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原大地,有一个名叫桑坡的村庄已成为实实在在的“互联网村”。 桑坡是河南省焦作市的一个回族村。全村1050户,4300多人口,都是回族。 桑坡是黄河中下游一个重要的皮毛集散地和加工地,全村有56家皮毛加工企业、1026个皮毛加工户。桑坡人搞的是真正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原料、市场“两头在外”……桑坡人可以左右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皮毛的价格……桑坡建有河南省第一家乡村网吧──桑坡网苑。桑坡人利用internet挣美元……皮毛专业村──电话村──互联网村 桑坡村座落在黄河北岸一片冲积平原上。黄河乳育了…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第一天,衡阳市委书记梅克保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自银率市民政局、民亲局负责人,在常宁市委书记李平的陪同下,到常宁市蒲竹瑶族乡慰问,与瑶民共度新世纪第一个元旦佳节。梅书记一行首先来到蒲竹乡政府,看望了正在值班的乡干部,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接着来到西江村,察看了中国瑶乡第一漂——“西江漂流”配套项目施工现场,并在村会议室与乡、村负责人座谈.就如何发展瑶乡经济作了重要指示。座谈会结束后,梅书记一行跋山涉水,走村串户,慰问了部分瑶族特困户,并把5吨大米、4万元慰问金和棉衣、棉被亲自送到困难…  相似文献   

3.
1996年暮春的一天,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嚓、嚓、嚓……”一阵阵声响不时从村西北角传出,主人胡运海挥着铁锹在墙上来回铲动。他这几天正准备起一个新灶,为了施工的方便和新灶的美观,他得先把老灶墙上的那层黑壁铲掉。突然,墙上露出一个洞,里面有一个用几层土纸裹住的东西。胡运海忙不迭地取出,原来是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铁盒,里面竟是一张黄的毛边纸,边缘部分已被蛀虫吞噬掉。他小心翼翼地将纸铺开,几行工工整整的字跃然于眼前:借据今借到胡世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牲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  相似文献   

4.
CDMD由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 ,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与全国近三百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CDMD具有覆盖学科广、文献量大、收录质量高、全文收录、每日更新、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 ,是我国最具权威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简介CDMD覆盖理工、农林、医卫、社会科学各学科 ,精选收录全国近三百家博士授予单位 ,2 0 0 0 2 0 0 1年的论文全文近三万册 ,其中“2 11工程”高校的收录率达 80 %。CDMD按学科划分为 9大专辑出版 ,今后 ,每年增加论文全文 2 0 0 0 0册…  相似文献   

5.
罗子山瑶族乡是茶山号子主要发源地之一,流传于辰溪县黄溪口地区7个乡镇。相传乃众人在挖茶山时,由人在山顶敲锣打鼓,唱一。阵打一阵,有时是一人唱众人利,以鼓舞挖山人的干劲,故称茶山号子歌。  相似文献   

6.
最近,蓝山县委、政府在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时,提出要采取措施,启动内力,举全县之力,帮助少数民族乡、村发展经济。一是县人大作出了《关于扶助少数民族乡村脱贫致富的决议》,规定从1997年到2000年,县政府每年拨出10万元专款,用于少数民族乡、村的扶贫开发,同时还确定31个瑶族村为县级领导和部门的定点扶贫村;二是鼓励。支持瑶民异地搬迁,搬迁户的新宅基地税费全免,搬迁有困难的政府给予扶助;三是大力扶持民族乡村发展速生丰产林,高产捕竹和以药材为主的高效经济林,全县现已投入资金23万元,发展经济林14.47万亩;四是大力实…  相似文献   

7.
早上6点就起床了,今天要去嘎洒土锅寨做调查,一个距昆明200公里左右的傣族村寨。 嘎洒属于云南省的新平县,一个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是典型的热带气候。车子穿梭在盘山公路上,每绕过一座山,海拔就降低了几十米甚至一两百米,窗外吹来的风也越来越热。车上放着VCD“007系列”的《明日帝国》,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也已被现代传媒冲击了。 【文身·黑齿】 嘎洒是个海拔仅510米的小镇,紧依着元江的上游嘎洒江。元江发源于云南,在云南境内有两大支流,嘎洒江这一段发源于大理,其流域多红色的沙页岩地层,水呈红色,故又称红河,…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杜磊(Dru.C Gladney)在丰富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两部关于中国回族穆斯林的著作,在国内外回族研究界有广泛影响。他主要描述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宁夏纳家户村(西北)、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东部农村)、北京牛街(都市)、福建陈埭回族镇(东南)。以揭示回族民族认同和“清真”观念的宽泛表达,及回族民族认同与政府政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是其所著《中国的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 in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一书的第六章。得到原作者的许可,在此发表,以飨读者。因篇幅所限,有删节。  相似文献   

9.
新田县北部的门楼下瑶族乡舍子沅村,有400多名瑶民,这里的瑶胞由于土地贫瘠,经济落后,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下。近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致富能人层出不穷。赵荣辉就是其中的一个。不久前,我和民委的几位同志采访了这位改革开放中的风流人物──山珍野菜开发大王。赵荣辉,现年40岁,中等个于,他不仅是一个勤劳朴实的传统农民,而且是一个勇于向贫穷抗争,向大山索取财富的企业家。他没能和同龄人一样背着书包上学,而靠自己的勤奋自修完小学到初中的课程。赵荣辉的加工厂,是一个面…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省麻阳县锦和镇上,人们广泛传颂着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共产党员田银秀义务赡养苗族孤寡老人龙满妹的事迹。可也有人说她是自找苦吃的“傻子”。是的,她整整“傻”了二十多年了。这话还得从六十年代初期说起。1963年,锦和镇锦洲村的青年民兵舒长贵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与从小自凤凰苗乡卖到锦洲村的龙大妈的独生女儿张观莲相爱了。热恋中,不料一场急病夺去了张的生命。年过花甲早年丧夫、今又丧失女儿的龙大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瑶民反叛暴动,自洪武初年至崇(?),几乎历朝均史有记述。它平而复起,“皆烦大征而后克”,“世世为患”(《明史》语)断断续续延绵二百余年,先后因统治者镇压导致人口减员(包括被杀、被俘为奴的)约在十数万人以上。一个当时人口总数估计约  相似文献   

12.
广东连南县板坳村三面环山,村民靠种点玉米和上山砍木、割藤、挖草药过着“拿起斧头砍山头,打烂锅头饿断喉”的苦日子。瑶民易顺一家十口,衣着无靠,三餐不饱。为此,他进山劳作,跌坏了右脚。但还是又办药场又种果木,风风雨雨干了几十年,落得个“走资本主义道路”,被斗挨批的下场。他灰过心,生过气,治穷致富的愿望却不变。因此党的富民政策一下来,他立刻在屋前屋后种了20多亩杉树和几千棵山棕,继而又种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石屏县,近几年来确立了山区综合开发的跨世纪战略重点工程,提出了“发展经济果木林,再造一个新石屏”的奋斗目标。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以来,全县水利化程度由1992年的51%提高到目前的58%,实现了县城到全县12个乡镇通硬化路面。全县所有978个自然村通电,所有行政村通程控电话,电话普及率提高到每百人3.8部。全县森森覆盖率由1992年的23%提高到现在的39.9%。农民人均纯收入922元,地方财政收入为5615万元。教育工作实现了“两基”目标。科技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7%和36.5%。回顾几年来石屏县的山区综合…  相似文献   

14.
踏着2006年残冬的积雪,记者迈进了黄家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村民彭道望的家。洁白的楼房,整齐的菜畦,葱茏的柑园无不显示出彭家的殷实与富足。这只是黄家坪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屋内厨房、洗浴、起居与现在城里相比毫不逊色,又着实让记者感到吃惊。这个村庄所发生的变化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给农民所带来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在花垣县的百里苗乡,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名字,被人们广为传颂。她,就是被当地人誉为“久经考验的女强人”,现任花垣县花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兰英。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与王兰英结伴插队的城市“知青”,如今,有的从政已高居显位,有的从商已腰缠万贯,可她,却与“农业、农村、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载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壮丽的事业,把毕生精力倾洒在党的农村基层工作上,用她执着的追求,平凡的经历,书写出一页又一页无憾无悔人生华章。 无悔的选择 翻阅历史的画卷,60年代初,当党中央“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动…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李桥村是一个辖9个村民小组、617户的自然村,村内居住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民族,是一个和谐的多民族聚居村。近年来,李桥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兴产业、奔小康、促振兴,绘就了一幅“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相似文献   

17.
日前 ,一部建国后首次全面展现我国56个民族风貌的电视专题片《中华各民族》(含VCD) ,受到专家等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 ,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首届国家音像制品奖”评选第一名。《中华各民族》电视专题片共57集(含概览一集) ,每集介绍一个民族。它是建国以来首次利用现代影视手段全面、系统、生动、形象、客观地介绍中国56个民族的电视专题片 ,展现了各民族分布的地域概貌、族称由来、历史沿革、宗教信仰、民居建筑、民族服饰、饮食、工艺、节庆、歌舞及体育竞技等诸多风采 ,是一部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 ,开展…  相似文献   

18.
田昌维摄 《中国民族》2007,(2):I0003-I0003
生活在云南省师宗县龙庆多黑尔的壮族.至今坯保存着典型的氏族“部落”遗迹。黑尔15个自然村.一个村就是一姓。不存在杂姓。每一个姓就是一个大家旗,每一村是一个小家族。这里风景优美,是壮族铜鼓的故多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国外瑶族的分布与变迁张冠梓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广阔的民族。随着一代代瑶民的不断迁徙,如今这个民族的足迹已越过国境,延伸到亚、欧、美、澳等各大洲,成为世界性的民族。本文谨就国外瑶族的分布及其迁徙作一考实。我国是瑶族的祖国,现在仍然是大部分瑶民居...  相似文献   

20.
瑶族是个跨国民族。其原居地为我国南方。明清之际,部分瑶族由于“吃山过山”,游耕迁徙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现居东南亚地区的瑶族约有二十六万人,其中越南二十余万人,老挝二万人,泰国三万余人,缅甸四千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越战社会动乱,一些瑶民沦为难民,在联合国难民事务署的帮助下,他们陆续被引渡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新西兰、瑞士等国。其中尤以美国为多,有一万七千多人。由东南亚的农耕而进入发达的美国现代社会;瑶民如何适应如何生存,其传统文化如何经受西方文化挑战,民族发展前途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际学人的兴趣。一九八七年六、七月份,笔者趁赴美参加首届国际瑶族文化教育会议的机会,考察了美国瑶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