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哲学渗透、融化在他诗歌的语言形象中。叶赛宁艺术与哲理世界的轮廓,在于小说人物行为上的矛盾性,情节、主要形象和主题的多样性,以及一些对立因素的矛盾斗争。文章就叶赛宁的短篇小说《白水湖边》中女主人公帕拉加形象和性格的分析,揭示叶赛宁的艺术世界的悲剧性、多元化、意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11世纪中期的社会生活中,柳永和他的词曾引起热烈而普遍的关注,并形成一种极其矛盾对立的文化现象:一方面上层社会鄙薄他,排斥他,打击他,另一方面下层社会却理解他。欢迎他,热爱他;即使在士大夫文人这个阶层里,一方面他们瞧不起柳永的个性人格和艺术趣尚,另一方面他们又摆不脱柳永的存在和影响。不管如何矛盾的对立,柳永在当时的“轰动效应”毕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这种“轰动效应”本身也就表现了柳永出现的不同凡响。而且“柳永效应”  相似文献   

3.
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早期爱情诗中反映出他对情爱和女性的矛盾思想。一方面,他肯定世俗性爱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他的爱情诗表现出强烈的男权意识和歧视女性的基督教神学思想。这种矛盾心态是当时动荡不安的英国社会现实和诗人坎坷的命运际遇在其诗作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的作品以其鲜明的浪漫主义或理性主义而著称,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创作中对待理智的矛盾心态.在<过旱埋葬>中,他一方面表现出了反理性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流露出了反浪漫主义的倾向,同时又不无浪漫主义的成分.在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模糊地带,显示出了爱伦·坡对两者的矛盾心态.这种矛盾心态是19世纪40年代美国市场化创作背景之下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反对庸滥八股文的写作,倡导一种高境界有质八股文的创作。这一思想在其八股文理论中表现为一种矛盾状态。一方面,他对庸俗八股文嗤之以鼻;另一方面,他又对高品位、有质的八股文推崇备至。章氏的这一矛盾思想,既是对当时八股文写作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由其进步思想所决定的。同时,章氏提出了矛盾调和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醒龙小说最强烈的表现,即他拓宽题材体现出的那种精神凝重感,对瞬息万变的生活把握得游刃有余。他故事情节的走向,不囿于传统,将透焦点投放到人物命运的矛盾纠葛上,运用细节的功能,以显现式手法,连成情节线,形成其情节张力多变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作为一个具有生态情怀的作家,其矛盾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挖掘,这种矛盾的生态意识在其非洲狩猎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他宣扬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推崇对自然的征服与掠夺,崇尚力量,追求刺激和兴奋,表现出对生命的漠视和嘲弄。另一方面,他又渴望融入和回归自然,主张相对公平的狩猎原则,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他在肯定现代城市工业文明带来文化优越性的同时,思考着文明所带来的生态破坏性与文化扩张性。  相似文献   

8.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是苏联著名的抒情诗人。苏联文学界称他为:“公认的苏联文学大师”、“苏维埃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他的诗歌已成为俄罗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然而,叶赛宁及其抒情诗却是整整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检验,才真正进入苏联人民生活的。五十年代后期,苏联文艺开始“解冻”,到六十至七十年代,苏联文学界对叶赛宁的创作道路和诗歌风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拂去了历史的尘埃之后,对叶赛宁及其抒情诗的评价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现在叶赛宁已经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出生于宗教家庭,深受清教主义影响,其小说《红字》表现了清教主义传统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霍桑的宗教观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对清教教规的怀疑和困惑,使得他反抗这个传统,抨击这些虚伪的教条;另一方面,他又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无形中用清教观去审视世界,审视人们的生活。这也使得《红字》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潘岳诗赋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与其现实行为的矛盾,产生于他那困惑不安的心态。而急功好利的功名心与自在独立的人格向往的矛盾,价值观念的变化所引起的新旧道德的矛盾,是形成这种困惑不安的心态的重要原因。这种心理矛盾在他的诗赋创作中表现出郁积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急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导致中国农民心理的深刻变迁。一方面,农民表现出高度的调适性;另一方面,农民体验着深刻的冲突性。这种冲突性表现为农民的社会心理困境。转型时期农民的社会心理困境与社会转型的冲击、农民的素质、农村文化的“贫血”、传统文化的“穿透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教育、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等多种策略可以实现农民社会心理困境的顺利消解。  相似文献   

12.
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反映了传统被现代逐步取代的社会历史进程,但其态度非常矛盾。他一方面受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形成了进化向善论;但另一方面,他又极富诗意地描写那个即将逝去的、作为传统文明象征的威塞克斯,并极力揭露现代文明入侵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如人性的异化,人与自然的疏离等,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批判。在其作品中,这种矛盾心态始终贯穿于作品,并导致了他身份的焦虑和思想的"悲观"。  相似文献   

13.
狄更斯思想与创作中有一个理不开、扯不断的矛盾,一方面,他在感情上始终倾向于平民社会,对底层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在作品中表现了出自内心的最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他在人生理念上却又表现出对上流社会的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欣赏,并苦心孤诣地在其作品中勾画出一幅温情脉脉的社会改良方案,倾注了他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4.
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文艺思想与其作品内容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性表现在艺术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及艺术与道德等诸多关系上。其形成原因虽然复杂,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在于他那充满矛盾的文艺思想,最终则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深入探究王尔德文艺思想与其作品内容的矛盾及其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王尔德文学创作的价值,更科学地构筑我们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5.
《儒林外史》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被誉为“思想家的小说”,因而对其作者吴赦梓思想的研究也就成为《儒林外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吴敬梓的思想是丰富而复杂的,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时代思潮的浸染。从总体上看,他的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但在有些方面,他的思想又表现出矛盾、甚至对立的特征。这种复杂性在吴敬梓的生活和他的文学创作中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人情一直是建构和维系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关中的定村在生产领域中发生了明显的人际关系变化,并主要表现为村民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从“叫人”到“雇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化背景下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扩展以及交往中理性因素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人际关系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渐变,表现为人情和面子仍然是理性交往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陆游以其爱国诗词和高尚的节操名世,而在他的百余首词作中,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表现得非常突出,值得关注。本文从居官恩归、不甘赋闲两方面分析陆游的这种矛盾心理,从而揭示他激昂、忧愤而又闲散、悠然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8.
梁漱溟的一生纠结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伴随他走过的一生中,个人精神追求和国家民族忧患之间形成的强大张力,使得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多了一些常人所没有的多向度性。这种多向度性一方面使他的眼光往往比别人独到而深刻,另一方面又使得他的思想和人生常常陷入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中。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充分展示了这种独到和深刻,也反映了梁漱溟试图调和这种矛盾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解读梁漱溟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的一生纠结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伴随他走过的一生中,个人精神追求和国家民族忧患之间形成的强大张力,使得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多了一些常人所没有的多向度性.这种多向度性一方面使他的眼光往往比别人独到而深刻,另一方面又使得他的思想和人生常常陷入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中.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充分展示了这种独到和深刻,也反映了梁漱溟试图调和这种矛盾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交往一方面能够发展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又在消释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对这种社会现象早有深刻的预见,"人自身的异化了以及这个异化的人的社会是一副描绘他的现实的社会联系,描绘他的真正的类生活的讽刺画……而他本身,即他的创造物的主人,则表现为这个创造物的奴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