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撒拉族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朱浙青一族源及人口演变根据有关史料和史学家的考证,撤拉族来自中亚撒马尔罕地区西突厥(黄姓突厥)乌古斯部落的一支──撒鲁尔部。撒拉族亦自称“撒拉尔”。元、明、清汉文史书中对撒拉族的称谓有十多种,如撒刺、撒刺儿、沙利、沙利族、萨拉...  相似文献   

2.
桥(小说)     
芦花河河水在黎明前的残月映照下,闪着粼粼银光。这是毗接藏、羌族地区的‘界河’,河西住着藏族,河东是羌族。湍急的河上横跨着昨晚刚赶修完工的竹索桥,桥堡顶上立着毛主席彩像,两侧贴着红绿标语,桥头燃着吉祥的柏枝烟堆。再过一二个时辰——天明以后,河东西两族群众就要欢聚在这里举行索桥竣工盛会,喝团结酒。藏族头人恶洛巴从河西走上桥来。他戴着遮耳狐皮帽,宽大的花豹皮衣领象条大蟒  相似文献   

3.
间两侧的颂辞>是撒玛尔罕(韩文德)个人出版的第三部诗集,也是撒拉族诗人出版的第七部诗集.撒拉族作家为数实在太少,而在有限的撒拉族作家群中,诗人却占有着多数比例.撒拉族文化人容易形成特殊的诗性心理气质,与其活过两次的民族命运和充满悲壮传奇色彩的民族历史不无关系.因为,"置身于这样一种特殊历史大背景中的民族文化人,他们对自己民族历史和家园的追念情感,一开始便具有着天然的诗歌特质,也使他们拥有了接近诗歌本质的先天性."(燎原语)  相似文献   

4.
《撒拉族语言·文化论》是一部凝聚着撒拉族骄子韩建业教授心血和情感的、高质量的学术专著。该书全面科学地介绍和展示了撒拉族人民的语言和文化,把人们引进了撒拉族人民的庭院、麦场和群体之中,引进了撒拉族人民的精神世界之中。翻开一页页的书,仔细品味,就像饮了骆驼泉甘甜的泉水,滋润着心田。当我最终编辑完成这部专著之后,心中总有些想说的话,产生了写一篇书评的想法。元时,源于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人阿克汗之子尕勒莽率部族从中亚东迁,经新疆,过肃州,最后定居在黄河岸边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他们不断吸收新…  相似文献   

5.
古代维、汉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我国历史文献中是有很多记载的.远在公元一世纪,为了抵御匈奴人的压迫,维吾尔人的祖先——当时在我国西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游牧的丁零(以后称铁勒)部落,就曾配合汉朝政府驱逐匈奴人.公元四至六世纪,铁勒部落同拓跋、宇文、南朝、隋朝已经有了比较频繁的物品交换关系.此后,维、汉两族人民的往来愈繁,经济、文化交流愈多,相互影响也日益加深,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两族人民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撒鲁尔王朝与撒拉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伟 《青海民族研究》2008,19(1):96-106
本文根据对撒鲁尔王朝的研究,提出了十三世纪中国撒拉族先民来自该王朝的撒鲁尔人的假设.对乌古斯与撒鲁尔的关系、塞尔柱帝国与撒鲁尔的关系、撒鲁尔人在安纳托利亚和今土库曼斯坦的情况,本文也作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马成俊 《西北民族研究》2012,(2):198-206,82
在撒拉族与藏族的交往关系中,有"许乎"、"奥西"、"夏尼"和"达尼希"四个表示两族关系的词,其中",许乎"与"达尼希"是最常用的。"许乎"是藏语,意即朋友;"达尼希"是撒拉语,意即"认识的人"或"熟人",也可以引申为朋友。两者是甘青边界循化县撒拉族与藏族之间经常用以表示相互关系的称谓。在这里,撒藏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家庭之间有经常性的来往,他们互通有无,互相提供方便,在长期的交往中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但是,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登的族群关系变量,尤其是族际通婚率来衡量撒拉族与藏族两个民族的关系紧密程度,是行不通的。本文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经常性的观察,认为族际关系的好坏不能只通过有无族际通婚现象或族际通婚率的高低去衡量,至少这个衡量指标在循化县的个案中是没有解释力的。  相似文献   

8.
三、四百年前,正当我国明代,驰骋在大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就已经穿着“上海”布,吸着“上海”烟,用着景德镇瓷器。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生活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高度发展的封建社会中的“上海”市民,则也戴着用塞北出产的马鬃尾编织的帽子、网巾,这正是蒙、汉两族人民不可分离、互相依存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9.
今年八月底到十月中旬,我室王恩庆、王攸琪、陈鹏、葛公尚、刘兴武、宋丽梅、邹南星等同志和我共八人,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考察。我们在呼玛、黑河、伊春、合江、牡丹江五个地区对鄂伦春族的四个生产大队、赫哲族的三个生产大队进行了重点考察,此外对朝鲜族的三个生产大队进行了一些调查,还看了达斡尔族的一个生产大队和满族的一个生产大队。除朝鲜族的三个生产大队外,其余的队都处于黑龙江或乌苏里江沿岸的边境线上。这一个多月考察所见,给我们总的印象可概  相似文献   

10.
苗寨春讯     
我们来到贵州省安顺县西关人民公社苗族聚居的汪家山生产大队时,虽然正是严冬,但是处处却感到了早春的气息.早晨,当红色的太阳冲开山寨上的薄雾,把万道霞光倾泻到各个角落后,静静的山寨便活跃起来了.放牧员吆喝着牛群爬上山梁,男女社员们扛着工具嬉戏地奔向田野,很快,整个山野也跟着活跃起来了.在  相似文献   

11.
马燕 《回族研究》2011,(1):61-65
河湟地区的回族和撒拉族的社会交往比较独特,两个民族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因而在生活习俗、心理文化等方面有着太多的相似.但是,回族和撒拉族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而且在族源和民族形成过程以及语言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撒拉族 中国信仰伊斯主教的少数民族。自称“撒拉尔”。汉文史籍称“撒剌儿”,“撒刺”、“沙喇族”等,均系其自称的不同音译。1954年正式定名“撒拉族”。人口71000余人(1986年),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与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少数散居在青海西宁地区及黄南,海西等自治州,新疆伊宁县和乌鲁木齐等地。使用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大多兼通汉语,部分人还兼通藏语。无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汉文。  相似文献   

13.
在层峦叠嶂的祁连山东南方向,有一条古老的湟水河,河的两岸坐落着青海省六所回族、撒拉族女子中学,她们如同六朵芳香艳丽的鲜花,盛开在这富饶广阔的高原土地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撒拉族相关族名为重点,通过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提出撒拉族源自Qaramang(尕勒莽)部,和土库曼、土耳其的Karaman,乌兹别克的努尔塔Salur人都应是源自历史上著名的、Salur乌古斯部的一位领袖Karaman的观点.撒拉族的自称Sal(i)r,是由历史上的Salur、Sal(g)ur、*Sara(g)ur、*Sar(i)(g) O(g)ur等演变而来.Sar(i)(g) O(g)ur意为“黄箭(部落)”,曾是匈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等一些乌古斯(O(g)uz)民族和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祖先回纥(O(g)ur)都同出一源.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基层社会组织是文化人类学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着这样的宗旨,笔者就撒拉族基层社会组织——“阿格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一番探讨。撒拉族的基层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狭义上说只是原始社会或者是早期的社会组织结构;从广义上说包括早期一直到现代的社会组织结构。笔者主要是从广义性来探讨其社会组织,考察其内部变化的机制。这一社会组织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血缘为纽带,部分地存在着平均主义观念,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平等、合作、协调的内涵。一地拉族先民氏族的产生①撒拉族…  相似文献   

16.
《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以下简称《文集》)这部总数达200余万字的论文集,很厚、很重、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近二百篇作品铺展开撒拉族的全貌,展示了撒拉族的精魂和魅力,使得人们一下子看到了撒拉族艺术殿堂中一组非常精美的历史长卷。若从学术而言,多源、深广、独特是其特点;从研究角度讲,挖掘、拓展、启迪是其重点。这是一部真正融学术性、知识性、纪实性于一体,客观形象地反映了撒拉族人民过去和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反映了撒拉族人民向往未来世界的集大成者。可以说,这部论文集横跨诸多学科领域,汇集了撒拉族研究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心血…  相似文献   

17.
台湾是我国第一个大岛,也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在这个宝岛上居住着约一千万汉族和二十万高山族人民。长期以来,在两族人民辛勤劳动下,把台湾从原始荒芜的岛屿开拓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并在共同生产斗争和阶段斗争中,结成了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仅从经济文化交流方面来谈谈历史上汉族和高山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广西僮族自治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是一个高寒山区,南北约四百华里,东西宽二百华里。全县共七个人民公社、五十个生产大队,总户数六千九百四十八户,三万四千二百五十五人,其中农业六千七百三十一户、三万二千三百五十二人。居住着瑶、汉、僮三个民族,瑶族一万八千四百零四人,僮族四千四百零九人,汉族一万一千四百四十二人。县内地多田少,全县有水田二万五千一百亩(其中单造一万四千二百亩、双造一万零九百亩),旱地六万六千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撒拉族相关族名为重点,通过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提出撒拉族源自Qaramang(尕勒莽)部,和土库曼、土耳其的Karaman,乌兹别克的努尔塔Salur人都应是源自历史上著名的、Salur乌古斯部的一位领袖Karaman的观点。撒拉族的自称Salr,是由历史上的Salur、Salgur、*Saragur、*Sarg Ogur等演变而来。Sarg Ogur意为"黄箭(部落)",曾是匈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等一些乌古斯(Ouz)民族和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祖先回纥(Ogur)都同出一源。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一直为饮水犯愁的黔西南兴义县布雄公社大山脚大队布依族,汉族社员,在州、县民委支持下,完成了从7公里以外獭猫洞引水工程。60多岁的布依族瘫痪老人田景文高兴地让人带他到水龙头旁看望,嘱咐看水的社员一定要保护好共产党送来的活命水。这个大队是布依族、汉族交错杂居的山区。长期以来,饮水一直是两族人民的一大愁事,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