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本校中文系黄伟宗教授的专著《欧阳山评传》,最近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35万字。由著名作家刘白羽写序。内有欧阳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照片、代表作书影、书稿手迹等珍贵史料。正如出版者在简介中指出的:本书是著名老作家欧阳山的首部评传。它以“传”引“评”,以“评”带“传”,从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的框架上去述评欧阳山的文学道路,透过对欧阳山人生每个阶段的传评管窥每个历史时期的整体文艺态势;从整体文艺创作看欧阳山的艺术风格、艺术经验及其作品价值,  相似文献   

2.
江南士子的现代诠释─—评《洪亮吉评传》庄锡华苏州大学严明先生《洪亮吉评传》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下简称《评传》)。纵观全书,我认为《评传》有下列特点。穷形尽相,江南土子的理性谛视评述一位历史人物,就应该将对象置于真实的历史情景中加以评估,且不能因为传...  相似文献   

3.
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是一部六卷本、二百多万字的大型作家评传。这部著作的撰稿人多为国内研究有素的专家、学者。他们熔几代人的研究成果于一炉,创造了以传为主、寓评于传、评传结合的体例,准确、精当地反映了两千多年来一百六十多位文学家的生平、创作概貌。因而,被确定为高等院校中文系教材。同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样,这部著作中的古今地名还存在着缺点、错误。笔者试就璧中微暇,提献一些商疑之处,以就教于编著者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评王春煜的《尤今评传》周伟民海外华文文学是引人瞩目的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对海外华文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的研究,是我们文学研究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以大陆来说,近年来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成果,也出版了一些研究专著,但由于资...  相似文献   

5.
名人评传新探索孔氏研究新收获──评《孔祥熙述评》李和平赵荣达先生所著《孔祥熙述评》是了解、研究孔祥熙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孔祥熙浮沉录》,偏重于对孔祥熙一生各个生活面的叙述与描绘,是文学色彩较浓的孔氏小传。读这部分,可...  相似文献   

6.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是南京大学已故校长匡亚明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编撰的一套大型学术丛书,在从孔夫子到孙中山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遴选出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和重大影响的270余位代表性人物作为传主,以评、传结合的形式,勾勒出中国传  相似文献   

7.
由已故老校长匡亚明先生主持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收有不少历代文学家的评传 ,我所看到的如曹虹《惠远评传》、杨明《刘勰评传》、莫砺锋《杜甫评传》、陈祖美《李清照评传》、巩本栋《辛弃疾评传》、许志刚《严羽评传》、王英志《袁枚评传》等 ,都写得充实饱满 ,具有集当代研究之大成的意义。张瑞君教授的《杨万里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版 )是新刊的又一种作家评传 ,用近 3 5万字的篇幅全面评述了南宋文学家、思想家杨万里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内容丰富 ,研讨细致 ,是近年不多见的扎实而有特点的作家研究专著。杨万里是宋…  相似文献   

8.
2012年出版的两部丁玲传记各有特色,各有新建树。涂绍钧先生的《图本丁玲传》面向普通读者,以图文并茂见长,追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尽量贴近传主生命本体,提供被人忽略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及日常生活细节。秦林芳教授的《丁玲评传》面向的是专业研究者,以学理的剖析论说见长,作者站在独立的启蒙思想者立场,从文本细读入手,从作品看作家和论作家,追求学术性与创新性,力图以新的历史高度审视传主。  相似文献   

9.
正值建党七十周年的时候,我欣喜地读了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洪钧先生所著的《陈独秀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受益匪浅。这部书,不同于一般历史人物传记,就其内容的精当、材料的翔实、语言的生动流畅、写作技巧的高超,也堪称一部很好的传记文学著作。一、运用“评传”的写作形式。近年在人物传记后,缀一“评”字者颇多,考其实际,诸多巨作鸿篇,只有“传”、“记”,没有评议。因为“传”、“记”好写,“评传”难作。“评传”的写作,必要思想博大精深,言约文丰,笔势纵横,非有较高的史学功底和文字素养很难做到。众所周知,陈独秀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前进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0.
牛运清的《刘白羽评传》是一部优秀的作家评传。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与真知灼见的艺术眼光,评述了刘白羽的人生与创作道路。表扬了刘白羽的人格力量与文学精神,揭示了作家精神升腾的内驱力和作品的诗性品格。  相似文献   

11.
为给弟子启蒙提供教科书,并宣扬本流派文学思想,桐城派众多作家如方苞、姚鼐、曾国藩、方宗诚等均编有选本。其在构成要素上选、评、序、传结合,具有典型的融通性;相比前代选本,其文体分类更趋合理化;在选本方法上,传承古代辨体明性之传统,既推源溯流,也类聚区分,具有鲜明的流派特征。  相似文献   

12.
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的高度统一─—评刘海涛《主体研究与文体批评》刘晓春(湛江师院中文系湛江524048)继《现代人的小说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和《规律与技法》(新加坡作家协会1993年)之后,刘海涛推出了他的又一部力作《主件研究与文体批评》(...  相似文献   

13.
谱写壮丽人生描绘文坛骁将──读《萧军评传》黎辉王科、徐塞著的《萧军评传》,全面而详尽地展示了萧军一生的悲剧命运和奋斗历程,准确而客观地评析了萧军一生的创作成就。在作家评传领域是一个可喜的新成果。萧军的一生确实是不平凡的。从儿时失母,父亲严酷,到为了生...  相似文献   

14.
谢本书同志的新著《龙云传》(四川民族出版社新近出版),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人物传记,值得一读。 谢本书同志三十年来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他又侧重于西南、特别是云南地方史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种,其中人物传记占有相当比重。据作者在《龙云传》前言中说,他对民国以来在中国、特别是在西南地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云南历史人物都有为之作传的想法,现已问世的有《蔡愕传》、《唐继尧评传》和这本新著《龙云传》。如果说《蔡锷传》、《唐继尧评传》的特色是着重于研究性的学术成果,《龙云传》则是在具有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更注意了对传记主人公的性  相似文献   

15.
《作家铁凝》是至今唯一一部以铁凝为传主的传记作品,贺绍俊采用以"评"带"传"、"传"中显"评"的创作方式;相对其荣耀的社会身份,选择从作家身份入手,全面介绍抛却社会光环之后的平凡铁凝,并从学术角度重新确立其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地位。"评"与"传"的恰当处理使这部作品既真实全面地记录了铁凝的创作,又具备较高学术含量,这是一部典型的评论性传记作品。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的评传,已经陆续出版了几部。彭定安同志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评传》,是富有特色的最新成果之一。为作家撰写评传,一要材料翔实、全  相似文献   

17.
普希金是十九世纪前半期杰出作家,其创作活动历经三代沙皇,从历史角度追溯其创作历程,评述其文学成就,对于作家评传的写作,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议作家传记的写作方式──兼评刘增人著《叶圣陶传》肖惟写作之余,翻翻那些写得有个性的作家传记,能给我带来极大的乐趣。通过好的作家传记,我得以同那些大师对话,一起步人精神漫游之旅。在好的作家传记中,那些传主从教科书中走来,带着人性的闪光,带着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9.
简评《瞿秋白评传》汪诚国叶楠的《翟秋白评传》(下简称《评传》)以评为纲,辅之以传,别具特色。作者从大处着眼,梳理出为“秋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秋白的精神文明观和审美观”、“秋白在‘左联’时的文学活动”、“秋白对语言理论的奉献”等九个专题,以突...  相似文献   

20.
厉鹗的诗词理论有重文轻道的倾向,他对诗词的艺术分析有明显的辨体色彩。传统的文体分析注重文体的共性,厉鹗的诗词文体注重的是文体的个性,他认为诗词文体的共性是建立在个性差异基础之上,没有个性便不会有共性。诗词是文人雅趣的表达方式,作为传统的文人,厉鹗认为雅是诗词的本性,反对粗豪和低俗的语体,诗文的话语方式要能体现文人的审美趣味。厉鹗还认为作家应该创造富于个性的诗体或词体,这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上成熟的表现,创体要从学识的积累和品性的修炼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