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社会大发展中不断更新,无论是作家作品,还是作家队伍,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80后的少数民族作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园地里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他们中绝大多数都接受了汉语教育。80后少数民族作家在独特的时代境遇下,对人、事、物的感触亦能见出社会共性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 ,谈到生活经验对创作的影响 ,很少谈到童年经验。事实上 ,童年经验对作家的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童年经验作为创作素材进入作家的创作 ;二、童年经验作为心理定势对创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武汉作家的小说创作,近年来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而引人关注,因此,研究并分析武汉文坛目前的文学现状,认真地总结作家的创作得失,是当前武汉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家创作实绩和创作特性的综合梳理与评论,来呈现近期武汉作家创作的总体趋势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70年代前后移居香港的新一代南迁作家,其生活经历、文化教养、创作历史大致相同。其创作无论在选材、创作倾向上与本土作家截然有别。但随着居港岁月的增长,他们的“大陆客”气味逐渐消失、“大陆意识”逐渐淡薄,香港色彩和“香港意识”则日渐显现。体现在作品上是时代背景被淡化,兴奋中心转向婚恋题材,作品被注入通俗性审美特征,因而与新一代本土作家接近起来。但两者仍有分别,预计很难合流,这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不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余年来,我国有一批少数民族作家以出色的才华和创作实绩成为全国著名作家。从这些以代表作家的创作经历、创作体会、创作特点看,他们都具有积极提高文化素养的自觉性、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和运用“内在体现”语言观的意识,这些都是少数民族作家审美创作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7.
在当代文学史上,"十七年"女作家的群体创作常常被人忽视,建国后到1966年"文革"前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具有特殊性,既有与时代政治文化因素相谐的共性特点,又表现出出自女性的独特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8.
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体精神创造的意义,通过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不可或免地被纳入团体、政治和商业等制度的控制之下。这些制度与大众传播网络的合谋,造就了现代作家创作的特殊生态。  相似文献   

9.
汉赋作家的生命欲望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形态第一,通过大赋写作,迎合帝王的好尚,扬名当世;第二,通过写作、立言,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身后声名之不朽;第三,试图通过讽谏之义的表达,确立作家在特定格局中为人们所认可的角色形象。所有这些,都对汉赋作家的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汉代自朝廷到民间普遍存在的奢靡铺张、纵游恣乐的风气,不仅成为汉赋作家生命欲望得以滋长的土壤,而且还无形地塑造着他们尚“侈”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风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有着客观规定性 ,对作家的创作风格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地域文化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成独特的性格 ,从而使作家的创作风格异彩纷呈 ;语言是文学的衣裳 ,地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语言是形成作家创作风格的形式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彝族文学的第一个女作家,经历了革命战争洗礼的李纳为当代彝族女性文学扛起了首开先河的重任。通过对 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剖析,进而探究其隐含在文本之内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及变化。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李纳的女性写 作经历了一个从浅到深、从觉醒到爆发的崎岖之路,从最初的关照现实、鲜有女性话题到革命年代与男权时代束缚下的女性意 识,再到冲破革命时代与男权时代的压抑,展现全新的女性意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由于索尔·贝娄的犹太身份和美国生活的双重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兼具浓郁的犹太性和美国味。在他6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犹太性逐渐减少,而美国味逐渐增强。对索尔·贝娄三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中主人公进行分析,探索他写作中的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表现了贝娄的跨文化写作特性和世界作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也不记得是啥时认识王小鹰的,只觉得她那磁娃娃般的脸很像木偶剧中可爱的女孩子,名字也是我常常在剧本中用的.看了她的作品后,忽然想为她写传记,于是我开始收集她的材料,有机会为我心中可爱可亲的女作家写文章,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并非一向所说的乐府民歌,曹植应为其主要作者,《艺文类聚》和《玉台新咏》的两个不同版本,正应该是曹植分别写作于建安时期以刘勋休妻为原型的抒情诗和黄初后期以甄后之死为原型的叙事诗.两个版本不同的序所载的时间说法不同,前者为“后汉”,后者为“汉末建安中”,留下了不同时间写作的时代痕迹.两作从序到诗作正文,无不吻合于两个不同的题材背景.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佛罗里达女梭罗”的美国地域女作家玛·金·罗琳斯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以佛罗里达中北部荒野地区为背景和素材。该地区的气象不仅是罗琳斯描写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在其创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四季的交替变化是组织作品架构的重要方法;气象灾害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决定人物命运;自然界的各种气象是促进人物成长的重要因素。罗琳斯的气象书写表现了其精湛的创作艺术,同时也体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6.
英语写作教材的功能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英语专业写作教材《写作教程第三册》为例,分析英语写作教材的功能化现象,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对教师写作课堂教学的启示。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适用性,并对写作教材设计、课堂安排和教学展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海经》的内容、语言特点与考古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山海经》巴蜀图语本成书于西周初中期至战国中期。华文本《山海经》是由定居蜀地的楚国贵族后裔综合图语本、口头流传,再加入楚地神话以及中原、海外历史地理知识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写作学的研究视角,对茅盾一生的写作活动作了较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从茅盾的写作实践与写作理论两个层面,探讨了茅盾在文章写作与写作理论构建上的独特价值,揭示了茅盾在文学史外的另一面,即中国写作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各种相对定型的文体,在写作中长期被作为与特定"内容"相匹配的形式规范;而当下互联网上和纸媒文学领域出现的"实验文体写作",却正显示出打破固定规范的文体变革趋势;究其动因,是由于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和现代人更趋丰富多元的心理内容,需要寻求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体形式予以表达."实验文体写作"是时代发展导致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20.
对偶是汉语语体系统和文体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人们把对世界的认识摹写出来又渗透到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之中的一种语言表达式。对偶思维是一种耦合①性思维,集中反映了汉民族写作的整体思维和对立统一思维。考察汉语写作史可以发现:对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修辞方式,它更是汉民族写作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的研究,已经从一种修辞手段的研究转化为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大课题和焦点课题。而对偶的研究,如对偶的形成与结构体制对汉语写作的认知意义;对偶所映射的汉族人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对偶的语体学意义和文体学意义;对偶与语体、文体嬗变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问题等也应该是语言学中极有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