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唐著名女诗人鱼玄机一生短暂、坎坷,她写了很多与以往女诗人相比很有个性的诗,并且女性主体意识在她的诗中也有所体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对鱼玄机及其诗歌的研究很少,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才被学者关注,也有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明清艳情小说与道教房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为前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前者为后者作形象化的诠释。这就决定了艳情小说的创作心态是对房中之乐的鼓吹 ;表现手法是对房中术的图解 ;说教内容是对“于男有补”的张扬 ;性择标准是对性能力的看重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女界新文体”创作群体,是在古代散文观念转变和梁启超“文界革命”理论与实践的促动下发生的.“女界新文体”以女性自我启蒙为主旨,标志着19世纪、20世纪之交第一代知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程度.但是,其中的叙述对象化、群体性称谓、个体形象缺失等创作模式,表明女性早期的白话文创作存在效仿男性写作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是现代女性意识觉醒曲折性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的“艳歌”、“艳诗”、“艳词”,都是描写有关男女私情的作品.清代末年石印本《株林野史》特标为“艳情小说”,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值行注意的.“艳情小说”又被称为“猥亵小说”、“淫秽小说”或“性欲小说”.这类小说以表现性欲为主旨,所描写的男女私情有较多的淫秽猥亵的细节,因其通俗的表达方式与具体粗俗的性描写而得以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它属于性文学,在某些方面违背了社会共同的准则,其作者、印售者和读者便构成越轨社会行为.艳诗和艳词大都以比喻的、隐喻的、象征的方式暗示性爱内容,因而颇为费解,仅流传于狭小的文化圈里,难以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历代的统治阶级与社会舆论对它们采取宽容态度,不作为禁毁的对象.艳情小说的性质与命运却完全与之相异了.中国艳情小说突然兴盛于明代中期以后,延续于清初,即公元十六世纪中至十八世纪初叶的两百余年内;其粗俗、淫秽与猥亵的程度,在中外文学中均可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00-104
明清徽州,儒商文化与宗族文化并行发展,成为徽州文化的核心。当时的妇女诗词作品,受主流文化影响,大多表现出依附于男权的思想倾向,在颇受禁锢的局面下,我们欣喜地发现女性主体意识的存在空间:她们大胆追求女性之间的友谊,对外界事物、政治、社会开始发表自己的言说。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显示了徽州女性主体意识的萌生,也预示其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理论战线上较少谈论主体意识,把它简单地等同于唯心主义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重提主体意识,一些人则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把提倡主体意识当作是个人至上的合理化、合法化的理论依据,从而把长期被压制的欲求变成一种报复社会的变态行为,他们践踏公德,亵读法律,利用新旧体制交替,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等情况,利用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竞争原则和主体力图实现自身价值极大化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和功能,为其投机倒把、坑蒙拐骗、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敲诈…  相似文献   

7.
明清艳情小说性描写的文化心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琳 《船山学刊》2004,(3):119-124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审视 ,明清艳情小说之所以一度繁荣与畅销 ,是因为它满足了作者与读者共同的释放被压抑的性能量的心理需求。其叙事模式存在着以阳具为中心的男性性别取向 ,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女性的性心理特点 ,但从整体上无疑体现出对男性性心理的扩张。小说作者摆脱传统的国家伦理的束缚 ,运用个人伦理的法则 ,书写个人的性体验与性欢乐 ,他们的描写在显示历史的某种进步的同时 ,也暴露出其批判武器的先天性缺陷。  相似文献   

8.
明清艳情小说是在书坊主的商业运作下,由下层文人刻意发挥<金瓶梅>猥亵描写的一面,采用抄改、拼凑和模仿等手法炮制出来的;其作者为了避免诲淫之讥,往往打出"孔子不删郑卫"的旗号,宣称写欲是为言情,写淫出于劝惩,而在创作中却刻意迎合读者的阅读口味,进行宣淫、诲淫,劝百而讽一,因此沦为世情小说的末流.不过,从创作角度看,它们对通俗小说编创方式的演进也起过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清艳情小说结局模式的宗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艳情小说结局模式的宗教分析潘建国“结构模式化”是大部分明清艳情小说①的艺术通病,因此,不少专业研究者面对一部新读到或者新发现的作品时,每每会发出“似曾相识”的感叹,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艳情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过,所谓“模式”,本质上乃某种文化(或...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以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从男性本位文化中崛起。中国近现代女性作家对社会生活以及女性本身进行初步的探索和书写,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1.
明清艳情小说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到了明代已臻于成熟,不仅名家辈出,名著送现,而且在品类上也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多种形式的小说,在文学的园地中争芳斗艳,它们各自以丰富的思想蕴含和艺术鬼力去感染、影响。渗透读者的心灵。人们熟知的明代四种类型的文学样式:演义小说、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与曾被专家称之为明代四大传奇书的具体作品相对应。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们基本覆盖了明代小说的全局,基本上体现了明代小说的风貌。实际上,在这四大小说系列之外,还存在着另gbe种奇妙的文学体式,为它们无法覆盖,无法代表,而…  相似文献   

12.
哈代笔下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他的“威塞克斯”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背离了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凸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将以他笔下的游苔莎、苔丝以及淑等女性形象为对象,从性爱意识、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三方面分析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艳情小说的大量出现是明清时代社会思潮不断演进的必然结果,其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群像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投影。“淫书”的泛滥与性观念的解放密不可分,艳情小说对性欲泛滥和病态性遐想的种种描述,既是对旧道德和旧秩序的一种扬弃和反叛,更是一个腐朽时代渐行渐远的艺术折射。明清涉性小说在叙事模式以及细节描写上所展示的艺术特点是值得关注的,其与春宫画之间彼此依存、互为补充的内在联系,更为后人准确解读性爱描写的文学价值提供了直观的艺术参照。  相似文献   

14.
函授学员学习不正常现状的原因是自我主体意识的淡漠。自我主体意识淡漠是影响函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提高函授学员的自我主体意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员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陈智慧 《云梦学刊》2005,26(2):84-86
是“莎菲”“震惊了文坛”奠定了丁玲在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而“莎菲”的魅力源自其作为主体的女人而包蕴的自我意识的独立张扬,性别意识的幽微精妙和作为自主的人对本能意识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同;是女性主体性意识的确立决定了莎菲形象的独立,卓异,而这特立、卓异的形象开启了文学史上女性形象个性化、复杂化、性别化的性格塑造,为女性书写和书写女性提供了一种开拓性的借鉴,引导女性文学走向了更丰富多样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中,服装与颜色语码不仅是传达女性思想的重要媒介,抵抗封建父权的象征,同时又是关与文化的介质。本文以布雷蒙(Bremond)“重生式童话”(a birthmodel fairy tale)的叙述范式分析服装与颜色对主人公主体意识觉醒的推动作用,探析女性视角观照的女性世界,审视女性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美和幸福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作家通过对迥异于中国传统文化范型——自由主义价值体系的体认,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刻画出个人自主意识觉醒后的狂人、超人与多余人形象,既表达了他们对启蒙与救亡的期待和焦虑心情,也表现了他们在希望与失望、奋进与落寞中艰难煎熬的心灵磨难历程,从而铸就了新文学浓郁的悲剧品格。  相似文献   

18.
论及明清妇女的自强意识,确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切以男权为中心,妇女无独立自由可言,只能成为男子的附庸,又何从谈起女子的自强自立。而明清二朝是对妇女禁锢变本加厉的年代,也就更难涉及这一命题。然而客观现实有时难免会产生与主观愿望相反的效应,尤其是吴地,在整个封建帝国的版图上有其独特性,因而吴地的女性文化也有异于其他地区,闪烁着其特有的光彩。吴地社会的经济文化在明清二朝有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不仅是农业,而且手工业、商业,城镇文化的发展水平均超过前代,劳动妇女因谋生所需,参与部分商品生产;上层女子中学诗作文蔚为成风,女诗人,女文学家的人数较前代成倍增长。部分中下层女子经济上的自立和上层女子知识的长进,无形中触发了女子自强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女性的觉醒与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霞 《东岳论丛》2004,25(6):141-144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序幕,在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的西方潮流推动下,日本女性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口一叶是明治20年代浪漫主义小说家,与谢野晶子是明治3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浪漫诗人,二者被称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双璧。她们二人虽然具有共同的创作风格,即融古典、写实与浪漫为一体,但由于她们所处时期不同,其文学创作活动分别代表了日本前期浪漫主义与中期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特色,从而体现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明清艳情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随着更多资料的发现和出版及研究者观念的变化,这一在中国文学史、小说史及文化史上有独特价值而少有人涉足的特殊小说领域将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