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近代云南少数民族的反洋教斗争的起因,指出它是一种正义的反侵略的自卫运动,是中国人 反洋教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官绅和民众的反洋教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值得认真研究。本文试图对贯穿于反洋教斗争中的矛盾问题作点探讨,以期得到同志们的教正。  相似文献   

3.
大刀会及其反洋教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东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做为山东义和团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刀会,是最早投入反洋教斗争的群众性组织。大刀会的出现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考察大乃会的组织源流、性质及斗争情况,对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有一定意义。一活动在鲁西南与江苏交界砀山一带的大刀会,是由曹县刘士端、单县的曹得礼创立的。刘士端、曹得礼领导的大刀会,原名是金钟罩。光绪二十二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在奏折中说:“臣查大刀会即钟罩邪教,由来巳久。”清御史蒋式芬也奏报说:“曹县境内……近有头目刘姓者倡演铁布衫及金钟罩体邪法。”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五登州《山东时报》也  相似文献   

4.
哥老会与1891年长江流域的反洋教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年起,至九十年代初年止,这三十多年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秘密社会的状况及其斗争形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哥老会在长江流域勃然兴起。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哥老会的势力已从长江上游的川黔山区,伸展到长江下游的江浙沿海;由南方的两广两湖,蔓延至北方的陕甘晋豫,以至满蒙新疆。城市和乡村,交通码头和驻军兵营,多有它的山水香堂。它所发动的反抗斗争,已由分散的小规模状态,发展成为许多地区联成一气的声势浩大的运动;斗争锋芒已主要指向外国侵略者,  相似文献   

5.
自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的六十年间,大大小小的数百起教案,汇合成近代中国反洋教斗争的伟大洪流。但反洋教斗争,却是从一八六一年发生的贵阳教案以后才掀起高潮的。本文拟就贵阳教案揭开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高潮的序幕——这个中国近代教案史上十分有意义的问题一抒管见。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如果以1856年的广西西林教案为起点,迄于1898年的山东梨园屯起义,其间为时达四十余年之久,比中国近代史上任何一次重大事件持续的时间都长得多。反洋教运动是由西方列强的宗教侵略激起的,而宗教侵略正是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根本上说来,反洋教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自卫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但是,就反洋教运动本身来说,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民间秘密结社直接参加到反洋教斗争的行列里来,并成为斗争的主导力量,运动的性质必然随着发生变化。对于民间秘密结社与反洋教运动的关系问题,目前专门性的研究还相当不够,本文试作初步探索,希望得到批评和指正。一中法战争是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以前,运动的倡导者基本上是封建官绅,所采用的方式多半是骚动或械斗;中法战争后,封建官绅逐渐从运动中退出,而城乡人民群众则开始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运动卷入了越来越多的民间秘密结社成员,他们逐步居于运动的领导地位,而所用的方式也逐步发展为武装斗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冲突与近代反洋教运动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洋教运动是构成近代中国历史风云的重要篇章。过去对运动的研究,多是从政治的角度,用阶级斗争的理论来解释这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复杂的反洋教运动,对此我们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如果我们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反洋教运动,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因  相似文献   

8.
论近代湖南绅士的反洋教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湖南绅士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对儒家文化怀有特殊的感情 ,加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成功 ,更加滋长了湖南绅士卫道仇教的心态 ,使得湖南的反洋教运动此伏彼起 ,连绵不断。本文从全局的高度概述了湖南绅士反洋教运动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造成湖南绅士仇夷反教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9.
湖北人民和全国各地人民一样,具有光荣的革命爱国傳統。外国資本主义侵入湖北,并与封建势力相勾結,共同压迫剝削人民的过程,也就是湖北人民英勇反抗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过程。为紀念偉大的义和团运动60周年,本文仅就1900年前后湖北地区的反洋教斗爭,作初步的介绍和論述,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于这段历史的重視,共同作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湖南近代反洋教社会动员的乡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曙光 《云梦学刊》2003,24(3):41-45
湖南近代连绵不断的反洋教斗争成为卫道救时的传统乡土社会动员的又一翼;盲目排外、护卫圣道、维护伦常、忠君救主、闭塞迷信、固守陋俗,以及在思想上以封建落后思想甚至迷信乩语来指导,使用原始落后的武器,以乌合之众采取大轰大嗡的打、砸、抢、烧、杀、谩骂和制造讹言等为主要斗争方式,都是反洋教的局限性;反洋教的社会动员被蒙上了一块乡土社会灰头土脸的色布。  相似文献   

11.
李春玲 《理论界》2009,(4):155-157
近代中国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欺侮,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切地关注着中国的境况,关怀着中国人民,他们深刻地揭露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本性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充分肯定和赞扬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战斗精神,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从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光绪前期(19世纪后期),西方宗教在华北的扩展及其劝诱秘密教门的信徒改奉天主、基督的活动,日益引起各派教门的普遍憎恨和拼死反抗。华北历次教案的发生大都是秘密教门的信徒及游民冲锋陷阵。从教案的轨迹考察,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教案多发生在南方和长江流域;70年以后西方宗教在华北迅速发展,被西教教会拉去的秘密教门的信徒也日益增多,教门与教会的矛盾迅速激化,成为19世纪后期多次教案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活跃在热河、直隶、东北等地的“金丹、在理两教,与天主教教民素不相能”,并在1891年发动了“杀洋灭教”的武装起义,它的打击目标和斗争口号等仍然局限在焚毁教堂、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中国边疆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云南作为中国西南的重要门户,曾多次遭受英帝国主义的渗透和武装侵略。云南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作者对云南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的几个事件进行考察,试图分析其特点。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一切反动统治阶级都是尊孔派,一切革命阶级部是反孔派。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反孔斗争,是劳动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仅反抗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而且在思想战线上总是把矛头直接指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孔孟之道。他们用革命的暴力,一再冲击、捣毁孔孟的老巢,对于为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孔孟之道给以有力的打击。公元一○三六年(北宋景祐三年),北宋王朝在孟轲的家乡邹县城东北二十五华里的四基山,孟轲陵墓之旁,修建了孟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反洋教斗争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但认真分析,相当一部分教案中农民反教并非如此。他们只是从狭隘的现实经济利益、传统习惯出发,希望将洋教士赶出本乡本土便万事大吉。近代农民的爱国主义有一个觉醒过程。排外主义不是爱国主义。只有当农民自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危机意识,将反教斗争和保卫国家或保卫清王朝联系在一起时,才表明他们的反教行动具有爱国主义的性质。以往对教会势力的研究只注意到西方洋教士,而忽视了大批入教的中国农民,特别是其中的地痞流氓恶势力。引起教案冲突的人员除少数为恶的洋教士外,相当一部分为恶的主体是入教的中国人。故教案冲突除跟洋教士的矛盾外,还有入教与未入教的中国农民内部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传统内乱、斗争在近代的特殊继续。是中国乡村社会封闭、落后以及历史上充满斗争的特点所决定的。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既要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也要注意反省解剖民族落后性。  相似文献   

16.
以“教案”为热点的近代中西文化冲突,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本文无力展现其纷繁复杂的具体历史过程,只能从极粗浅意义上的中国文化背景上来理解反洋教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17.
毛圣泰 《船山学刊》2008,(2):232-234
近代西方宗教是一种带有资本主义特性的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而在鸦片战争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的文化主流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具有封建社会特质的文化价值体系,近代西方宗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就造成中国伦理道德上的危机并危及传统文化价值现的地位,从而不可避免的要与中国的精神文化发生冲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后发生的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与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基本状况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思考。指出两次抗日斗争都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古人曾说:“真诗乃在民间”。在封建时代,各族民歌民谣就象一面历史的镜子。从这些政治民歌中,可以了解民间的疾苦,听到人民的呼声,看到革命的潮流。正如近代蒙古族人民的歌谣中所唱的: 树心里的一圈圈的纹线, 记着树木生长的年限; 无言无语的马头琴, 能奏出人们过去的灾难。 岩石上一道道的水纹, 印着洪水走过的迹痕; 口传心记的歌儿, 能唱出人们反抗的声音。 (《英格与勒城》)  相似文献   

20.
“创作方法”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但并不神祕。世上原无神秘。有对某一事物无所知之人,亦有在一定时期尚未被揭晓或甚难揭晓之事,但并无不可知之事。“创作方法”,不是为清谈家而开设的一个好题目。“创作方法”不能是没有内容实质的“真空管”,也不能是可以离开内容实质而独立的“自在之物”。某一创作方法的实质意义乃是指被它所体现的一种特定具体的历史的文艺思潮的实质,以及由此思潮而形成的文艺流派的实质。这个思潮与流派有它自己的方向、道路、倾向、原则甚至体系等等。“创作方法”这个概念,如果离开它的这个内容实质,或思想原则,或思想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