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主义与德国科学体制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与德国科学体制化张钢一、引言科学体制化研究历来为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所关注。作为社会学概念的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指的是某种特定活动在各种社会的和组织的设置内部成长的过程和定型程度。①根据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本—戴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比照于欧洲近代科学逐渐“体制化”的过程,我国明清之际的科学事业尽管也经历过一次不小的高潮,却终于未能确立起近代意义的科学新体制,并从此拉大了与西方科学的差距。本文从基本信念的转移与否、对待功利的不同态度、理性主义的表现差异以及进步还是“复古”的思想倾向等方面对中西科学的这段历史作了对应性考察,并揭示明清之际科学的主要失误就在于非“体制化”。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这不仅精辟概括了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定性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高度统一 ,更指明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动态有机结合 ,即面对全球化 ,突显民族性 ;面对多元化 ,坚持科学性 ;面对市场化 ,立足大众性。  相似文献   

4.
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王国维奠基,经由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20世纪中国美学家深化和完善的“意境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核心范畴”,甚至被标举为“中华民族最高艺术审美理想”.然而,这种“意境说”并不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诗学所固有的,而是上述学者依据德国美学传统所提供的思想资源建构起来的.“意境说”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沿着德国美学传统的轨辙运动的,德国美学的若干主题,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为“意境说”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从思想实质上说,“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一种中国变体.“意境说”的现代建构是中国学者为了重建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进行的“传统的现代化”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现代化”转化成了“自我的他者化”,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近代中国所遭遇的思想危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科学研究模型及其体系具有“形而中”的性质 ,形而中既非道 ,也非器 ,而是象。象乃道的隐性显现 ,乃器的直接生成之源。依此观之 ,西方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而产生的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研究传统 ,可谓“机械式”的“器物学” ,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 ;而中国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合一”为前提而产生的“气象学”为基础的生成论的研究传统 ,长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二者是彼此独立的两大科学传统。中国传统科学在近代的命运 ,不是被证伪 ,而是被打败。世界未来科学的发展 ,将取决于中西两大科学传统的会通与互补。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的存在价值及其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 ,才能在中国文化现代发展中摆正中国传统科学的位置 ,才能在世界文化和世界科学的未来发展中 ,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构建民族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史中自然历史变化、社会历史变化和人的历史变化的演进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反映人类不同生存状态的社会历史场景;这种社会历史状态的“和谐”取向是人类不断自觉的民族的历史选择;统一的多民族社会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而科学发展则体现了这个过程的必然要求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传统女性主义从性别维度分析传统科学文化,揭示出传统科学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科学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受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新时期女性主义解构传统科学文化的一元结构,从阶级、民族、地域等方面坚持科学文化的多元立场,女性主义科学文化观从科学的性别文化转向了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女性身份的消解与后殖民主义对差异性与多元性的强调为女性主义多元文化发展带来新动力与巨大挑战,唯有建立一种使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多元主义的差异与女性主义批判完美结合的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多元文化才能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某种程度上讲 ,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进步与否 ,与这个民族特定的社会精神文化结构是相一致的。基于这一立论 ,我们在比较分析近代中西方人在精神心理结构方面的差异以及中国传统概念思维主要特点的基础上 ,认为西方人的精神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 ,较中国人而言 ,更有利于科学创造。因此 ,当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是要首先改革妨碍创新意识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 ;以此为前提 ,我们就创新能力培养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提出了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条件、改变大学教育行政化、创新人才只能“个体实现”等 5个与教育理念有关的思考 ;最后指出 ,鉴于转变传统文化观念的难度 ,创新能力培养带给我们的变化 ,可能只是一个渐进的缓慢过程 ,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  相似文献   

9.
"民族"问题是德国理论传统的核心议题之一,韦伯在他的社会理论中也集中关注了该问题。对韦伯民族观的理解可以从他对民族属性的判断以及民族的具体内涵两个层面展开。就民族属性问题而言,相较于德国传统形而上学的有机体论民族观,韦伯从经验科学角度展开对民族的考察并赋予民族以经验性;对于民族的具体内涵韦伯的认识中存在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双重设定。对韦伯民族观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澄清韦伯的民族主义观念,因为在韦伯那里同时存在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0.
洪堡是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他认为,大学具有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双重职能,人才培养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完人",而大学要培养完人,必须把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重视普通教育。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从洪堡的大学理念中寻求合理的资源,并进行必要的现代转化,建构起了一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科研模式。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永恒主题。自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传统文化热以来 ,人们对待传统文化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正确处理好“史”与“论”、“一体”与“多元”、“真”与“美”、“古”与“今”、“中”与“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科学的态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架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从传统文化的造势说和现代科学的造势论的统一中造势的基本原理,给出了造势的理论模型:使差别最大的元素联系最紧密,由于这样的元素只能是对称性元素,而对称性元素构成“群”,从而揭示了“造势”必然“成群”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才成长和大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质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嬗变,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点。文章还论述了现代大学教育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并有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哲学和科学思想。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多渠道、多形式地系统地教育学生,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修身精神、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人格道德精神等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从早年知识启蒙和世界观型塑的时期,到长沙求学思想转变和各种主义选择的时期,最后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并实践积累的时期,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反思的自发性,发展为冷静思考的自发性,最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自觉性。基于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历史考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视角,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具体展开,最终理清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历史和逻辑。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科学认知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以及具体文化建设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作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基于共同体意识和自主性的统一构建出系统化的“反凝视”文化传播矩阵,从节庆、表演、民俗、影像四个维度呈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民族节庆仪式体现了文化适应过程中的独立,自觉输出民族价值观和人生观;民族文艺表演通过沉浸式的感染与阐释,积极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民族民俗传习彰显了对民族文化景观的坚守与扩散,坚定维护民族文化特殊性;民族影像纪录呈现跨越时空的异域文化之旅,系统推进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美国人类学的发展渊源与特点,通过对博厄斯及其弟子提出的考古、体质、生态、文化人类学4个学科架构的论述,发现美国人类学自诞生之初就深受德国自然科学经验主义和人文哲学的影响,强调文化精神或民族气质,关注文化的历史性以及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形成独特的美国人类学“文化研究传统”;美国人类学发展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争,引发了民族志表述危机。  相似文献   

17.
大学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科技、人文等发展水平的主阵地,文化是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心理模式、行为方式、精神态势的多棱镜。当代大学已超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传统功能模式,“引领文化”功能日趋彰显。大学的引领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引领文化生产、引领文化升华、引领文化发展等方面,大学引领文化功能源自大学具有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资源与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都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一个是阶级的和时代的烙印;另一个是民族的精神特性。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深深地打上了封建的烙印。这里面既有先进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因此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此同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还有另一面,即由历史长期积聚、总结、升华而形成的优秀民族特质——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亚洲东方延续几千年的精神支柱。所以,在今天研究、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时,不能不注重研究、继承与发展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就强调过“民族的精神发展”。譬如德国人曾经强调过“日尔曼精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1990年二战后分裂的德国重新统一,促成重新统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指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联邦德国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以及阿登纳的“国家统一”、勃兰特的“民族统一”到科尔强硬的完全统一,他们的政策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其实,重新统一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发生过巨大的影响,至今仍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智力资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批评的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撞击中,去寻求合理的科学的认同和统一;在继承、扬弃、创新中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文明的、昂扬奋进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