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在辋川隐居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晚望”诗和山水画,二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 审美特质。同时,王维的晚望诗与山水画又有相通之处。正如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言,王维 晚望诗与山水画是并举且互融互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小说文本的“自在”性分析,借以“陌生化”的审美效应,将小说创作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感知”把握出小说创作的“异化”与“间离”的自然“张力效应”。使人与自然、人与作品在现实世界中达到统一,由此找到了小说创作在审美取向中的生命韵味。作为小说创作的载体,本文更多地通过现代文学创作动态休验的“直觉思维”,把“理性感知”的形象在特定的语言(母语)环境(生活)中,揭示、敞开出小说创作的魅力之源。  相似文献   

3.
阅读效果具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表现形态。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着眼于创作,从创作意图对阅读效果的预成关系中较全面地概括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所以它所偏重的是阅读效果的间接形态,但又没有脱离对审美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并以此作为其立论的前提。梁启超的“薰浸刺提”说则既着眼于作品,又着眼于读者,从作品美感特征与读者审美需求的相互作用中较全面地分析了构成阅读效果直接形态的基本因素,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对“兴”的一种“放大”研究;但它的目的并不在于片面夸大美的愉悦性与超脱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运用文学服务于社会。可见,“兴观群怨”和“薰浸刺提”虽然对阅读效果的考察角度有所变异,但却有着理论上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阅读效果具有直接和间接两种表现形态。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着眼于创作,从创作意图对阅读效果的预成关系中较全面地概括了文学的社会作用,所以它所偏重的是阅读效果的间接形态,但又没有脱离对审美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并以此作为其立论的前提。梁启超的“薰浸刺提”说则既着眼于作品,又着眼于读者,从作品美感特征与读者审美需求的相互作用中较全面地分析了构成阅读效果直接形态的基本因素,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对“兴”的一种“放大”研究;但它的目的并不在于片面夸大美的愉悦性与超脱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运用文学服务于社会。可见,“兴观群怨”和“薰浸刺提”虽然对阅读效果的考察角度有所变异,但却有着理论上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诗本质的探讨并不仅仅局限于“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说,从钟嵘的“滋味说”、皎然的“意境说”、……到王国维的“境界说”,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史上由表层到深层探讨诗歌审美特质的过程。而对诗歌审美特质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古代诗论家们已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从作者的角度,而是从作者和读者共同的角度去探讨诗的本体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诗作为“最精致语言”历来受到人们的关爱垂青。诗是真情的自然流露,魅力在于真,也在于独特,风格的独特,意境的独特,手法的独特。诗风的独特在于意境创造的独特,但根本却在于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独特、诗歌意境创造的“有我”或“无我”,说穿了是艺术表达方式问题。对于诗的承传接受,我们要区分其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过分强调政治色彩而轻视生活色彩,也不能过分强调哲理意蕴而忽视人文关怀。诗歌意蕴的丰富性和审美价值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诗歌鉴赏批评的见仁见智,欣赏接受的见情见理  相似文献   

7.
细览西晋诸贤之诗 ,并将其与建安、正始诗歌比较 ,不难发现西晋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概言之 ,西晋诗歌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两种质的规定性 :一是“力柔” ,二是“采缛”。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诗是在历史性冲突与文化变迁中成长起来的,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同诞生的,中国新诗的发展道路也和“五四”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样曲折、复杂、多变。“从要把诗做得‘不象’到把诗做得‘象诗’,这一思路画出了中国新诗从孕育到成长的轨迹。”从历史和审美的视角去研究“五四”新诗,从“不象诗”到“象诗”正是经历了“文化回流”到“雅俗契合”的审美过程:“五四”新诗的审美追求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传统,有它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这是由审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交互影响,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的接受效果取决于读者的接受意识。在文学逐渐为读者疏离的今天,路遥小说之所以依然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其既契合了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心理,又以“召唤结构”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接受美学角度探析路遥小说魅力所在,对我国当下文学的创作与接受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染的小说在创作思维的话语姿态上具有一以贯之的独特 ,具有一种诗化的智慧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小说与读者的隔膜 ,但作为陈染的知音 ,却能从文本中解读一份浓浓的诗美和拨云见日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