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及时准确了解四川"5.12"大地震受灾群众目前的基本情况和救济物资需求情况,以及灾民对于灾后重建的意见和建议,5月25日~27日,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和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联合开展了"四川地震灾民救灾物资需求及灾后重建意愿"调查。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经验对灾民参与重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表明:有效的灾后重建工作要以受灾群众为中心,要用受灾群众的眼光看问题,要站在受灾群众的立场上做规划。事实上,灾民的参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验表明:有效的灾后重建工作要以受灾群众为中心,要用受灾群众的眼光看问题,要站在受灾群众的立场上做规划.事实上,灾民的参与是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汶川大地震灾难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影响。灾后重建的最大挑战是治理,不是技术。这个治理不是单纯的政府管理,应该包括企业、社区、受灾群众和非政府组织等民间力量的参与。因此,这需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抗震救灾工作,中央政治局分别于5月12日、14日、22日、26日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吴邦国委员长、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深入灾区视察、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给了全省人民极大的鼓舞、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抗震救灾工作逐步转入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阶段。  相似文献   

6.
灾后公共服务社会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失,由此会对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公共服务功能发生紊乱,这就会相应地产生公共服务恢复和重建的需求。而且灾后会产生新的公共服务的需求,比如说需要为住所受到破坏的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情》2018,(5):34-35
今年,是汶川“5.12”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为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了解群众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评价、诉求,以及对防灾减灾、避灾自救的认知等,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18年4月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民意调查.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9月30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以来,德阳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城乡住房重建与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条促进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德阳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各项民生事业取得突破性进步,产业快速恢复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超过震前水平. 第一面:住房重建 做法:把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 德阳市把受灾群众早日住上永久性住房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坚持把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和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借助对口支援省市的规划智慧和建设风格,突出三个注重: 注重规划设计,科学定点选址; 注重风貌塑造,突出川西民居特色; 注重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了灾区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促进了城乡整体布局的优化和环境风貌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前,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已经从以救人为主的阶段转入灾后安置和灾后重建的阶段,结合笔者最近赴邢台、唐山考察的情况,对灾后重建工作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应该切实重视灾后社会评估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社会评估,是灾害影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我们推出了"灾后社会评估体系"专题,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灾后社会评估的高度重视,同时指导灾害及灾后重建的社会评估工作,为改善救灾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做到灾后重建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提供更加科学人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5.12”特大地震,青川山崩地裂,25万群众受灾,损失特别惨重。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浙江人民的倾力援助下,青川人民坚定“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豪迈气概,弘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自强精神,打赢了安置攻坚、恢复生产等“十场硬仗”,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2.
对灾后企业结构调整与制度安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恢复重建主要是指灾区在各方面援助下恢复其原有生命线与生产线系统的全过程,有时还包括从全局的角度提出对加强防御未来灾害能力的过程,它是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灾后恢复重建主要包括灾后灾情评估(特别是生产线与生命线破坏状况的诊断与评定)、恢复与重建规划和行动计划、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组织管理与国际援助等方面的工作。灾后重建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企业的灾后重建将是决定震区经济彻底恢复的关键所在。本文拟就灾后企业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胜之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灾后重建情况,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使灾区总体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省长蒋巨峰赴青川、绵竹、遂宁等地调研,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狠抓产业重建,积极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罗继东 《四川省情》2008,(11):28-29
美国的灾后金融支持美国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灾后应急支持;另一个是灾后风险分散机制。灾后应急支持。2005年8月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美国金融当局首先启动了紧急应对计划,计划基本内容包括及时发布公共信息,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15.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过去,而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四川地震灾区的城乡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文化重建、生态重建和心理重建模式及经验对今后国内外灾难发生后的灾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灾后重建中,国家对德阳市投入了大量的重建资金,北京市对什邡市、江苏省对绵竹市的对口援建以及其他市州和单位、港澳地区的援建,都加快了德阳灾后重建的步伐,并且带动了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灾后重建中,国家对德阳市投入了大量的重建资金,北京市对什邡市、江苏省对绵竹市的对口援建以及其他市州和单位、港澳地区的援建,都加快了德阳灾后重建的步伐,并且带动了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后文化恢复重建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四川在灾后文化恢复重建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恢复重建仍面临着大背景变化的挑战。当前,全省文化恢复重建,与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和人们期盼,还存在以下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各重灾县(市、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数据显示,1—4月,四川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20.
省内快递     
《四川统计》2010,(5):46-46
从财政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快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度,中央财政日前下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48.35亿元,其中四川190亿元、甘肃43.51亿元、陕西14.84亿元,至此,2008年至2010年三年安排的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已提前半年全部下拨,为“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原定三年恢复重建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