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幕式上尺寸最大的56个民族的巨人模特模型服装●民族最全、数量和款式最多的民族服装服饰实物展示●参赛数量最多的民族服装设计作品●参赛民族最多、人数最多的模特大赛———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 ,因集中地系统地展示了中国56个民族的服装服饰而创上述4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展示我国的绚丽多姿的民族服装服饰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民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定于2000年7月初在昆明共同举办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我们要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通过举办博览会 ,充分展示全国56个民族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良好风貌和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 ,为增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  相似文献   

3.
在跨世纪的千禧之年 ,国家民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于今年7月2日至9日在昆明市举办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 ,这是我国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示56个民族服装服饰文化的大规模活动国家民委和云南省举办博览会的目的 ,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配合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民委倡导推行的“兴边富民行动” ,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发展 ,是党中央高瞻远瞩 ,把握大局 ,审时度势作出…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是一个对少数民族一无所知的人。但是,因为一次“惊艳”般的邂逅,我热爱上了少数民族,并且发誓要拍遍我国瑶族的所有服饰——这显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要知道,瑶族是中国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繁多的一个民族。但是,这个民族幽深曲折的历史以及美丽得动人心魄的服饰吸引着我,让我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拍遍瑶族服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李树新 《民族学刊》2021,12(2):41-51, 97
中华多民族谚语指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或“一族多群”的谚语系统,它既是一个多元的结构,指称组成中华民族成员的众多民族的谚语形态,又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一定数量基础上对中华谚语一体性和共通性的综合和概指。中华多民族谚语内容上具有经验性、哲理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形式上具有口语性、异变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使用功能上具有俗传性、权威性和教育性的特征。中华多民族谚语的传承与扩布,显示了其创作主体多元性与历史悠久性,其自身发展的辐射性与吸纳性以及调适性和变化性。中华多民族谚语具有文化认同价值和多民族共有精神的建构价值,潜沉在中华多民族谚语这一载体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和民族精神特性是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具有文化价值的“中国经验”。全方位开展中华多民族谚语的整理与研究,对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挥语言文化引领风尚使民族文化血脉薪火相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衣冠王国》──在煌煌中国古代素有美誉。 《乐舞之乡》──独有东方神韵令人遐思绵绵。 本作品精心撷取了各种历史场面,把中华民族几千年进程中绚丽多彩的服饰,婀娜多姿的舞蹈──展现在眼前 从中将看到东方一个历史悠悠的伟大民族,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摇曳着灵动飞扬的舞姿,穿越岁月风云,站在新世纪的门口。民族服装和民族舞蹈的美妙结合,汇成了书的彩卷,美的长河,满台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该剧自1987年首演以来,已在国内外演出800多场。今年6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邀请五国元首观看了该剧。上海:金舞银饰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重重机遇与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并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当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路径。具体包括多措并举为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保障;以价值为导向拓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利用方式;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文化富矿,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突出优势,服饰文化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近年来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为人津津乐道。从蒸蒸日上的汉服复兴运动到设立“国家汉服日”议案的提交,这是汉服这一服饰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趋势,也是新时代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6月1日 ,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执委会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执委会副主任、昆明市副市长雷晓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将于7月2日在昆明召开的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不一定是绝后的 ,但却是空前的”。他强调说 :“对于本届博览会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我们是在书写一段历史 ,并且还要将这段历史真实的记录下来。我们要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 ,站在对各族人民负责的高度 ,竭尽全力办好本届博览会 ,争取不留遗憾。”会上公布的大批筹备成果 ,已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结论6月9日 ,记者采访了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执…  相似文献   

10.
李春华  陈蜀西 《民族学刊》2022,13(10):38-43, 133
民族高校博物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地,在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高校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载体;民族高校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功能可以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民族高校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可以让束之高阁的科学研究转化为普及化的知识体系,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窗口;民族高校博物馆还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观众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高校博物馆应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在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中、在举办展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多措并举铸牢广大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绚丽多彩,工艺独特,款式别致,然而由于重视和保护不够,失传和外流导致严重流失。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研讨会上,专家呼吁:对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的挖掘、保护、征集、整理工作已迫在眉睫。中国民族博物馆韦慧女土说,很多少数民族服装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了,像赫哲族的鱼皮服饰、蒙古族的固固冠剑袖服饰、藏族贵妇人镶多珠松石珍珠冠大襟袍式服饰等等,博物馆办展览都没有资料。同时,这些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引起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外流,仡…  相似文献   

12.
从比较文化的角度探讨壮族和印度民族地域性、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研究壮族的“天人合一”和印度的“梵我同一”对壮印传统女性服饰的影响,通过多模态比较研究其服饰图案纹样题材造型、图案纹样构图方法和服饰图案色彩搭配,以及服饰图案寓意,发现两者在这些方面的相同与异同之处,整理和归纳出壮族和印度女性传统服饰独特的艺术特点.并将在“一带一路”中印文化交流中,有利于壮族和印度女性传统服饰这两种元素巧妙地渗透和融合.对传统民族服装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中华服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象征符号之一。她既是历史发展和时代创新的产物,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标志与见证。满汉交融的清朝旗装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旗袍,最初源于满族妇女的日常穿着,即旗人之袍或旗装。在清朝初期,旗人之袍与当时满族人的狩猎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们通过数字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繁荣和发展。在本届运动会上,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也派出了相当数量的运动员参加表演,这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十大“之最”最多的数字——本届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为历届最多,达到了126个,1842名运动员需1200多分钟才能将各民族  相似文献   

15.
新花 《中国民族博览》2022,(12):193-195
在我国,民族服装的发展历史较为长远,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都形成了较强的风格特征,同时加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服饰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民族服装设计进行了解的实践中,设计者可以从艺术性与审美性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此可以进一步明确我国民族文化,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16.
<正>华夏大地,每逢春播秋收、贺岁添丁、欢度佳节,中国人的服饰中总能见到传统喜庆的吉祥纹样,表达着各民族对保平安、祈多子、获福禄、祝长寿的朴素愿景,也装点了日常生活。“吉祥”二字始见于《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唐成玄英注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如意、福寿安康一直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美好心愿,各种各样寓意吉祥的纹样更是成为了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备受人们喜爱的服饰艺术。  相似文献   

17.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2,13(7):109-118, 150
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源泉。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也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体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纽带,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既是民族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此,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从以下维度推进。在路径维度上,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和方法,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平台维度上,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辟提升文化自信新途径;在认知维度上,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针对性;在行为维度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吴济池  刘兴全 《民族学刊》2022,13(9):90-99, 162
德昌是四川省境内傈僳族人口最多的县,傈僳族女性服饰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表征,20世纪以来,在服饰形制、装饰图案、装饰材料和色彩搭配等多方面产生了变化。本文以此流变为依据,探究该地区女性服饰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挖掘服饰流变背后所透射的民族文化价值,以期为傈僳族服饰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总结经验 抓住机遇 开创民族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经验,增强做好民族文化工作的责任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是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组成了璀璨夺目、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从广义上讲,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文化,也就是中华民族文化。我们这里所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民族服饰各具风采。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贺州瑶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图腾象征展现着自己的民俗元素符号,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寄托。本文从瑶族服饰构成要素解读出发,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