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自然的观点上,无论是他的“超灵”学说,还是他对于“个人主义”的强调都是以自然为载体。他的这些主要观点在他的《论自然》、《论自立》和《美国学者》等几部代表作品中得以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论郁达夫小说的景物描写郭东,张玉辉郁达夫小说中卓异的景物描写,早在20年代就引起了评论者的注意。郑伯奇的《<寒灰集>批评》在论及郁达夫以富有诗趣见长后,又称他“描写自然,描写情绪的才能,也是现代有数的”。从理论主张看,郁达夫把景物描写当作深化主题的重...  相似文献   

3.
关于金圣叹的小说理论,我曾写过两篇文章(见拙作《金圣叹小说理论初探》,《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5期;《论“动心说”—金圣叹小说理论再探》,《争鸣》1983年第2期)主要探讨了这一理论的核心——典型与典型创造的有关问题,这里再就他对小说结构的论述作点评价,提供给今天的小说理论界和创作界参考。需要说明的是,金  相似文献   

4.
叶燮《原诗》是继《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系统性很强的诗论之作,然其所述诗歌本原与创作的论述两相悖违。他的创作论强调“感触起兴”、“克肖自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又前进一步,形成了自具面目的理论系统;但当他进一步阐释这一理论,向诗歌艺术的本原论方向归返和靠近时,却又被“天地备于六经”的陈腐保守思想所拘囿,强调诗歌源于道、又服务于道的观点,因而窒息了他的许多闪光思想  相似文献   

5.
“道”是《淮南子》一书的重要范畴。这一概念来源于《老子》,通过对道的论述,《淮南子》详尽地发挥了《老子》关于天道自然无为和道化生万物的思想,由此形成了系统的自然宇宙观。《淮南子》的道论主要论述了道的整体性、无限性及其演化阶段和理论。通过这些论述,使老子以来的道家理论得以深化,显示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启蒙运动者卢梭是反封建斗争的先锋。他从撰写《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于道德的影响》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始,一直到《爱弥儿》和《民约论》等钜著的发表,“归于自然”恰似贯穿其中的红线。1762年,他那集中全力呼吁“归于自然”的《爱弥儿》印行,不但原著在巴黎惨遭焚毁,卢梭也被迫流亡域外,就此可知“归于自然”在痛击封建统治上具有怎样威力。若问“归于自然”的理论根据,就要追溯到他的天性哲学。卢梭认为人性至善,要把糜烂的社会救起,便须使人率性发展,去掉封建社会的摧残戕害。当然,要了解卢梭的政治论、宗教论和教育论,首须了解他的“性善论”。  相似文献   

7.
物本主义:葛利叶理论主张的核心李伟昉作为法国“新小说”派的重要代表作家,罗伯──葛利叶提出了“小说革命”的一系列理论主张。这些主张集中体现在其论著《为了一种新小说》中。其中,《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被视为“新小说”派的纲领和...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中大量的小说论因子,散见于其《诸子》《史传》《宗经》《谐隐》等各篇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文心雕龙》中的小说论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曲缀”之“序”———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的叙述模式、作为历史小说萌芽的史传文学的虚与实、《文心雕龙》的小说地位论与小说观。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文心雕龙》中的小说论因子,是时代与文化共同催生的必然产物,具有深远的肇源意义。  相似文献   

9.
但明伦小说鉴赏体系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明伦在1882年(道光二十二年)自刻本的《聊斋志异》中做了数以千条洋洋万言的评点,其中有总评(全文之末)、夹评(行文之旁)、眉评(书眉段评)。这些评语虽说是“随笔加点,裁以臆说”,然而决不是什么“无稽之谈”,他是借用传统的评点方式,全面、系统地论述他的小说艺术鉴赏理论;字里行间倾注着鉴赏家的心血和智慧,形成了他具有独特风格的小说艺术鉴赏体系,为中国小说美学的发展和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明伦在《自序》中提到他少年时代就喜欢阅读《聊斋》,在谈到爱不释手的原因时曾说:“惟喜某篇某处典奥若尚书,名贵若周礼…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文化发展来看,人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老子》正是通过对宇宙自然的思考亦即其道论开始他的人学思考的,依照“天人之学”这一内在的逻辑展开他的人学思想。以“道”论作为本体论根据、以性自然论作为人性论基础,在探究“天人之际”的理论背景中敞开其全新的人学视界,最后归人生最高境界于“道”的境界。文章认为,这是《老子》人学思想展开的基本逻辑架构。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的《谈艺录》是一部诗论专著,他的许多见解是具有普遍性的文学理论。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与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提出的许多理论概念相契合。本文旨在分析《永州八记》的创作实践如何体现出钱钟书的“执情强物”、“模写自然”与“润饰自然”、“假物得姿”这三个属于创作论范畴的理论概念,从而对柳宗元的游记散文的特质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2.
一、“言乎政化”——小说与政治。 魏文帝曹丕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很注意文以致用,在他的《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著名论断,把文学和事功相提并论,是着眼于国家的治理与政治教化的,这个观点无疑会对小说理论发生影响。所以,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和上层人物都很重视小说。魏文帝本人就是一个好读神怪小说的才子。《列异传》旧署由他编纂,不一定可信,但至少与他有点关系。著名文学家曹植也是一个小说的热心读者,史书记载他“日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曹植能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表明他很有才学,也说明小说很流行。他  相似文献   

13.
<正> 在鲁迅研究中很多人常常谈到鲁迅的讽刺理论,并据此认为,鲁迅是一个善于讽刺的作家,讽刺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例如,王瑶说:“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讽刺;特别是对一些否定人物的形象,他是常常给以无情的狙击的。”(《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20号)何家槐说:“第三,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在鲁迅小说中,也表现了他特有的讽刺天才和幽默风趣。象《彷徨》中的《肥皂》和《高老夫子》则简直可以称为讽刺作品。”(《鲁迅作品讲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吴中杰、高云说:“沉郁的幽默和深刻的讽刺,是鲁迅小说艺术风  相似文献   

14.
190 2年 10月 ,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 ,正式拉开了晚清“小说界革命”的序幕。梁启超高屋建瓴式的理论倡导对新小说的兴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但也存在着诸多理论上的偏颇。而此后梁启超及其友朋在《新小说》上开辟了“小说丛话”专栏 ,以笔谈的形式继续就小说理论等问题进行探讨。这组笔谈的主要论点回应、发展、补充了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理论倡导 ,更重要的是许多观点与梁氏迥然有别 ,对梁启超的小说理论起到了纠偏、修正之作用。考察“小说丛话”的具体理论主张 ,对深入、全面地发掘晚清“小说界革命”的理论资源 ,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思想及其小说观,学界都多有论述,然而却很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出其佛学思想与其小说观的关系。细读梁启超两篇小说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告小说家,》发现梁启超的小说观与他的“应用佛学”关系紧密。梁启超运用他心目中的佛学宗旨、思维、术语来比附解释他心目中的新小说宗旨、特征、作用。梁启超以佛学论小说来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具有强烈的功用色彩。  相似文献   

16.
“自然历史过程”论的真实内涵与语义澄明──与王金福同志商榷刘森林近年来,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成的发展类似于自然历史进程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探讨兴趣。王金福同志也在《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上发表《也谈马克思”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真实意...  相似文献   

17.
“问题小说”作为现代文学最早形成的创作潮流,其发展与《新潮》《小说月报》等期刊的推动密不可分。“问题小说”始于《新潮》,推动其形成潮流的却是《小说月报》。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不仅在思想和理论上主动提倡和推动“问题小说”,有意识地提升创作数量和质量,而且有意凸显重点作家、引导读者参与讨论,扩大了“问题小说”影响的公共空间,为“问题小说”潮流的形成建构了有力的现代传媒保障,成为期刊推动文学潮流形成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读《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中敏先生是大家尊敬的一位学者。在《文汇报》上早就看到了任先生的学术报告《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即将发表的消息,翘首以待,直到最近才在《扬州师院学报》第一期(1983)上读到这篇论文。因就任先生论及的四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就教于任先生。一、关于“真戏剧”或“健全的戏剧”的问题王国维认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见《宋元戏曲考》。以下所引王国维的话,除个别注明外,均出自此文,不再注明。该文收入《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因此他提出了“真戏剧”、“纯正之戏剧”等概念。如他认为宋之小说 (说话技艺) 和傀儡、影戏,虽然“皆以演故事为事”,但“小说但以口演,傀儡影戏则为其象形矣。然而非以人演也”,所以小说虽然对戏剧的发展形成有极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的作家之一。他除创作了一批惊世骇俗的作品外,还撰写了小说理论专著《小说论》和大量有关小说的理论文章。它们以其强烈的个性色彩,真诚的情感、对美的热烈追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抒情小说观。小说观归根结底是一种意识形态现象,而要理解它就必须将它与具体的社会存在和历史发展联系起来。郁达夫的小说观也是历史赋予他的选择。它和五四时期的政治、经济、社  相似文献   

20.
一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认为;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显得令人惊讶地鲜明生动,就象雾霭突然消散之后,一个岛屿浮现在眼前。”(《论小说与小说家》)《儿子与情人》一直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劳伦斯风格”的小说。沃尔夫的解释和比喻,涉及到“劳伦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被劳伦斯创造性地大量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小说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或象征性形象表达出更为深远和飘渺的涵义,形成了劳伦斯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一面。在《儿子与情人》及以后的大量的小说创作中,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