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要求,要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贯彻落实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为此,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认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正镶白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推动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幅度改善投资环境,全力实施"文化立旗,旅游活旗,工业强旗,特色兴旗"之策,将新农牧区建设和民族建设一并向前推进,实现富民强旗。一、独特而珍贵的资源优势自然景观: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的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典型草原区,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中南部为低山丘陵草原,由于不同地形地貌,地理环境多姿多彩,每到夏秋季节,一望  相似文献   

3.
文化品牌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辽市依托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和交通优势,以蒙古族旅游产业为窗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科尔沁文化品牌,使其成为世人皆知的头牌城市“名片”,其将对促进绿色文化产业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新渠道。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知识、信息、娱乐、休闲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内蒙古作为民族文化大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文化多样性特征蕴含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文化产业显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内蒙古实现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一、当前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包括体育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让体育人信心倍增,品味到金牌之外体育的深刻内涵。文化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丰富精神生活的热切愿望。体育文化属于大文化范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体育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体育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部分,又具有特殊的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文  相似文献   

7.
品牌定位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基础,品牌定位具有内在的文化逻辑.品牌定位受到民族传统文化、当代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及产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在分析品牌定位的文化因素基础上,设计品牌文化定位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品牌进行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8.
李萍 《青海统计》2009,(11):11-14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青海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在古老神奇的广袤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日益巩固、社会生活和谐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文化部门树立了科学的文化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树立全面、协调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化消费是人类生活消费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体育等非物质方面的消费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在人民生活消费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十二五时期,精神文化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探讨这一时期湖南精神文化消费趋势,将对繁荣全省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具  相似文献   

10.
奉化具有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其地域文化蕴涵的潜力,能促进奉化经济发展,但挖掘过程中发现存在地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不够、知识性与参与性结合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两条原则,繁荣和发展地域文化研究,推动奉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产品价值、经营理念、精神风貌、员工素质、企业品牌等多种意识形态,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理念,这就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沉淀,文章以西藏旅游业为例,以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为总目标,以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市场系统、社会文化、旅游环境等四类次级指标为准则层,以此选取方案层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资源开发潜力,并给出民族文化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房晓琳 《山西统计》2001,(10):39-40
企业文化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任何人都无法随意地选择一种文化机制异想天开地臆造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有民族性的。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有着深远的文化传统,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也最主要的便是儒家文化了。因此,我国企业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倾向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还应看到这样两个事实:一是中国儒家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虽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却仍然如薪传火,连绵不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和东南亚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自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半个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照耀下,艰苦创业,团结建设,开拓进取,用辛勤的汗水、巨大的成就,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光辉照耀下,团结建设,艰苦创业,用辛勤的汗水、巨大的成就,写下了历史的新篇章。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犹如浩荡的春风,使内蒙古经济社会以超过前30年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前进,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崭新内蒙古正屹立于祖国北疆。曲折的历史 巨大的成就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压迫和剥削下,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1947年,全区粮食产量仅有18.45亿公斤,…  相似文献   

16.
环境欣然向好 中央决策的出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五大体系,即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教发函[2009]77号,内政发[2009]95号),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要面向内蒙古和蒙古语文协作八省区招生。她的前身是原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3年。学院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办学理念,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特色,以"培养民族人才、发展民族文化、服务民族经济"为宗旨,为中央、自治区和蒙古语文协作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我国牧区的经济体制改革绝大部分是从内蒙古牧区开始的.由于以草原畜牧业为依托的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与消费有许多共性.因此,比较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的消费行为,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展农牧民消费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统计与咨询》2011,(5):1-1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WTO时代的到来,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如何构建西部特色经济和特色文化,是西部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四川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和研究如何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巴蜀文化的特质及其发展规律,从而确定四川特色文化建设的取向,并根据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沿着这一取向来建设四川的特色文化。巴蜀文化的历史定位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统中各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并行生长、生存和发展,并互相交错影响和相互融汇的两支主体文化。长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文化体系,主要由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楚湘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