至缺失的“一强二弱”局面。当前,我国传播政策的职能将如何重新定位,传播政策又将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与革新,是本文探讨的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党和国家卓越的民族地区领导者,乌兰夫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增强民族团结,为党的民族政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形成从实际出发,注重民族特色,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注重培养和教育少数民族干部与知识分子的民族高等教育思想。为此,当前的民族高等教育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