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堉华 《九江学院学报》2010,29(1):100-102,109
拟声词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构词法,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拟声词。本文从它的分类和句法功能入手,阐述了英汉语拟声词的分类及用法,并根据拟声词的特征提出了英语拟声词的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日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拟声词和拟态词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符号。日语中的拟声调和拟态词均属副词类。汉语中,拟声词属特殊词类,也有归属于叹词的,而拟态调则属形容词类。由于拟声词、拟态词在汉语、日语词类归类上有差异,往往给日语学习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本文通过大量例句,对日语和汉语中的拟声词、拟态词进行分析和比较,以便学习者能够形象、准确地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汉语和英语中的拟声词都很发达,且有诸多方面可供比较:语音结构形式及重叠形式方面,英语拟声词单音节占优势,汉语拟声词则双音节和多音节占优势;汉语拟声词重叠形式比英语更为丰富。音节结构方面,英语拟声词为了达到更逼真的模拟效果,往往可以突破音节结构规则的制约;汉语拟声词则严格遵守汉语音节结构规则,不会随意突破。语义转移路径方面,英语拟声词名词性转义和动词性转义发达;汉语拟声词则主要表现为形容词性转义发达。这些比较不仅可以凸显英汉拟声词各自的特点,而且兼具语言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拟声词在现代英语中的运用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声法 (Onomatopoeia)是艺术感染力极强的构词法 ,“onomatopoe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nomapoiein ,意思是“name making”(命名 )。这是一种模拟人、生物或非生物的声音而造词的方法。语言中凡以模仿事物或动作的声音而构成的词都称为拟声词。世界各族语言都有大量的拟声词 ,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 ,它是修辞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应用得当可夸张印象。写作时往往由于平平常常的拟声词使整个句子变得鲜明、生动 ,犹如画龙点睛 ,提高感染力。一、拟声词的分类(一 )仅仅模仿发声物的声音 ,而不代表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类语言学的角度描写了维语拟声词 ,比较详尽地讨论了复合式拟声词。另外 ,文章还对维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藏语复音拟声词的结构形式非常丰富,汉语拟声词有AA、AB、AABB、A里BC、ABCD形式,藏语则有AA、AB、ABB、AABB、ABAB、A'BAB等形式。经比较分析,汉语和藏语复音拟声词的结构形式和语音造词手段极为相似,而衍生方式不同,词形上都存在一词多形现象,在造词功能、音节结构等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共性,这些共性特征都有别于其他语系语言。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中拟声词都是对自然声音的模拟,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汉语和英语的拟声词各有各的特点;汉语拟声词和英语拟声词的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英语拟声词在文章中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拟声状物表情达意的特殊修辞效果.因此,在学习英语和从事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拟声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有何不同,并进行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拟声词”的演化过程,认为可摹拟声音是形成拟声词的必要条件,自然声音必须是和汉语音位系统相近的声音才可以摹拟,并进入口语;口语中的“拟声词”只有进入汉语音节系统才能进入书面,并得到初步固化;只有被收录进较通用词典的拟声词才能够真正固化;随着使用频率增大,部分拟声词有临时修辞用法;有些拟声词随着不再主要表膏和句法功能的单一化逐渐异化为其他词类。还讨论了拟声词异化的类型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凉山彝语拟声词的内部结构和拟声词具有的形象色彩。(一)在内部结构方面,对拟声词的单音节及其重叠式,双音节及其重叠式,双音节的重叠变化和内部结构特点及其语法功能之间的联系作了介绍。(二)在形象色彩方面,对拟声词的形象感,包括多种感性的表达色彩:即听觉的、视觉的、触觉的、动觉的等和“自体表现”方面都作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有很多的拟声词和拟态词,它们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原本古板的日语变得更加生动、贴切。文章对常用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进行了规律性分类,并总结分析了日本人爱用拟声词和拟态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动作、变化等声音的词,即拟声词表达的意义就是表示某种声音。但是不同语言中的拟声词不是对客观声音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客观声音的概括模拟,因此概括程度的不同,拟声词所负荷的意义也有区别,不同语言的拟声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也不同。本文试图从汉韩语拟声词的语音形式,即拟声词音节中的辅音和元音两方面入手,对比分析汉韩语拟声词的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汉韩语拟声词的意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无论哪种语言,在词汇中都有拟声拟态词。语言不同,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数量、种类也不一样。日语中也有许多拟声词和拟态词。日本人在讲话和写文章时,经常使用这些词汇,使语言更生动、贴切。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更好的了解这一类词汇,并能更准确地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含有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尤其是拟态词的用法非常复杂,这一点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汉语中虽然也有拟声词(象声词),但是,不如日语那样丰富和表现细腻,而且也没有相应的拟态词。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要掌握和学好拟声词和拟态词是非常困难的。本文通过对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特点以及它的中文译法的理解,对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的中文译法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从英语拟声词出发反思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表示:拟声词为数甚少,而且也不是语言系统的有机成分,只是部分约定俗成的模仿.本文以英语拟声词为例,经论证得出:拟声词并不少,而且它们是语言系统的有机成分;部分约定俗成的性质并不妨碍它们证明拟声词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由此得出结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5.
汉语、英语拟声词异同探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拟声词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和语言现象。拟声词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和英语词汇,增强了它们的表述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文字音响的渲染起到了理想的修辞作用。拟声词用声音反映知觉与意识,形成声音与知觉之间的呼应与共鸣,使很平凡的句子变得生动、鲜明、逼真,从而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因此,人们研究探讨英、汉语拟声词,分析比较它们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对比加深对它们的了解,将对英语和汉语的教学与翻译工作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如何规范异形词,以减少用字的混乱和减轻读写的负担,是语言学界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杨碧珠先生的《现代汉语拟声调的规范问题》(《语文建设》1994年卫期)从拟声词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设想:采用汉语拼音法记录拟声词,以统一和规范拟声词的书写形式。研读思考之余,我们认为,要具体实施这种设想,下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一、如果规范对象是所指相同、同音异形的拟声词,用汉语拼音规范其书写形式当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杨文所举的“呼吃呼吃”“呼赤呼赤”,即可统一于“huchihuchi”,一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英语拟声词的语音理据和语义理据在二语拟声词汇习得中的作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对语音和语义理据的强调与利用,可以比较明显地促进二语词汇的识别和产出;从词汇耗损的角度来看,有助于词汇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  相似文献   

18.
关于拟声词的问题,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和高明凯的《汉语语法论》,都没有阐述过这个问题,就是在1956年制订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也仍然没有提及拟声词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都没有给拟声词以应有的语法地位。但在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和丁声树等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却重视了拟声词(他们叫“象声词”)的研究,在张静先生的《新编现代汉语》和黄伯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也承认了拟声词的语法地位,并把它列入形容词的范围。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则认为拟声词有同叹词相近的一面,也有同叹词不同的一面,并把它归  相似文献   

19.
研究英语词汇是研究英语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拟声词的词汇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而构成的。从拟声词的修辞功能和翻译技巧两方面探讨了拟声词在英语语言运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汉英拟声词的修辞及句法功能进行归纳、对比,剖析汉英拟声词在修辞及句法功能上的明显差异.并探讨论述汉英拟声词在英汉互译中词类的转换、调整等诸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