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随着西方文化派翻译理论研究的出现和兴盛,国内翻译研究者也迅速跟上,把研究的视野从文本内转移到文本外,从对语言转换的研究转移到对文化传统的研究。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化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国外的理论研究,我们在积极跟进的同时,必须抱定辩证的批判的态度,盲目的拿来主义显然是有害的。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应该具有翻译学科本质上的应用性特征,为理论而理论的翻译研究既于翻译实践无益,也于理论发展无用。  相似文献   

2.
任一鸣 《社会科学》2007,(4):184-188
在跨民族文学文本中,某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及其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被放置到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框架中加以表达,从而具备了文化翻译的功能。跨民族文学文本进入翻译研究视野的可能性,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达功能,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对这样一种文学文本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基于对传统翻译研究中研究角度或研究立场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对传统翻译研究中一些基本观念的重新审视和突破。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跨民族文学文本,应成为当代文化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学文本的特质决定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本质.在文学翻译的描写性研究取代了传统翻译观后,文学翻译进入了文化的多维语境中.文学翻译不仅要传递原语意义,还要进行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内在要素,是文学翻译的重要生成条件.文学翻译创造性是以原语文本和以目的语文本为导向的交集,是"直译"和"意译"的统合,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要将两者统筹兼顾,并协调统一翻译过程中的隐性创造与显性创造.  相似文献   

4.
对翻译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文化转向”需要给予深层反思.“文化转向”突破了语言研究的视域,但它没有强调文本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的问题,缺乏对文本生产者、生产过程、产品的社会性方面的关注.本文主张以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为依据,以社会需求、社会选择、社会评价等为宗旨,强调翻译研究应该使文本回归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5.
翻译要做到信、达、雅,确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对于哲学文献的翻译来说,则是更加不容易的.因为,这不仅有语言文字上的困难,尤为困难的是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价值理想不同.我们与西土人士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和它们之间存在着根本的民族差异.我们的翻译工作就是要凭借而又超越语言文字之限而达到对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和把握.我们中国人的理解的"前结构",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成见",与西土人士的传承物是大异其趣的,因为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民族精神是根本不同的.这样看来,忠实于"文本"原意的翻译似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翻译工作中的困难或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在于厘清我们视域中的两个盲点.第一,各个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思想与哲学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隐性的或潜在的主题,这是我们对话、交流、沟通的前提;第二,我们要改变"文本原意"的错误观念.针对哲学文献翻译难点的特殊性,为了改善我们的翻译质量,我想提出三点建议:(1)译本的多元化.(2)直译本与译述本互相并行.(3)译名的分歧不必强求其死的统一,由各个译者自己把握"文本"的语境来作抉择,但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组织召开讨论译名统一问题的学术会议,以便增进共识,提高译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依据,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并参考译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举例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场所标识用语英译中存在的语言性、功能性翻译失误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缺乏翻译的目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摆脱了将重点放在原作与译作文本对比上的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从解构主义理论和文化翻译理论出发,讨论了意识形态的定义、特性和作用;从历时的角度,对晚清翻译史做了回顾和研究,从而阐述了意识形态对翻译选本的影响和操控作用.同时,也揭示了此影响并非是绝对的,而是具有相对性的.相对语言文字在翻译活动中的显性作用,这种影响是一种隐性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语用翻译是语用地考察翻译问题,把翻译文本和翻译结果以及制约翻译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做宏观和微观考察的综合研究,其在应用翻译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本研究从自贡盐帮菜的文化内涵入手,分析盐帮菜文化对外传播不足的现状,对盐帮菜按命名方式分类,从语用翻译的视角,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提出“盐帮菜”语用翻译观:译者要深刻理解“盐帮菜”的内涵,翻译出其真正含义和特色;对于标记性不突出的菜名,可采取传统的直译;了解受众的心理期待,对盐帮菜富具特色的标记性,要通过注释或其他有助受众理解的方式传译出其内涵和外延文化;通过平面、网络和实体等多渠道方式实现对盐帮菜的翻译与跨文化传播。文章在此译观指导下探讨了“盐帮菜”及其具体菜名的英译方法以及建设盐帮菜跨文化传播的多维度平台的途径,力图在跨文化传播中成功再现独具特色的盐帮菜文化,从而提升自贡的国际旅游业形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河北旅游经济的发展,社会急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的翻译人才。然而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重视单词、语法的翻译教学仍占主要地位,这样的翻译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只能翻译简单的词句,难以正确翻译涉及特定文化的成语、典故等文本。文章欲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结合当地的古赵旅游文本来研究翻译的教学实践,使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体验与原作者的审美体验融为一体,最终实现旅游文本的英译对外国游客吸引和呼唤的作用,使翻译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0.
刘亚立 《理论界》2007,(7):153-154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之间不同文化的转化。通过文化对比,我们方可找出导致误译的根源,解决仅靠语言技能难以解决的问题,逾越翻译的障碍,杜绝译者因缺乏文化知识而无从下手的现象。本文以翻译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要解决语义空缺带来的翻译问题必须从研究文化差异及翻译对等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译论突破了传统的纯语言转换之文本中心主义,更加关注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隐匿在译本背后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不对称的权力差异成为后殖民译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在数量、写作和文本选择等方面影响着后殖民文本的翻译。基于此,在历史与比较的分析方法上,强势文化殖民化过程中应以归化为主,弱势文化解殖民化过程中应以异化为主,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对话中应采取杂合策略,汲取其他文化的长处,不断提高本族文化机体的适应性,对本族文本翻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文化的维度去审视翻译,尤其从译入语文化的角度研究翻译。在汉英文化差异的语境下,寻求"和而不同"的兼容性翻译的呼声也愈加响亮。这一翻译理念强调"不同"与"和"两个方面,要想做到"和而不同"译者需要在翻译活动中应用"改写"和"补偿"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直接关乎译文的可读性和可达性,对于原文在新的文化语境下能否被新的读者群接受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分析汉籍西夏译本中普遍使用的翻译策略可以揭示西夏翻译文化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和主导意识;对照分析汉原本和西夏译本,可揭示译者对汉文化的了解程度,进而揭示汉文化对西夏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并挖掘其中根源。对西夏翻译的个案研究之外,更应展开对西夏翻译和汉夏文化间关系的翻译文化的系统研究,这是夏译汉籍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策略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佳途径,法律移植是跨文化、跨语言、跨法域的法律规则迁移,是广义的立法活动,往往通过翻译途径实现。文化决定法律规则的意义,法律移植视域下的法律翻译是文化翻译,不是语言翻译。要成功实现法律移植的目标,译者需要发挥共同立法者的作用,以学术研究式的方法理解、判断、阐释、表达文本意义,要通过语境化的方法提供充分详实的文化语境信息,以保证立法者准确理解文本意义,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丰厚翻译"策略能够解决意义传达中的疑难问题,彰显不同法律文化的异同,传达深厚的文化思想,有利于译者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翻译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大多停留在语言层面,很少触及翻译活动所能产生的庞大文化力量,以及翻译活动与译者主体的互动作用。巴斯奈特认为翻译家应起到积极、创造性的能动作用,认为译者与原作者处于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relation of symbiosis)之中;译者并不透明的翻译不仅使原作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后续的生命(continued life)和来世(afterlife),而且译者具有在改变原文本的同时进而改变世界的力量。①本文旨在从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语境的角度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意图、理解策略和翻译策略,揭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运用翻译策略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包括宏观跨文化交际和微观跨文化交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又称之为显学。跨文化交际自古有之,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又和翻译活动紧密相连,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就不会有翻译;反之,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就无法正常开展和进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以及对翻译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既要学习西方文化的精髓,又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的核心。随着语言的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的交往和科技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进一步开拓分析对比的领域,深入不同语言的研究。本文拟从词汇现象,句法现象,文化和思维的不同阐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二十年来,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翻译理论被陆续引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翻译学界对翻译研究方向的讨论。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究竟应该放在文本的"语言转换"还是"文化翻译"理论的研究上是该讨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当前影响中国翻译研究的西方主要翻译理论来解析翻译语言研究与翻译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就两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作为语言的转换手段,不仅要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源语内容,而且还要实现源语与译语文化的互译。不同民族因其各异的发展,促使其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存在差异,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活动的障碍和难题。本文在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归纳了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结合实际文本类型探讨了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因素,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案。  相似文献   

20.
旅游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语言差异之外,更需要考虑较多的非文本因素。汉英旅游文本在文体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有所不同,文章从接受美学角度,结合具体实例,对汉语旅游文本英译进行探讨。认为在接受美学视角下关照译文读者反应,才能采取指导性的翻译策略;采取指导性的翻译策略,才能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才能有效实现旅游文本翻译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