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历史感的基本原则是历史和逻辑统一。黑格尔历史感的重大成就是:他为这个原则提供了历史研究的具体案例,这就是《精神现象学》第六章对以贵族衰落、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为核心事件的现代性发生史的深刻反思。在哲学史上,除了黑格尔,没有谁提供过这种历史过程和哲学逻辑臻于完美统一的历史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2.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当听到一些青年感叹:“昨天那样说,今天这样说,真理到底在哪里?!”“昨天否定前天,今天否定昨天,那么,明天呢?!”翻开科学史,早在本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中,大物理学家洛伦兹也有过这类感叹:“在今天,人们提出了同昨天所说的话完全相反的主张,在这样的时期,真理已经没有标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了。我很悔恨我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当以他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为标准,应当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严格根据历史条件和历史事实来评论是非。用这样的原则来评价武训,应当说,他是无可非议的。武训是个一向行乞、吃苦受辱办义学、为穷人谋福利的老实人,他一生无权无势,没有做过官,更没有欺压过任何人,何罪之有!但是,在一九五一年却惨遭批判,给他定了多许罪名。这确实是件冤案,值得重新研究,还其历史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4.
应当历史地看待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人民群众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屈从地位时,其创造活动是有限的;只有在近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和群众运动兴起之后,人民群众才成为历史的创造主体。应该承认,剥削阶级在其上升时期作为进步力量是阶级社会历史的主要创造者。同时,杰出人物的活动最具创造历史的特点,应充分肯定。因此可以说,一切进步力量和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论者说“社会历史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不恰当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似乎社会历史规律没有客观性,其产生和存在是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人们任何具体实践活动的产品,其产生和存在都是在很大程度上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实际上,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能创造出具体产品,并不能创造出宏观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社会发展乃是社会中所有人们实践活动的“合力”推动的。社会历史规律乃是人们各种实践之间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的,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物质世界中,社会历史规律是随着人及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6.
漫说哥萨克     
《哥萨克的末日》(新星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作者王天兵先生曾邀笔者一起探讨过苏联哥萨克的源流。王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且有长期旅居美国的经历,不过他仍遗憾地说:“我对古代欧亚草原的历史、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以及俄国哥萨克的源流感兴趣有十多年了,但这是个偏门、冷门,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我都没能接触到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即使对此有兴趣的人都极少。我撰写《哥萨克的末日》时,对于哥萨克的历史,竟没能找到可以与之探讨的人。即便这书出版后,也没有发现这样的对象。”王先生说,笔者是他第一次发现国内也有可与之交流探讨的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论衡(笔谈)王权主义:中国文化的历史定位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泽华马克思在说到法国中世纪的特点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行政权力支配社会”。马克思虽然没有详细展开论述,但这句话对我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却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究竟什么是按劳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按劳分配概念和内容的历史演进过程的考证可知 ,马克思并没有使用按劳分配这一概念 ,列宁、斯大林提出了这一概念但并未做任何解释 ,前苏联教科书首先概括了其内涵。我国理论界认为只是公有制企业的分配才是按劳分配 ,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涵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但这种对象的指定和若干证论都存在理论误区。因而我们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定义按劳分配 ,并对各领域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明。这样的定义和说明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争论国内外理论界由来已久,但这些争论的共同点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哲学体系,而最多只不过是一些体系的设想。如果是这样,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是脱离其体系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体系和思想是可以长期分离的。但是这样的理解却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本意,马克思说过:“真正的哲学是该时代的精神的精髓。”而“体系又是精髓的代表”。其实,我们只要探讨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就会发  相似文献   

10.
哲学究竟是什么呢?毛泽东同志说过:“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转引自197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列宁也说过:“哲学是对世界的认识的历史的总计、总和、结论”。(参见列宁《哲学笔记》第90页)这的确抓住了哲学的本质特征。遗憾的是,这样的论断并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1.
吴怀祺 《学术研究》2007,3(9):14-22
中国民族传统史学具有的深邃的历史眼光、历史意识,体现出具有自己特点的历史思维。在中西史学问题讨论中,更可以看出这一点。历史意识体现在溯源探流的历史发展过程论、历史阶段思想、忧患意识以及探讨历史变动的"所以然"的历史盛衰论。新世纪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这样的思维,这样的历史意识以及忧患意识,对于研究当代社会,认识历史与现实运动的走向,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黎波 《晋阳学刊》2006,(4):105-109
先锋作家的历史小说创作真正体现了新的叙事手法和历史观念。先锋历史小说的内在精神更多地与海登·怀特的“元历史”理论相通,而且“元历史”理论的弊端——认为历史是文本,否认历史客观真实的存在,同样是先锋历史小说的不足所在。先锋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自身的矛盾:在解构历史的同时质疑着历史真实的存在,却又企图在自己的叙述中重新结构历史的真实。可以说,先锋历史小说的创作仍然没有摆脱“真实”的缠绕。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1957年12月3日刊载了吕荧的“美是什么”。文章分三部分,除了第三部分有关一些历史和文字学的问题,我没有做过详细研究,因此不能发言外,对于其余两部分,我以为值得探讨。“美是什么”,问题首先这样提,很好。我也认为,必须解决美是什么这样的标准的问题,然后才能考察自然、社会、艺术等现象是美的或不美的问题。就象先得知道“沸点”是摄氏100度,然后才能科学地判断水开不开的问题一样。“美是典型”。这样的答案,的确错了。因为  相似文献   

14.
《马氏文通》的作者究竟是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八年是马氏文通出版(1898年)八十周年。有人已写文纪念。因为今天一提到马氏文通都知道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式的语法书(实是文言文法书),但它是摹仿拉丁文法的。胡适“国语文法概论”和刘复“中国文法通论”都这样说过。但文通作者曾对我说:“不学拉丁文法,就编不出这部文通来。恐怕至今还在虚字研究中摸索。”因此,今天再批评他摹仿拉丁文法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甚至民国初年后编写文言文法语体文法的,一面批评马氏文通,一面自己又在摹仿英文文法,甚至日本人的支那文典,后来还有人从俄文文法里摹仿一二条的。其实这都不妨,这是参考,是借鉴,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这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我们自己没有,外国人有,我们就可以学。学其所长,弃其所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且可化为我们的,有何不可、汉末的反切,唐三十六字母,都是从印度和尚那里学来的。近代的发音学,也是从欧洲学来的。  相似文献   

15.
现在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攻坚的阶段,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各种看法各种观点都有,这就要求有一个标准来鉴别,来衡量。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改革。在这之前有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如果没有这场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就出不来,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也无法进行。当然也就没有今天这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场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以及原来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历史学的意识对象 ,意识到历史 ,就开始了批判现实。故而 ,现实批判就必然构成了历史研究的意向性。所谓现实批判对于历史研究的意向性 ,包括这样五种内涵 :现实批判对历史研究构成一种期望值 ,现实批判对历史研究构成一种约束力 ,现实批判是历史研究的指示灯 ,现实批判是历史研究的定向仪 ,现实批判是历史研究的驱动器。现实批判对于历史研究起到这样五种作用 ,而这五种作用又都统属于意向性结构。不妨说 ,这五种作用正是意向性结构的五种具体功能。一现实批判对历史研究提出了至高的要求。这个要求构成一种价值期待。它要求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7.
周祥森 《云梦学刊》2009,30(3):5-19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中,历史认识检验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学者二般都肯定历史认识具有可检验性,因而也承认历史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但是,在历史真理观问题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出现了历史真理一致论、历史真理时代一现实符合论、历史真理“历史真实”符合论等不同于一般历史真理符合论的看法。在历史认识真理标准问题上,也出现了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的社会实践标准说、时代~现实标准说、在历史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历史之真”标准说等三家十二种代表性的观点。新时期以来的历史认识检验问题研究,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存在着不足甚至误区,在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1]也即生产力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各个时代,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都在变化,例如:农业时代,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土地;工业时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应该是机器;而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当仁不让成为第一要素。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的体系。没有任何一个产业部门可以脱离科学技术而得到发展,因此科技日益成…  相似文献   

19.
重读南京     
以往南京给人的印象是短命王朝、偏安朝廷、伤感之地、悲情城市;但从历史的宏观角度看,它承载着救亡图存、繁荣文化、走向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它是一座英雄之城、胜利之城。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一座城市像南京这样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京的命运,实际上是中国历史沧桑荣辱的一个缩影。南京之悲是民族之悲,南京之兴是国家之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朱光潜的“物甲—物乙”说为根据,提出了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中的历史1、历史2和历史3的概念。历史1作为历史的原貌是历史题材创作的源泉,虽然它往往不可寻觅,但历史小说家和历史剧作家还是要尽力去寻觅,即或只能获得一些碎片,也是有意义的。历史典籍作为历史2是创作的基本资料,当然是重要的,需要十分熟悉,也需要加以辨析,但不能原样照搬。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必须有辽阔的诗意想象空间。只有在深度的艺术加工的过程后,我们才会获得作为历史3的历史文学创作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