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波女性主义的形成,从理论发展线索看,与传统女性主义者把女性的同一性理解为一个固定实体的特性所遭遇的困难有关。这一点在第二波女性主义中激进女性主义的代表迈金侬那里有突出的表现。她认为男权社会决定人们将性征看做女性同一性,但她把这种决定推向没有条件的抽象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因此,她不得不要求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此为逻辑上的起点,第三波女性主义认为要突破本质主义的抽象的女性同一性,必须回归或者复兴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生态问题是指有助于理解自然被主宰的历史和现状的问题,女性主义问题是指有助于理解女性被压迫的历史和现状的问题。生态问题是一个女性主义问题。从历史上看,自然与女性相关联,被描述成女性的或者母性的;从观念上看,对自然的主宰和对妇女的压迫都根源于父权制文化。二元论思维是父权制的一个核心特征,它是造成对自然的主宰与对妇女的压迫的共同罪魁。这启示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就需要推翻父权制,不仅结束人对自然的主宰,而且结束男性对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形成的关键,自然也成为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探讨女性问题的理论前提。然而其中大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再生产理论存在误解,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遇到困境而停滞不前,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对于推动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谈及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落脚点在女性主义,而出发点和理论基石在于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推进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的发展一直是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所致力的方向。纵观现当代的人文社会环境,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和有利于妇女解放的观点和思想已经对女性解放和追求平等独立的社会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文本就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本文以此为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对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哲学的立场,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的"女性异化"与"社会性别意识形态"观,提出反省性的思考,以尝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者为消除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根源与文化根源所做出的努力给予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王冬梅 《宁夏社会科学》2010,(4):162-164,169
种族、性别和文化寻根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小说一贯的激进主题。其代表作《紫色》从政治和女性主义的视角深刻展现了了美国和非洲黑人女性所承受的种族和性别压迫以及她们在这两种压迫下对于自我身份的不懈寻求。小说中黑人女性通过对于其文化本源和女性传统的追寻和求索,构建了自我身份和完整的生存,体现了身处美国白人文化主流社会中的艾丽斯.沃克对于其黑人传统的热爱之情和文化寻根意识。  相似文献   

7.
介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的女性主义思潮.虽然表面上看后现代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某些相似之处,并且后现代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进行了充分发挥.但两者的本质却相去甚远,因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一种"宏大叙事"并予以批判,它还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概念都将失去效用,同时大部分后现代女性主义都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女权理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待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和认识是偏颇的.女性主义思潮要想取得真正进步,必须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原理和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大致地分为几个派别: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从19世纪中叶至今,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妇女有意识地研究自身、解放自身的思潮,逐渐发展成为一场遍及全球的运动,对全球妇女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精神立场,已灌注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之中,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9.
著名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已成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沃克在《紫颜色》中揭示了黑人女性主义的生存观,即黑人妇女以追求女性自我身份为精神内核,以写信、缝纫、唱鲁斯民歌等创造力活动及黑人妇女内部的姐妹情谊为物质保障,实现性别压迫和种族压迫下的自我解放和生存,并最终促使黑人男性改善自我,迈向自然、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侯潇潇 《理论界》2014,(4):70-72
西方女权主义把实现全人类范围内的男女平等作为目标,揭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对传统的父权制统治进行颠覆,帮助女性摆脱受奴役的枷锁。西方女权主义作为系统研究女性解放和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也有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对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反过来,西方女权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西方女权主义虽然是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与本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现状联系在一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本土性,但西方女权主义对研究中国女性现状及其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夕阳》,女主人公南茜的悲剧命运根源于其低下的经济地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基础的制约下也发挥着作用,白人贵族和黑人丈夫的双重压迫以及传统的贞操观念最终使南茜走向毁灭。南茜的悲惨命运代表了她那个时代的黑人女性的命运,生活在腐朽的资产阶级制度中,她的毁灭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2.
祝小丁 《南方论刊》2006,(11):49-50
马克思主义一贯致力于反抗私有制、经济剥削、劳动异化。女性主义从追求男女性别平等入手,逐渐过渡到反思人类男权文明,当女性主义注意到私有制和男权社会的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就对女性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方式,都对女性主义的理论以极大的推动。因此,女性主义研究应当重视和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寻求救国良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将妇女解放视为民族解放的一部分.他们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女性问题,从社会制度、阶级、经济结构、劳动分工等角度指出女性受压迫的社会根源,提出消灭私有制、废除封建礼教、变革经济基础、改变分配方式等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民主精神、法治思想、独立意识融入马克思主义女性观,丰富了女性思想理论,极大地鼓励了广大女性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创办报刊、撰写文章、演讲宣传、支持妇运等社会实践,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解放运动.他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为当代女性主义者思考女性未来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和重要分析范畴,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考察妇女问题的根本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认为阶级范畴存在着性别盲点,她们从阶级解放目标、阶级产生根源、阶级压迫内容以及阶级解放途径等方面批评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范畴的性别盲点。为完善这一范畴,她们通过吸纳激进女性主义"性的阶级"的性别视角、提出"性别分工"分析范畴、发展的父权制概念等路径,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解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是有很大影响的当代社会思潮 ,是孕育创造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一个途径 ,是具有独特性和后现代性的解读模式。以女性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 ,有助于从理论的发生学和根本宗旨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有助于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助于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上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最根本的是要建立“性别”这一审视维度 ,这既是立场、视角、意识自觉 ,也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茂林 《齐鲁学刊》2006,(4):108-111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权主义运动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性别的多重视角进行文学研究,对现代社会中的自然压迫和性别压迫进行文化反思和批判,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开放性和交叉性为文学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文学实践将帮助人们改造自然观和妇女观,最终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西方女性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作为第三次浪潮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女性团体内部的异化和压迫进行关注,并认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认识论。英国女剧作家卡丽·邱吉尔的《上等女性》充分揭示了女性内部的异化和压迫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了二元认识论陷女性于对男权模式的不自觉模仿,体现了女性文学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色。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文学是一种立足于女权主义政治的文学.它以妇女反抗父权、阶级、种族等压迫和抑制的普遍经验为表现对象.女性主义批评家伊·肖瓦尔特认为,自古以来,人们倾向于妇女与精神病症有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男权政治策略,指出社会环境才是导致妇女精神病症的主要原因.妇女要想真正拥有话语权利,必须要摧毁"妇女"与"疯狂"之间的既定话语.  相似文献   

19.
高雯 《学术论坛》2012,35(5):102-106,118
在既有的关于中国女性价值观研究中,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运用较多,而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关注较少,国内研究中宏观、整体和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而国外的研究中,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不够,这也就为我们致力于当代中国女性价值观的新开展提供了契机。研究当代中国女性价值观(选择与实现)的现状、历史、学理、选择与实现以及路径,不仅在实践中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体系的构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协助当代中国女性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而且在理论上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内容和领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中国化、有助于深化妇女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生长在美国,又有着两千多年中华文化的背景,双重性的特点极易引起两种文化或两个世界之间的分裂和冲突。而在这其中,华裔妇女受到两种文化夹击的程度更重,在中国伦理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相融相斥的过程中,她们不断地寻求自我认同。通过对华裔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对男性形象的塑造和写作技法改变的解读,可以了解华裔女性对两种文化的螺旋上升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