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治理市场失灵,同时消除政府失灵,也就是必须发挥经济法的双重职能的重要作用,建立一个“有限”和“有效”的政府,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的契合点。本文从经济法职能的发展历程入手,说明经济法双重职能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指出其在我国现状中的缺失及原因,从而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发挥经济法双重职能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宏观上看,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协调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决定了经济法将在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经济法要从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两方面入手:在经济立法中充分考虑民族经济利益;建立合理的民族区域财税调控制度;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同步建立起市场培育法律制度、规制法协调制度和区域经济协同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3.
国土工作的范围,包括国土建设和国土研究。国土建设主要是“开发”“利用”“保护”、“改造”八个字。“开发”、“利用”这四个字是从发挥国土的功用方面来说的。使至今尚未发挥和发挥得很不好的国土开始发挥它们的重大功用,称之为“开发”。使得其功用已经相当发挥的国土,更进一步发挥它们的功用,称之为“利用”。不过,严格说来开发也就是利用,“开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思想在新合同法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作为民事法律的基本法,充分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承认和赋予政府有关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对重大经济合同进行管理,对合同自由进行某些限制的规定,又是经济法的适度干预思想在新合同法中的体现.新合同法整体所体现的维护合同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与经济法的目的和任务完全一致,也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新合同法反映了当前民法和经济法共同综合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交易和货币流通关系的实际,是一部先进的现代合同法.  相似文献   

5.
环境法与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部门,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环境法与经济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调整目的、指导思想四个方面存在显著不同。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环境社会关系,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调制关系;调整方法的最大不同在于环境法调整方法所体现出的"生态性"以及经济法调整方法所体现的"包容性";环境法追求的是与环境相关的环境安全与环境正义,而经济法追求的是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相关的经济安全和经济正义;环境法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指导思想是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两次重大的创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量源泉和最终落脚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在价值取向,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从追求的价值目标来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然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公平性原则;从发挥的功能作用来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强有力的"安全网";从着眼当前的现实问题来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法理念与和谐社会的契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经济法理念的弘扬,经济法理念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以民为本,才能使社会充满活力;平衡协调,才能使社会公平正义;社会责任本位,才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才能使社会安定有序.所有这些,都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可见,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的"以人为本、平衡协调、社会责任本位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统一"的理念不谋而合,具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传统孝文化在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的我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今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中仍然具有值得挖掘的积极因素,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和功效.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244-24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城市体育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和谐社会的建设内涵出发,城市体育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城市体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高度统一,主要体现为:城市体育活动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城市体育活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城市体育活动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体育促进国际社会关系的和谐;城市体育活动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我国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研究诸观点,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程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看,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都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保障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实现,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责,共同调节或调控好经济;以人为本,力促民生,保证实质公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实现五大关系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民政协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课题.在促进五大关系和谐中人民政协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人民政协的自身特点,促进政党关系更加和谐;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功能,促进社会阶层关系更加协调;发挥人民政协的显著优势,促进民族、宗教关系更加融洽;发挥人民政协无可替代的作用,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亲密.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统一战线作为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体现和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发挥它所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力和资源优势,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广东为例,探讨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促进"和谐广东"建设的途径与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法的历史、与民法的价值比较、经济法总论和各论的考察,论证经济法的价值在于经济秩序和实质正义。经济法是人们运用法律维护市场秩序和弱者利益的产物;民法崇尚自由,追求形式正义,而经济法更强调秩序,追求实质正义;经济法的总论研究,体现了经济法以经济秩序和实质正义为理念;经济法各组成部分则在实践中体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急剧增加,不断涌现,对于政治这一社会价值权威分配功能提出重大挑战。如何更好发挥政治国家对于社会的积极影响,体现公平与正义,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笔者认为,协商民主模式是一种有效增进社会和谐的选择;党的执政理念革新与发挥体制内外的协商民主机制是增进中国和谐社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精神动力;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作为民族精神的凝结和核心,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形成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发挥着激励凝聚作用,形成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和精神动力;发挥着协调沟通的功能,形成和谐社会的平衡机制;发挥着规范约束功能,是形成和谐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的定位与中国经济法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经济自由主义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一个产生、演变与发展的过程。经济自由主义理念下经济法的定位主要体现为 :经济法存在的的宪政基础———有限政府原则 ;经济法产生的可能性———政府干预对经济自由的意义 ;经济法作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市场失灵的存在与政府干预的界限 ;经济法相关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公共选择理论的一元行为假定。中国经济法应该以实现效率与平等之间的平衡、约束市场与约束政府之间的平衡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境界;是我们加强社会主义争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社区图书馆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分析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强化社区图书馆发展社区文化角度来认识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