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流动所造成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越来越多,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企业科技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辞职后利用原单位的商业秘密另起炉灶,从事与原单位业务相同的经营或服务;二是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跳槽”时带走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为另一单位服务,使原单位经济利益遭受损失;三是员工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利用掌握的商业秘密从事第二职业,为同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服务,从而严重削弱原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四是企业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离退休后,重新就业,利用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从事经营或服务,使原单位丧失竞争优势。针对形形…  相似文献   

2.
王振麒 《职业》2001,(1):40-4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重要的商业信息、经营策略、科技成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以上被称为“商业秘密”的无形资产也备受人们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科技、经营人员离职后侵犯原单位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权益,一些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挖走人才等原因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近年来,在标的涉及百万元以上的劳动争议案件中,相当部分是由于劳动者擅自“跳槽”,侵犯原单位商业秘密所引发的。笔者认为,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约束劳动者随意“跳槽”的行为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等重要。现结合…  相似文献   

3.
朱妙春 《职业》2002,(10):14
市场经济是依靠市场规律实现社会资源和人才的最优化配置.人才流动的日趋活跃不可避免.由于员工在工作期间既掌握了赖以生存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同时也可能掌握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企业的商业秘密随着员工的跳槽客观上处于不稳定的状况下,被泄露或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8,(34)
身处职场,就必须与不同年龄的同事相处,年龄的差异造成的代沟成为职场中同事间交流的障碍,甚至还可能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职场员工更愿意与"同代"和"隔一代"的群体交流.在交流的内容上,"80后"的员工相对其他年代的员工会更加"公私分明":与特定群体交流工作问题,与其他群体交流生活问题或娱乐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磊 《职业》2009,(16)
[案情回放] 2008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张力到某知名企业工作,单位为其申请了留京指标后,他的户口和人事档案都落到了北京.但工作半年后,张力觉得在单位没有什么发展机会,就萌生了"跳槽"的想法,并向单位提交了辞职信.但是单位坚决不同意,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单位扣留了张力的人事档案和户口卡片.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7,(10):4
今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晚,转眼间就到了三四月份.作为一个健康发展的公司和团队,一定有很多新的员工加入到团队中来.除了少数跳槽和"空降"过来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外,更多的新兵还是工作经验不足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7.
舒小远 《职业》2013,(7):33-33
近年来,广告行业中的员工跳槽现象十分严重,员工的频繁流动不仅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商业秘密的流失,这让许多企业头疼不已。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家广告公司,五年来却无一例员工主动跳槽的情况。据了解,这家公司的待遇基本上和业内的同类型、同规模的公司持平,偶尔还会因资金周转的问题推迟一下发薪日期,然而员工们依然不离不弃,其秘密竟然藏在公司的茶水间里。  相似文献   

8.
吴红玲 《职业》2004,(8):46-47
劳动合同与竞业禁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流动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或雇主)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更加注重"竞业禁止"条款(也称竞业避让、竞业限制),以防员工在跳槽时损害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职业时空》2005,(4):58
新<劳动合同>的八大提醒 提醒一:劳动者随意跳槽不行了<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跳槽前30天应告知企业,但现在仍存在着员工想走就走,以致给企业经营造成被动的现象.新出台的<劳动合同>中规定:"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或者约定的提前通知期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也就是说单位可以不给违反规定的个人转档案,不给转走保险关系,不给新单位出具证明等,这就对随意跳槽行为带来了约束.  相似文献   

10.
眼下,既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也是跳槽热季,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弄清试用期的"门道",多加注意,以防上当.  相似文献   

11.
路易 《职业》2002,(10):13
当员工跳槽时,公司总是怪罪员工不够忠诚,但是怎样才算忠诚,忠诚的背后需要什么去维持?也许国内很多企业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企业忽略了一些平衡的支点,往往酿成关键员工的流失,招聘容易保留难,人员流失其实是公司的损失.在我的所见所闻中,由于员工跳槽企业遭受损失的不下百起.著名公司思科收购了一家公司后,又卖掉了一个部门,伤害了一些重要员工,3个月后当公司想要开发相关的新产品时发现,那些关键的员工已经离职了.一家上海公司由于员工集体跳槽,公司两个星期不能正常营运,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当员工出现绩效不佳、行为反常或者重要过失的时候,管理者必须谨慎地使用"问题员工"这个标签. 一个健康的组织,无论行业是否相同,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和谐的员工关系.这种关系不会与生俱来,是管理者们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悉心经营的结果.但员工往往会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的不同,再加上脾气秉性,性格特点使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其中不乏行为变异者,从而体现出不良的职业态度和处事风格,成为问题员工.如何对待这些员工呢?  相似文献   

13.
李嘉健 《职业》2008,(13):34
飞行员跳槽纠纷是近期劳动争议的热点,争议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服务期上,由于相关的制度规定并不是特别完善,纠纷愈演愈烈,以至于发生用"集体返航"这种类似于职业自杀的极端行为来表示抗议.  相似文献   

14.
周斌 《职业》2007,(1):35
最近,有一篇媒体报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报道标题是"飞利浦手机员工转移CEC 赔偿方案惹争议".争议的起因是飞利浦高层决定,在CEC 接盘其移动电话业务后,所有手机部门员工将一并转到CEC.据当事人透露:一些员工要求转移到飞利浦其他部门,但都被拒绝了.……  相似文献   

15.
蓝月 《职业》2005,(6):40-41
在职场上奋斗,就像马拉松长跑,相互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人得到重用和提升,有的人在原地踏步或频繁跳槽,还有的甚至被同事们排挤、孤立.也许,大家的工作能力相差无几,只是有人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无形的"眼镜",以这种面目去为人处世,自然无法将职场看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16.
邢新民 《职业》2002,(10):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是以劳动合同的法律形式来维系的,跳槽必然涉及到劳动合同问题.因此,增强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意识,既可以避免员工的盲目跳槽,也有利于跳槽员工进行自我保护,以减少跳槽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骆潇 《职业》2006,(6):18-19
46.7%的人对未来缺乏安全感 61.4%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员工更缺乏职业保障感 34.3%的被调查者会因为职业保障缺失而跳槽 40%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负有员工职业保障的责任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职场人士开始关注心理层面的基本需要——安全感、保障感。他们不满足于今天的好工作或丰厚的薪水,更担忧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企业也不能只依靠物质条件来吸引人才,通过各种方法增强员工的信任,从而提升员工在所供职企业的安全感,将是企业管理的新重点。  相似文献   

18.
黄映琴  冯葆勇 《职业》2008,(10):62-64
当今,跳槽已不再是一件新鲜的事了。人才流动是社会观念进步的表现,它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工作状态,通过人才的市场化运作,也能让人才在市场得到合理地调配和使用。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人才流失所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的,如果选择跳槽的员工是单位中的业务骨干和技术精英,这种人才一旦流失,给原单位带来的损失常常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跳槽"一词也频繁见诸于报端、网站.跳槽事小,也是市场经济应有之义,它鼓励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合理流动,但跳槽往往伴随着核心技术、重点客户和重要资产的流失,使原企业为此遭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何清 《职业》2007,(4):32
微软一直创造着知识经济的奇迹,被称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致力于PC软件开发的最大最富有的公司".在当今这个跳槽普遍盛行的时代,为什么微软能够"生产"数以千计的百万富翁,且对公司忠心耿耿?微软公司无疑是世界上聪明人云集的地方,比尔·盖茨靠什么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呢?答案是:微软公司的人性化管理.特别是其中无等级的安排让其他许多公司的员工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