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中国人文学之“内外兼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转变。处此巨变中的人文学,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亦有不少转机:在日渐"分离"的大学校园,社会科学发展迅猛,人文学则越发退居边缘,风光不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由于十年来的大学扩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倍增,民众对人文学的兴趣转浓,与"国学热"形成相互呼应之势;而各高校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和"通识课程"的逐渐落实,虽仍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之中,但均以"人文学"为知识传授的核心,也为人文学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人文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还不是其在大学中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是被按照工程或社会科学的模样进行的改造,各类学术工程和评审文化在大学里大行其道,其发展日趋数字化、模式化,使人文学特有的灵性和精神受到损害,变得平淡、僵硬、了无趣味。  相似文献   

2.
人文学及其"现代性"命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性"的视景中,人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经典学科,其知识图像已然模糊,知识合法性受到挑战和质疑,知识地位也已经被迫边缘化.因此,"人文学"作为一种学科群概念已经成为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甚至是亟待反思的理论课题.本文尝试从知识社会学和社会文化批判理论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讨论,围绕人文学的现代知识状况,造成人文学现代知识状况的内在知识论原因,以及"现代性"中人文学的知识困顿和前景等问题,展开主题反思,以期对当前有关人文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话题,提供某种有意义的思路提示.  相似文献   

3.
陈平原 《云梦学刊》2010,31(6):5-10
当代中国的"人文学",可以落实在大众传媒,也可以藏身于研究院;但毫无疑问,大学是其存在、延续以及发展的中心。大学里的人文学,其影响力往往溢出校园,扩张到整个社会;但反过来,人文学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4.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近代学术思想逐渐完成了从"文学的"到"科学的"的转变。科学以其"分科之学"的名义,给中国带来了现代的知识分类体系——前此本为经学之附庸的各类学科,逐渐变为独立学科。然而,在此过程中,人文学科为了反抗经学的压制,明显表现出社会科学化的取向,由此也导致中国学术研究人文传统的失落。时至今日,无论是学科的自我追求还是学科的评价机制,都已将人文学科推到"两头不靠岸"的尴尬境地——既无法达到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严谨精密,又丧失了人文学科自我的主体性。面对人文学科边缘化、人文研究失去学科自信的现实境况,人文学者应该而且可以凭借自己的研究和思想创造力,为社会提供新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理想,以重建文化,重建价值理想。文学研究尽管可以用史学考证来丰富其研究方法,但也要恢复精神体验的诗学传统;史学不但要以史料学来夯实研究的基础,也要致力于把握中国社会过去的脉络、当前的性质和未来的走向;哲学不但要经受现代科学和逻辑的洗礼,也要致力于对时代精神框架的批判和建构。只有认识到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有着不同的学科价值取向,肯定人文学"体验之知"的学科致思方式,以及它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探讨人类本质和价值信仰的特质,才能确立人文学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才能站立于"学林群雄"中不为其他强势学科吞并,并形成"自是一家"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5.
陈伯海 《社会科学》2012,(7):166-174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包含着意象思维、意象语言和意象结构三个层面的问题。意象思维的功能在于生成审美意象,它立足于诗人由实际生活中所获取并积淀下来的情意体验,通过"运意成象"和"观物取象"的运作方式,将其转化为诗人的"意中之象"。意象语言的运用为使这一"意中之象"落实于由语言符号承载的诗歌意象,其关键乃在将语言的概念符号性能改造成意象符号,而利用词语之间的张力以发挥语言的暗示与联想作用,是实现这一改造任务的重要途径。至于意象结构的职能则在于组合意象以结撰文本,让诗歌作品形成能体现诗人内在情意结构的有机的意象系统,于是"意核"的设置与"意脉"的连通,便构成其刻意经营的焦点。总体上说,意象艺术三个层面的活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共同的结晶便呈现为由"意-象-言"合成的诗歌文本。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国外几乎同时出现了"走向文化诗学"和"走向文本社会学"两种理论主张.两者的提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旨趣,但不同点也是明显的.前者以文化为纽带,主张视界融合的跨学科研究,对文学文本内和文学文本外进行双向探索;论旨明确,但缺乏技术方法的明晰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后者以语言为中介,主张通过对文本语义、句法和叙述的精细解读,揭示语言向意识形态的推论过程,从而寻找出"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可验证的关系,在技术层面表现出方法的明确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两种理论在国内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文艺理论发展史表明:新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只有走向辩证综合、多元共存,才能应对现实问题的多样性、交叉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钟诚 《云梦学刊》2013,34(1):5-10
晚近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兴起的"西方政治哲学热"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本国学术界中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处于长期的分裂状态这一宏大背景,中国政治思想研究要想拓展自身的学术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就不能简单复制西方政治哲学的研究路径,必须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纳入上述大背景,认真思考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具体来说,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学术评价体系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应当是:首先,评价体系应多关注"问题导向"型的研究。其次,评价体系自身需要具有国际视野且不断完善;应持续地反思并修订已有的标准和规则;应多关注研究问题的原创性和深刻性,而不只是以研究方法和技术是否成熟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同时,要强调和重视"细读经典文本"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8.
孟子论"勇"区别于告子的不动心之道,而承曾子的守义以养勇,以气配道与义而论出"浩然之气",完整揭示出"勇"作为一种道德品质的思想脉络。但现代人文学却无视孟子这样的往圣先贤对"勇"所做"质"上之论,而从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那些思想流派中寻求"人文"的开端,难免做些无"质"之"文"。不光论"勇"是这样,整个人文学的现状也都是这样。儒家在人文学中的全面缺失,也就意味着这是一种无"质"的人文学,是皮之不存、毛却附焉的古怪之学。所谓儒家人文学的视野,便是旨在恢复一种与"质"相称的人文学视野。  相似文献   

9.
喻琴 《兰州学刊》2007,(3):123-126
文本社会学是奥地利学者皮埃尔·V·齐马提出的文本批评理论,它整合了社会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以及精神分析批评的学术资源,打通了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是一种集"经验"和"批判"于一体的社会学批评理论.较之文化研究、文化诗学、重建文艺社会学的理论构想,齐马理论汲取和融合了它们的理论优势;又在弥补了一定程度上它们的一些不足.因此,它可以成为21世纪中国文艺学学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中的一元,并为文学研究提供一种精致而有效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0.
"儿童意象"在当代中国小说中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卫青 《江淮论坛》2005,(4):119-125
在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小说中,不只一位作家在不止一篇小说中涉及儿童.儿童作为小说家作品的一种文学构因,它在文本间反复出现或普遍发生的某一类转化方式、某一种象征或隐喻意味、某一个角色的呈现形态就构成了文本间的儿童意象.本文以莫言、苏童、迟子建、王安忆四位小说家的作品为主,分析了当代小说中几种儿童意象的构成"成分"、它们得以形成的依据、小说家对经验儿童的现实和关于儿童的文化想象进行诗学转化和运用的原则以及同一儿童意象群在不同作家那里发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章学诚提出"以史明道"的观念,不仅是针对清代朴学家宣扬的"训诂明道"观念,而且也是针对唐宋古文学家宣扬的"文以载道"观念和宋明理学家宣扬的"义理明道"观念.他认为这几种治学观念既推进了学术的发展,同时又割裂了"道"体的内涵与全貌,造成学术互争畛域的弊端.章学诚提倡"<六经>皆史"与"以史明道"的观念,不仅有助于消除学术门户之见,而且对于揭示史学的性质,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史学关于史学功用的内涵,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葛红兵 《社会科学》2003,(2):107-113
苏童打破了20世纪主宰中国文坛的启蒙主义文学语式关于时间的叙述图式,他对时间的非线性认识,对事物轮换、人事反复的体验,使他更能深入中国人的性与命的深处,挖掘那具有民族史志色彩的人性蕴含。苏童在语言上突破了启蒙语式以逻辑为中心的叙述构架,使用一种更加接近汉语言传统、更加适合汉语言特征的意象性语言,形成了意象主义写作风格。“五四”一代作家用白话代替文言,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作出了惊天动地的革新,使中国文学获得了一次新生。但是,中国文学白话化以后,一直没能解决其语言平白如水、缺乏沉厚隽永的深层韵味的问题。苏童以他独特的语言才华,从中国古代文学中汲取养料,创造了独特的意象主义文学图式,应引起当代文学界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13.
先锋小说为了追求艺术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达到与现实生活的疏理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再创审美意象,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方法,使小说语言与日常语言区别开来,即语言标点符号的超常使用、句子的情绪化顺序、词语的新组合与搭配、叙述态度的“客观化”等,使普通语言产生一种异质的效果,造成文本结构的外在形式的变异、意象的情绪化流动、形象的新组合与超常搭配以及异乎寻常的叙述态度等,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使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真正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4.
韩愈自觉地把碑志文创作纳入到古文运动中,为其"明道"服务.其碑志文既兼实用与文学之美,又鲜明地体现出"文"与"道"的相互贯通与融合.这不仅铸就了韩碑的文学化、经典化,也使其"文以明道"理论更趋圆融.  相似文献   

15.
学术语言基本规范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语言可以分为自然语言和学术语言两类.自然语言的实质是一种意象链结思维,具有明显的情感特征,是文学语言的主体;学术语言的实质是一种概念链结思维,具有明显的逻辑理性特征,是学术研究的理想工具.学术研究的实质是一种逻辑理性的思维过程,需要遵从"价值中立"的基本原则.相应地,学术语言必须遵从"情感中立"的基本原则,并遵守三条基本规范:即学术概念明晰的规范,行文符合逻辑的规范以及理解性规范.  相似文献   

16.
对艺术的理解离不开它特定的文化与思想语境.对艺术语境化的理解也使得重提“什么是艺术”之问成为必须.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给艺术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挑战,一个崭新的概念——“类艺术”应运而生.作为新近出现的艺术术语,“类艺术”与人文学密切相关.价值是人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事关人类利益.面对价值,人文学采取的方式是分析研究,而艺术则是揭示价值.艺术人文学认为,一件艺术品包含四个紧密结合的维度,即FPCS模式:艺术形式、观者介入、内容和主题,没有揭示某种价值,形式与内容没有合一的艺术品就是“类艺术”.“类艺术”概念的出现进一步落实了艺术人文学,凸显了价值在艺术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无疑,基于价值的艺术人文学对剖析当代文艺和“中国艺术人文学”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学研究:文本重读、学术对话还是现实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方法视角来看,当前中国马克思学的研究主要体现为"文本重读"、"学术对话"和"现实反思"三种范式.这三种研究范式对于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学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它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着自身的局限和困境.在中国马克思学领域,这三种研究范式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相生发展的关系.中国马克思学要在这三种范式的文明交流与对话下才能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 当今之世 ,科学受到普遍推崇 ,不仅“许多研究领域被其支持者称为科学 ,力图暗示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如传统的科学 (例如物理学 )那样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可能产生成果的” ,而且日常生活也要“讲究科学” ,甚至连宗教也打起了科学的招牌 ,号称“科学认为《圣经》可证明是真实的”① 。与之相反 ,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在内的人文学 (Humanities)则遭到冷落。科学受推崇 ,是因为人们认定科学是万能的 ,能够帮助人类解决一切困难与问题。人文学受冷落 ,则是因为在许多人眼里 ,它是非科学的东西 ,有或没有关系都不大。说人文学是“非科学的”是对…  相似文献   

19.
阴阳家是先秦时期中国学术中十分重要的十家之一.阴阳家所说的阴阳五行既是物象、气象,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这里强调阴阳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意象,就是说它们不是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它们是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是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所得到的哲学概念.阴阳家正是借助于这些独特的意象概念,在观察、认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时候,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意象思维,并以此来"解释宇宙,范围历史,整理常识,笼罩人生".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言说活动都包含着双重陈述功能,即作为语言陈述和作为意象陈述。作为语言陈述,即在一个言说系统中语言成为了主导性陈述力量;作为意象陈述,即在一个言说系统中意象成为了主导性陈述力量。这种变化取决于言说主体的言说目的的不同,即是为了日常交流,还是为了独立性表达,进而引起言说系统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一种因素被突前,成为主导性陈述力量;另一种因素被置后,成为辅助性的存在。若是语言成为了主导性陈述力量,就使这种言说的性质成为了“实用性、日常性”的;若是意象成为了主导性陈述力量,就使这种言说的性质成为了“文学性、诗意性”的。这便使“语言”与“意象”二者以一种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存于同一个言说系统中。概言之,一个言说系统内在结构的改变,引起了表意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文学语言的“文学性”身份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