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最近有关机构发布的信息披露,20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较2019年增加近40万,再加之已毕业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人数,以及如今就业竞争力较强的职校毕业生,急需就业的人数更加庞大,竞争更加激烈,未来就业仍是难题。在如此艰难的就业形势下,2020年企业与相关行业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哪些?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如何找到一份薪酬不错的工作呢?多地出台激励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密集的就业招聘活动已经启动,今年春节之前,北京、安徽、福建、广西等多地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包括提供求职或创业补贴、小微企业招毕业生可获多项政策优惠、给予毕业生创业"红包"、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等。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就业歧视问题特别强调,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不过,教育部的这个表态也引来不少质疑。首先,所谓的985、211的高校分级是教育部搞出来的,是这些制度造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第二季度,全国101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下降;但与上季度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增长。从供求对比看,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60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有528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6,比去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别下降了0.05和0.06。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4.9万人和37.4万人,分别增长了2.9%和8.3%。  相似文献   

4.
近日,上海地区应届毕业生外资企业就业环境指数发布会活动举行,据上海东浩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HR)发布的《2014上海地区应届毕业生外资企业就业环境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上海地区应届毕业生外资企业就业环境指数为68,较去年形势有所好转,2013年是64。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校招出现了许多新的求职风向:一是小微企业受宠,近7成学生愿到小微企业工作;二是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薪酬匹配度首次达到最高点,学生开始关注社保、医疗保险,求职观念走向求稳;三是校招的外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招聘人数与往年基本持衡等。  相似文献   

5.
5月16日至22日.我省县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了以“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建立通道.为民营企业吸纳人才搭建平台”为主题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各地根据企业需求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积极为广大高校毕业生与民营余业搭建对接平台.努力提高招聘成功率.收到较好的效果。招聘周期间,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第二季度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1.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同比保持增长、环比有所减少。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23.1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72.9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1,比去年同期上升0.05,比上季度下降0.02,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25.6万人和1.0万人,各增长了5.5%和  相似文献   

7.
近几个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及用人单位校园招聘的高峰期.从往年的情况看,因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加上缺乏相关经验与知识,大学毕业生们面对招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眼花缭乱,而一些用人单位却乘机以各种表格代替劳动合同,通过玩"猫腻"来规避自身的法定义务.以下案例或许能对大学毕业生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社部启动了"第五届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活动"。活动从10月9日至11月25日,以"城市联动,精准发力,高效就业"为主题,整合大中城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资源,推进招聘服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依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精准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精准对接,为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遂宁市安居区人才服务中心、区人力资源市场坚持"五个服务",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工作水平。一是主动服务。主动深入用人单位和广大求职人员,征集求职招聘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城乡求职者搭建绿色通道。二是重点服务。针对区属重点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开展专项招聘活动,解决用工困难。三是柔性服务。坚持做到"主动热情,礼貌相待,态度和蔼,语言文明",赢得了广大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的充分信任。四是跟踪服务。对求职成功的城乡劳动者及高校毕业生实行跟踪服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近日将采取措施,对家庭困难、毕业半年仍未就业等五类困难毕业生实行一系列"就业援助",包括由政府对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免费职业介绍和参加就业见习等。对于困难家庭毕业生,高校将对其就业给予重点关注、重点服务和重点推荐,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求职补贴等帮扶服务。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时则免收报名费和体检费。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第四季度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1.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减少。从供求对比看,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33.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384.5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3,比去年同期和上季度均上升0.03,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从供求总量看,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17.2万人和27.5万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的校园招聘拉开了帷幕,又一届的毕业生开始了奔波的求职路.为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们不遗余力,甚至不惜"血本".而随着黄金求职季的到来,各高校周边的发型室、快照店、服装店也随之迎来了经营的旺季.  相似文献   

13.
刚迈出校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能有多少工作经验?这一点不管是招聘单位还是大学毕业生们,双方都是心知肚明.而偏偏不少招聘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开出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条件,这让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望而却步.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应届大学毕业生们该如何迈过"没有工作经验,这道坎呢?下面来看看甲、乙两位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14.
简历的撰写一直是大学毕业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们对这一问题尤为重视。当用人单位的招聘经理面对成千上万份求职简历时,每份简历往往只看几秒钟。做出一份能让考官看一眼就决定面试你的简历,大学生不  相似文献   

15.
图闻     
正内江市人社局、教育局、团委等最近在内江师范学院举行了主题为"同怀基层情共筑中国梦"的高校毕业生双选会,通过现场招聘、网络发布需求信息等形式,组织省内外38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逾7000个,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此次双选会共吸引了内江、宜宾、自贡等地的1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前来求职,并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00余人次,其中教育管理类、企业营销类等基层岗位备受大学毕业生的青睐。兰自涛  相似文献   

16.
王瑞红 《劳动世界》2017,(13):56-57
近期,各大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火热.据教育部透露,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面对庞大的求职群体,用人单位招工困局依旧难以破除,而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二线城市、中西部就业.一些招聘负责人表示,应届毕业生职业能力欠缺、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以及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职业规划等问题亟须纠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持续的冲击,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凸显。在需求端,用人单位大量岗位虚席以待,招聘用工难已经成为常态;在供给端,部分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求职就业难仍然普遍存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不匹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求信息不对接、不通畅导致的。近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利用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报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求职数据,在全国层面首次汇总发布招聘求职短缺职业排行(《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个方向性指引。  相似文献   

18.
《劳动世界》2020,(7):15-15
为做好疫情期间稳定就业工作,通化市认真贯彻国家、省疫情期间稳就业要求,夯实基础、精准发力、多措并举稳就业保民生。搭建一个平台,构建供需对接渠道坚持招聘活动“线下停,线上行”,与新通化网合作,疫情期间持续开展公益性网络招聘活动。有效运用通化发布、通化党建、政府网站、电视台等载体和公益短信,广泛宣传“通化急聘”微信公众号,全力打造一个能即时举办专场、时时发布信息、求职服务便捷的网上招聘平台。自网络招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举办“女性专场”“医药专场”等14场网络招聘会,线上招聘效果明显,参与企业总数461家,求职人数2701人,达成就业意向607人,招聘成功310人。  相似文献   

19.
交流     
内江市人社局、教育局、团委等最近在内江师范学院举行了主题为“同怀基层情共筑中国梦”的高校毕业生双选会,通过现场招聘、网络发布需求信息等形式,组织省内外38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就业岗位逾7000个,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此次双选会共吸引了内江、宜宾、自贡等地的1万余名大学毕业生前来求职,并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00余人次,其中教育管理类、企业营销类等基层岗位备受大学毕业生的膏睐。  相似文献   

20.
"半年被‘试用’了三次,不签合同、不缴保险、不发全薪……什么福利都没有。"广东某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齐同学初入职场,却连连遭遇不良企业,试用期成为"白用期"。他告诉记者,周围多数同学有过相似经历,甚至有室友求职心切,险入传销组织。当前,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近期逐步进入试用期。试用期是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