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周恩来的文艺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主张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恩来文艺思想和实践最为鲜明的特色。从周恩来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要想更好地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就必须解决好许多理论上、实践上表面看似简单明白、但细究起来却相当复杂深刻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价值问题。周恩来有一句名言:“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周恩来论文艺》92页,下引本书只注页码)这就是说,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出发,以人民所接受、赏识和喜爱为尺度,是周恩来文艺思想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这个实质性问题出发,周恩来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总结了大量文艺实践的经验,把毛泽东同志关于文艺典型的理论加以具体化,深刻地说明了文艺典型应该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概括性、独特性与多样性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则,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文艺典型的观点。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谈对于周恩来同志关于文艺典型的论述的一些不成熟的理解,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过许多贡献。其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就是用求同存异的哲学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内容。深入地研究周恩来的这一哲学思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求同存异的哲学思想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周恩来在运用辩证法分析矛盾和解决问题时,总是把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溶于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之中,重视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并将这种认识精彩发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思想及方法。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对统一战线的贡献。(1)…  相似文献   

4.
当前文艺界“崛起”了一股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反古典艺术传统”,对我国几千年的优良文学传统以及近六十年的革命文学传统,一概采取“排斥”、“亵渎”的虚无主义态度。提倡走现代主义道路、发展现代派文艺的同志认为,新时期的文艺不必再提“民族化”问题,只要“现代化”就行了。因此,“民族化”这一争论已久的问题,又成了当前论争的焦点之一。这也促使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历次论争的得失,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并联系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 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问题,是“五四”以来新文艺运动中诸多重要问题之一。在这方面,周恩来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组织大师,而且有许多新颖独到的理论阐述。他的一生,为建立、巩固和扩大文艺界的统一战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统一战线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印房 《学术论坛》2005,(10):38-41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知识分子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非常注重知识分子的内部团结和伦理建设问题。他将知识分子问题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呼吁广大知识分子要大力弘扬团结和大力协同的合作精神,力戒门户之见和“文人相轻”的陈规陋习,由此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知识分子团结协作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全方位接纳世界文艺新潮的作家,茅盾同本世纪初以来的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也不免结下过一段不解的因缘。他始而认同、终至抛弃现代主义,在其文艺思想的变衍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重新探讨茅盾同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关系,该是一个不无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张礼 《社会科学家》2008,14(2):150-153
文艺语体词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丰富的现实世界和多样的感知途径为文艺语体词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客观的物理和生理基础;词是思维的成果,在感知和思维的过程中,审美情意、联想、想象等心理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审美主体"宣泄与传达"审芙体验的需要发挥了促进作用;注重用词华美的作家、文学流派以及时代文风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民族化     
一九六四年,在一股左倾思潮的冲击下,民族化这个理论被批判为“反对干部共产主义化和革命化”的“修正主义”理论。“文化大革命中”更是对它大张挞伐。从此,民族化成了民族理论中的一个禁区。 民族化果真是个“修正主义”理论吗? 在我国,最早提出民族化理论的,是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经验的基本总结》(简称《总结》),这个《总结》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批准。后来在其它一些文件中和实际工作中,民族化都得到了肯定和贯彻。  相似文献   

10.
党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要政治关系。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周恩来不仅对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对党如何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党群关系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寻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乎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全局性大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问题。而文艺的民族化,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在“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史上,曾经几次引起整个文艺界以至于党的关注和反复探讨。它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是,它却是一个同文艺的生命一样长久,又同文艺的生命一样新鲜的问题。在文艺的新时期,所以又重新提起它,是因为文艺面对着新的情况:即一方面在创作上积累了民族化的新经验,显示了新的发展;一方面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文学新人,对文艺民族化的内涵和意义不甚了解甚至有不同程度地轻视和忽视。在理论上正确阐明并在创作实践中体现文艺的民族化,成了发展新时期文艺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样,社会主义文艺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具有中国的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除必须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始终坚持民族化。关于文艺民族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着一系列的精辟论述。坚持文艺的民族化,是一条重要的文艺发展规律,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文艺方针的内容之一。新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文艺创作与理论界一直在讨论文学艺术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关系,相互从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等不同角度探究各种艺术创作是以现代化为主,抑或以民族化为主?……这是一个由来已久而又亟需深入持久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应用价值的宏观研究的课题.我们深感,有关这一探讨,应尽可能纳入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当代的、迅猛发展的中国文艺的系统框架中去,以期利于我国文坛艺苑饱绽当代浓郁多采的奇花硕果.本文将就此略陈己见,偏颇之处,在所难免,欢迎给予批评匡正.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活跃在中国和世界的政治舞台上,不愧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他也活跃在中国文艺的舞台上,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知音,人们把他引为良师益友。周恩来对文艺工作者一向十分信任和关心。建国后,他虽然担负着繁重的领导工作,但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广泛地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文艺工作者交往,关心他们政治上的进步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关心他  相似文献   

15.
张宝石 《学术论坛》2006,(1):160-162
郑燮对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意象的产生,以及审美意象从构思到落实为具体物质形式的各个阶段都有深刻的认识。其“胸无成竹”是对“胸有成竹”的丰富和发展,并在理论上完善了丑石说。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文艺的民族性问题时,不能不提到斯大林。他发表过许多关于民族问题的文章、讲话,在这些文章和讲话中,曾多次谈到文艺的民族特性问题,为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苏联多民族的文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斯大林有关文艺民族性的论述,对我们今天创作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文艺,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同志早期 (1914 - 192 4年 )的文艺实践活动丰富而有显绩。从现存文稿看 ,体裁非常广泛 ,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 ,同时还进行相当深度的文艺理论研究。笔者具体分析其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与思想价值 ,力图从周恩来早年的文艺实践来分析其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8.
全国科学大会以后,科学文艺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目前,有三个全国性的组织把科学家和艺术家结合起来,即中国科学普及创作协会(专设了科学文艺委员会)、科学电影协会、科学普及美术协会;有十多个省市成立科学普及创作协会。这些组织近年来相继举行了各种会议和展览,出版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和成都市曲艺家协会最近在成都联合召开了中国说唱文艺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北京、上海、江苏、湖南、云南、吉林、四川等地从事说唱文艺创作、研究、表演、出版的学者近40人,着重讨论了说唱文艺在新形势下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说唱文艺与观众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也有人认为: “历史和美学的观点”仅有恩格斯的论述,没有马克思的明确论述,而且, “历史和美学的观点”在黑格尔那里即已提出,因此,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关于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的具体内涵,关于文艺批评是先用史学观点,还是先用美学观点等,也有各种争议。本文针对这些争议,厘清误解与是非,并从文艺理论到文艺批评实践详细论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辩证统一的文艺批评思想诞生、发展和成熟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