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俭业破产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制定管理人."从而管理人取代原清算组的地位接管破产企业,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我国管理人制度的建立打开了的破产受理新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清算组执行过程中的缺陷.但我国管理人的选任仍体现政府意志而忽略了债权人的意思自治,且对于管理人的任职资格没有统一界定,现行管理人的监督机制对管理人执行职务时的监督并非有效.该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管理人制度的完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企业破产法》的管理人制度是破产法中的核心制度,确立了管理人处于破产程序中的中心地位。一、管理人的概念管理人,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破产申请后同时指定的全面接管债务人财产并负责债务人财产管理和其他事务的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由于破产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使得管理人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管理人仅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即在破产清算程序中总管破产清算事务工作,所以通常称为破产管理人。广义的管理人在重整程序中也承担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已经正式实施,但个人破产制度井未写入其中,该文从法律层面分析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缘由和条件,从破产原因、自由财产制度、免责制度、和解制度、管理人制度、人格破产和复权制度、监督制度完成个人破产制度建立的法律构想。另外,还对需要完成的配套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尹琦  张炜慧 《决策与信息》2011,(11):118-118
破产管理人是破产财产的分配核心,破产利益的有效处理全仰赖破产管理人的积极作为行为,因此破产管理人的公正公平性直接影响了破产程序进行和破产债权人的受偿,它也是我国商法与国际成熟法规范接轨的象征性指标,研究该项制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5.
张广明 《决策探索》2008,(22):48-49
新<企业破产法>的管理人制度是破产法中的核心制度,确立了管理人处于破产程序中的"中心"地位. 一、管理人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王兆茹 《经营管理者》2011,(7X):263-263
<正>破产和解制度是破产法用于防破产清算、挽救债务人企业的重要制度之一。和解制度成本低,债权人往往可以获得更高的比例清偿如可以节约管理人费用,债务人也不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往往适用于中小企业,破产和解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程序法意义上的,破产和解是指  相似文献   

7.
肖姣  徐婷 《管理与财富》2009,(7):146-146
2009年我国新《保险法》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改进。关于保险破产制度也进一步完善,笔者主要从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程序、对新《保险法》中保险公司破产制度的一点看法浅谈我国保险公司的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新<保险法>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作了改进.关于保险破产制度也进一步完善,笔者主要从保险公司的破产原因、程序、对新<保险法>中保险公司破产制度的一点看法浅谈我国保险公司的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9.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依法负责破产的管理、处分、清算事务以及破产方案的拟定和执行的专门机构。其在整个破产程序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尤其是管理人的选任资格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破产能否顺利进行,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以及破产程序中各种利益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进行过程中依法负责破产的管理、处分、清算事务以及破产方案的拟定和执行的专门机构。其在整个破产程序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尤其是管理人的选任资格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破产能否顺利进行,债权人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以及破产程序中各种利益能否得到妥善的解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个人破产的法律规制一直以来都处于真空状态,在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的今天,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在比较、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做出思考,并进一步指出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尚需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以证明尽早完善个人破产立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以新旧破产法关于债务人破产申请规定的对比变化为出发点,重点分析新法赋予债务人破产申请权的得与失。在结合恶意破产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债务人破产申请制度的新设想,希冀对完善我国的破产申请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在理论上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存在诸多方面的难题,但是通过健全信用制度,加强金融机构经营监管,建立人格破产和人格恢复制度等措施.可以消除这些疑虑。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需求不断增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尚未正式出台,不利于风险防范和金融效率的提高。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美国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并从中借坚对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立法有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外资银行分行的接管和破产程序的制定构想来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的市场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6.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也同样遵循这一严酷的自然法则。破产,作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运作中发生的一种组织变动形式,已无情地步入我国经济生活,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适应形势需要,建立完善的破产机制,规范企业破产行为,已迫在眉睫。美国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在企业破产方面有一套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法律框架和实际运作程序,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一、美国的企业破产制度1800年,美国制定了第一部联邦破产法。之后,历经多次重大修改,形成了目前无论从法律制度和实际运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破产地域管辖规定太单一,法律适用混乱,也没有对地域管辖作出变通适用的规定,缺乏灵活性.我国破产法对级别管辖也未作明确规定.从两大法系中关于破产管辖的规定来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对于我国的破产管辖制度应出台司法解释,增加财产所在地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明确级别管辖,应以债务人企业的资产总额,作为确定级别管辖的主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特殊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并且完善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移转等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公司的终止,根据适用的程序不同可分为破产终止和非破产终止两种情况。相比于破产终止,我国现行的非破产终止法律制度则显得简陋得多。虽然在公司非破产终止的情况下,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冲突相对缓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逃避法律监管、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却很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恶意终止公司,  相似文献   

19.
豆莹 《决策与信息》2010,(12):13-13
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抗辩制度是经营者集中控制立法中的重要制度,它能够使一项符合禁止标准的经营者集中“起死回生”。我国《反垄断法》中对该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和宽泛,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在我国的立法中引进国际上通行的效率抗辩和破产企业抗辩,以完善我国经营者集中实质审查抗辩制度。  相似文献   

20.
郝好 《决策与信息》2013,(10):25-26
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看,随着自然人介入市场程度的增加,出现了大量的债权债务关系,自然人到期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况也随之大量增多,如何使债权人的债权得到公平实现,同时适当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单靠民事诉讼程序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赋予自然人以破产能力,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成为我国现行破产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