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依据《民约论》的译介,马君武传输了主权在民思想。其间,马君武与卢梭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透过文本发现,马君武关注的是主权在民说的发展脉络,而主权在民说的理论基础,即有关人的自然权利的演绎并没有涉及。在大多数情况下,马君武给予的是一种诠释性的解读,而非概念或学理上的分析。在马君武的话语体系中,主权在民的制度载体就是建立共和政体,实现期望已久的民主,民主与共和大而化之地混同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深化契约论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后建立民主共和国提供"人民主权"的政治设计。社会契约论具有四个方面的要义:批判了先前的一些契约论思想,揭示社会契约的本质;提出社会契约的本性在于人民作为整体来说就是主权者;论述了国家政府的形式,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制;用法治代替君主专制政治,是改造封建社会弊病、实施民主政治的根本手段。《社会契约论》也存在哲学、政治与历史观方面的一些历史局限性:卢梭的人类不平等起源与社会契约学说有着许多合理内核,闪耀着历史辩证法光辉,但不能说它已经步入了历史唯物主义之门,它终究未摆脱历史唯心论成见。此外,卢梭主张一种自然宗教的有神论,他倡导"公民宗教",也表现了其哲学与宗教思想的二重性。由于时代的局限,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并没有超出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文明思想范畴,他描绘的自由、平等和全民幸福的理想国家,理论上带有乌托邦色彩,实践上是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勾画了一幅比较完善的设计图。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与近代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霍布斯的政治学说使西方政治思想主题完成了从中世纪神学政治观到近代法学政治观的转变,为近代自由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霍布斯的自由观导致了其政治理论中自由前提和专制结论的矛盾。霍布斯对个人自由性质采取的工具主义态度是解读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洛克和卢梭对霍布斯思想遗产进行了批判和继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自由观,开创了自由主义的不同传统。  相似文献   

4.
严复对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批判,集中在《〈民约〉平议》一文。然而,当我们将之与《社会契约论》比较时发现:他对卢梭民生而自由平等的批判,求助于"肤浅"的经验;他对卢梭财产公有的批驳,建立在对人间种种不平等现象的抨击之上;他对卢梭战争观的拒斥,是基于不解卢梭有关战争的真实想法。其中,严复对民生而自由平等的驳斥,倒是抓住了卢梭建构其思想的要害。不过,由于严复不解卢梭"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的有关界说,以上的种种辨驳,都表明他游离了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旨趣。  相似文献   

5.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就体现卢梭本人的思想深度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而言,其代表作首推《社会契约论》一书。因该书对自由的推崇和旗帜鲜明的论述,卢梭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而入葬法国先贤祠。以赛亚·伯林作为上个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其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史,特别是自由主义思想史的系统批判性研究中。以赛亚·伯林对卢梭的自由观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将其称之为自由的敌人。我们通过解读这一批判,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两位思想家对自由的不同认识,进而描绘出人类对自由的认识从近代到当代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卢梭浪漫主义政治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浪漫主义作为近代西方的一种文化思潮,由卢梭首开其端。卢梭基于以情感、正义为本原的自然法基础,阐述了社会契约、政治权利原理和国家的起源。善本自由的政治信念是他政治哲学的基本前提和价值取向;自由、平等、民主以及人的切身性等亦由此而得到了强调。这种以情感为基点、以应然为出发点而构建的政治学说体现了浪漫性。  相似文献   

7.
西方思想史上提出理想政制设计的哲人不少,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至近代的莫尔、培根乃至卢梭,隐然有一条或明或暗的问题线索。身处18世纪启蒙大潮之中的卢梭,一方面承继了古典政治理念,与启蒙智识人阵营针锋相对;另一方面,他又悄然背离了古典哲人的政治教导,为启蒙时代的欧洲设计出与古典原则相异的理想政制,对这一古典原则的背离始于16世纪莫尔的《乌托邦》、17世纪培根的《新大西岛》,但尚有存续,及至卢梭,则彻底背离并推进了现代性的进程。解读卢梭思想的两面性以及他对启蒙复杂而暧昧的态度,正是研究者重新反思18世纪启蒙运动的最佳门径,由此进入西方思想史上的重大问题:理想政制是否可能。  相似文献   

8.
认为严复(1854—1921)主张“天赋自由”是国内学术界十分流行的一种观点。而天赋自由论在西方以卢梭主张最力,他的《社会契约论》(又名《民约论》)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严复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家,他十分重视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认为这是西学“命脉之所在”。他又作过《<民约>评议》。所以,国内学术界在阐述严复的自由民主思想时,常常将其同卢梭拉  相似文献   

9.
卢梭作为启蒙时代激进的思想领袖,敏锐地意识到文明打破了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自然状态下人是自由的动物,具有天然的自由.人类进入社会状态的过程就是由自由走向不自由,由平等走向不平等的过程.他试图通过公意把法律和自由联系起来,进行自由社会的建构,进而通过公意演绎其内在道德自由主张.由于其自由理论内含的矛盾,“卢梭是自由最险恶和最可怕的一个敌人”.卢梭自由思想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公私有别;发展非政府组织,在公民与国家间设置缓冲.  相似文献   

10.
卢梭,近代法国激进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仅在社会政治方面有独到见解,而且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在他的重要著作《爱弥儿》中,通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其中他的自然教育思想贯穿于全书.本文就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进行浅析.一、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卢梭接受17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洛克等人关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的主张,认为在国家出现以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人人生而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后来,由于出现了私有财产和富人、穷…  相似文献   

11.
卢梭著述的原本涵义,与近代国人对之所作的阐释发挥,本属不同范畴。《民约论》并非意在鼓吹革命的著作,然而清末特有的知识环境与舆论氛围,却塑造了其根深蒂固之“革命”意象,尽管与作者初衷不无出入,却已成时人的普遍认知,这种通俗意义的广泛流传,也反映了清末时期西学摄取的某些特征。“民约论”思想颇获时论推崇,但官方意旨对之则甚抵触,即便是在奖掖新学、推行立宪的新政举措中,其学说仍备受拒斥。回归历史情境,考察不同阵营人士的相关言行,对彼时卢梭学说在不同层面的影响,方可有更切实的评判。   相似文献   

12.
卢梭契约论思想同时拥有破坏性与建设性双重特性,这使得人们对卢梭产生了两种迥然有别的评价。要客观地评价卢梭就必须重新检讨其思想遗产,特别地审视其影响深远的契约论中的平等自由主义思想,清理蕴涵其中的主旨和价值原理。我们发现,只有体味卢梭著述的初衷才能明白其理论的指向:卢梭契约论在于考察人类社会生成的过程,建立政治制度运作的社会机制,确立自由与平等的价值原理;其契约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入道德观念建构政治权利原理,平等的自由主义应被看成是政治运作的法则而不是道德乌托邦。  相似文献   

13.
马君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革命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南社中对革命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诗人。马君武一生致力于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诗歌创作数量有限,但他的诗实践了自己“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的创作宗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不应为近代文学研究所忽视。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卢梭的政治思想带有明显的革命和乌托邦的幻想色彩.卢梭认为文明的缘起以及良好的人类制度取决于人的发明或设计:卢梭谴责任何形式的社会改良,主张并要求贤明的立法者在破坏一切的暴力革命基础上重建美好的社会。立法者的革命哲学是建立在否定传统和经验基础上的,这种自负的抽象化做法在其大规模的乌托邦社会工程中蜕变为扼杀个性和自由的极权主义。本文试就立法者的革命哲学产生社会效应的原因、理论根源及其蜕变为极权主义的缘由作了初步的探讨。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卢梭的政治思想带有明显的革命和乌托邦的幻想色彩。卢梭认为文明的缘起以及良好的人类制度取决于人的发明或设计:卢梭谴责任何形式的社会改良,主张并要求贤明的立法者在破坏一切的暴力革命基础上重建美好的社会。立法者的革命哲学是建立在否定传统和经验基础上的,这种自负的抽象化做法在其大规模的乌托邦社会工程中蜕变为扼杀个性和自由的极权主义。本文试就立法者的革命哲学产生社会效应的原因、理论根源及其蜕变为极权主义的缘由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来源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一般认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有两个来源:一是休谟;二是卢梭。康德在对休谟的“因果大原理”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明确区分了“自然”与“自由”,从而为“道德”提供“地盘”;卢梭社会契约论展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由原则”促成了康德对先验纯粹的“道德法则”与“意志自律”原则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建构。除了休谟和卢梭,莱布尼茨也是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重要来源,其理性灵魂单子的“自发性”与“自决性”思想开启了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自由”理论---“先验自由”与“实践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丁文江到苏俄进行考察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政治思想上,他开始支持集中的政治体制;在经济观念上,他从向往自由经济转向了坚信计划经济;在信仰价值上,他从追求个人自由转向了向往公共信仰。丁文江的思想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迷茫。  相似文献   

17.
马君武是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翻译家,又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一卷《马君武诗稿》,在辛亥革命之后曾经发生过重大影响。广西民族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马君武诗选》一书,所收内容,以《马君武诗稿》为主,又补充了马君武在抗战前后的一些诗作,共一百二十多首,附译诗四组,大体上反映了马君武诗歌创作的全貌。应该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读者是会欢迎的。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主要源自日译西学,他既通过中江兆民的译著吸收了卢梭的自由思想,又通过中村正直的译著接受了英国密尔的自由思想,这是两种不同的自由传统,所以在梁氏的自由主义思想中共存着两条不同的自由思想脉络.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梁启超对西方自由主义理解的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体现了近代特定语境下人们在价值选择上的功利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功利性,正是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失败的缘由之一.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中国清末民初传播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最重要的人物,他把自由看作是近代社会发展之精神动力,对国民的自由权利、独立人格、精神与思想自由予以高度关注,同时对西方的自由观念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受中国近代的救亡意识和爱国主义情结的影响,梁启超最终将其"自由"思想的落脚点放在了"群"和"国家自由"上。  相似文献   

20.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关于公意和主权不可转让、主权不可分割、主权不可代表、主权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论述,为近代民主思潮和民主运动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基础即主权在民论.然而,当主权在民学说遭遇极权主义的尴尬时,作为一种解读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话语指向,我们应立足于其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来厘析其思想的内在矛盾和唯心主义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