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中心镇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节点。新农村是承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有力补充。中心镇和新农村分别作为现阶段小城镇和农村发展的“两极”,两者协调发展对促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基于此,对中心镇与新农村协调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中心镇与新农村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社会政策作为政府回应农民工群体流动的重要制度措施, 在不同的时期遵循着不同的建构逻辑。通过对1978—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政策公报中关于农民工的社会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 发现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逻辑经历了从流动控制向制度吸纳的转向。在西方社会权利理论和本土社会现实的双重启发下, 中国农民工社会政策未来的建构将遵循社会权利逻辑, 注重社会公平, 强化农民工的主体性, 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3.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统筹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调适应有利于保障农民工权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便利劳动力流动。农民工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能否适应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关键所在。目前部分省市试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封闭性和过渡性,需要以城乡统筹为核心来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正面临着工业化水平整体不高,工促农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低,城带乡能力不足、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低,劳动力转移能力不足、中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力不足,吸纳农民工就地就业能力不足等诸多难题。基于此,西部落后地区要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准确把握两个现实关节点,把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与加快推进农民工阶层向城镇居民转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作为重要的乡村发展思路之一,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与农民工再嵌行为联系紧密,使农民工再嵌行为成为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效且独特的切入点。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工流动不同,农民工的再嵌行为所涉及的流动是农民工为改变脱嵌状态的流动,也是为结束流动而选择的流动。从农民工再嵌行为切入,在描述和分析农民工再嵌发生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探究农民工再嵌行为的内在逻辑,最终形成以推动农民工完成再嵌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素质低、技能差、不能较好融入城市等问题。重庆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农民工的素质提升问题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结合点与难点。基于农民工素质提升问题,从健全法制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教育内容、加强服务引导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是国家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安排的结果,也是城乡两种不同社会与文明推拉合力作用的产物,但更是作为父母的农民工在迁移流动中的理性抉择与意识建构.城市生存境遇、乡村归属意识及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等是农民工让子女留守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子女留守现象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无论是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还是城市与农村的政府,都应理性面对,做到有所为和不为.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仍然有赖于农民工的贡献,但住房问题已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运用改进的斯加思塔人口迁移成本收益净现值模型和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农民工迁移的因素,发现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进城的主要动机,各地区生活成本的差异将影响农民工在不同地区的迁移,住房是影响农民工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日益严重的农民工住房问题有可能加速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政府可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引导产业转移,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人口重新分布是一个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当前城市劳动力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代城市就业机会的不均等、严格的户籍制度、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心理素质和文化差异等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无形障碍。从现代城市文明的角度来看,如何消除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农民工就业歧视表现为就业各环节的歧视.它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加剧了就业保障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影响,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就要建立农民工平等就业促进机制、社会保障政策协调机制以及社会保障与就业发展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在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素质低、技能差、不能较好融入城市等问题.重庆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农民工的素质提升问题已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结合点与难点.基于农民工素质提升问题,从健全法制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教育内容、加强服务引导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将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农民工城市融入工资测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能够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分区域看,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现代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等作用渠道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城镇转移就业行为既受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更深受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变动的影响.分析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演变历程,研究我国农民工政策在改革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突出特征,探索我国农民工政策的未来发展走向,可以为我国农民工政策的科学制定与合理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更好地发挥农民工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作为农民中的"精英",其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近年来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研究,报告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利益代表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工陷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真空化"和非制度化参与扩增的因由,进而提出了通过变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来破解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淮海文汇》2013,(4):13-15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过多地涌向大城市,交通拥堵、看病难、环境压力大等诸多现代城市病日益凸显。为此,江苏省《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加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城市带(轴)和都市圈地区的重点中心镇,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是国家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结果,也是城乡两种不同社会与文明推拉合力作用的产物,同时是作为父母的农民工在迁移流动中的理性抉择与意识建构。城市生存境遇、乡村归属意识及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等是农民工子女留守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需要城乡相关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身份转换是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实践问题。在我国的快速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难以独自完成身份转换,陷入身份转换困境。学界对于农民工身份转换困境的原因展开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从财政分权和公共物品供给的角度对农民工身份转换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阻碍农民工身份转换的制度性障碍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的城乡差距,而这种差距又与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忽视该群体的复杂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存在制度障碍。我国的社会保障是按城镇正规就业模式设计的,而农民工在经营活动、年龄、地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不考虑这一群体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特殊需求,仅仅是简单地将他们吸纳到原有体系中,使得许多相关规定并不适用。本文从农民工的复杂性入手,分析了两种社会保障理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弱点,并据此提出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最难处在西部,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与部分人口向非农产业及城镇有序转移,是西部农民市民化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重庆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背景,以农民的流动转移和农民工问题为分析对象,立足重庆实际和已有实践经验,探索和研究农民工市民化转化和政府应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作为农民中的"精英",其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近年来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研究,报告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利益代表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工陷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真空化"和非制度化参与扩增的因由,进而提出了通过变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来破解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