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认为 ,1999年是中国教育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将有一个新的、超常规的、跨越式的发展。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 ,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问题给以前所未有的关注 ,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充分体现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高瞻远瞩 ,审时度势。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同样凸现的时代 ,我们应该敏锐而勇敢地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决策,是全党、全社会和全国教育战线上的一件大事。《纲要》绘制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对于改革与发展有诸多执念,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基于对无尽发展的期待,教育改革逐渐被功利主义思想所主导,并被赋予了过多的工具价值。受以经济为中心发展范式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便于掌控,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常用政策工具就是经济激励或物质刺激。原本作为公共利益和长久之计的教育,以现代化之名在反复的改革与无止境的发展幻象中陷入了类似“疾驰的静止”的悖论。结果就是:一方面,我们时代的教育改革翻天覆地、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我们时代的教育又似乎从未现代过。实践中教育是影响人的认知范式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世界关系的基调要从控制转向共鸣,需要改变教育场域的基本关系。在不受掌控的世界上,只有基于共鸣的教育关系才能涌现出共鸣的世界关系。以共鸣为目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在于综合多种动力源以实现可持续,而不是依靠政策驱动或科技赋能,不断地追求加速、再加速。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近年来许多高职高专学校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整体性视角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影响。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讨论,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从相对宏观的视角,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改革发展的原则,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略,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质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心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教育政策虽然始终对提高教育质量予以充分的关注,但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对教育质量认识的偏差、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教育质量监测标准的单一等。为此,需要以大教育质量观的视角和动态的思维审视教育质量,正确处理普及教育与提高质量的关系,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创建优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和基本内容以及邓小平“三个面向”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提出了武汉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中西教育比较的角度来看 ,当前中国的教育在改革与发展中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仍还有不少值得关注和需要讨论的问题 ,尤其是在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评价、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当前中国的教育如何与世界教育发展接轨等方面 ,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亟待解决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负面因素有四个主要方面。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有社会诚信体系的解体、传统价值基础崩溃、大学本质精神和灵魂的丧失、利益"瓶颈"的制约、社会舆论环境不良等。在政治与法治环境方面,政府干预过度,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足;法制建设不够完善,教育改革和发展尚缺乏良好的法治环境。在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方面,社会阶层复杂多变,教育公平公正面临严峻考验;关系文化盛行,教育腐败和寻租行为相当严重。在教育文化环境方面,教育信仰和理想缺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比较盲目;公众信心不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民众基础薄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不协调,教育改革成效难以显现;传统教育价值体系逐渐解体,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教育现代化面临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形势下夜大学教育出现的萎缩势头,文章从夜大学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谢维和、陈超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撰文指出,教育政策数量变化研究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985~2001年中国教育政策的数量及其变化从一定的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通过归纳发现,这些年中国教育政策的发展一直在面对和经历着一个十分矛盾和艰难的抉择。一方面作为一个转型社会中的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它承担着主导和控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任务;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及其对教育的需求和压力,又迫使教育管理部门不得不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作为政策建设和调整的首要选择,因而常常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教育活动本身所需的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甚至放弃了教育政策自身建设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这种矛盾和两难选择正是我们研究和分析中国教育政策数量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一个反复探索、不断深入、逐步明确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的最终成果,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全面的、科学的回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其基础在教育。针对我国传统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指出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之所在。同时 ,教育的普及和完善 ,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工作者经常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惑无非是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的问题 ,只有教育界的同志才最容易理解此中的甘苦。一方面 ,从政府的教育文件到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都要求推进素质教育 ,这与校长整体的教育理念相一致。但另一方面 ,从行政管理直到家长、学生都给学校巨大的压力 ,要求学校拿出成绩 ,教育工作者由此长期陷入矛盾的夹缝之中 ,工作中的大部分痛苦都与此矛盾分不开。为什么中国教育会出现这样的矛盾 ?中国的基础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将走向何处 ?从何入手 ?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一、中国基础教…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育改革与研究应该特别重视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虽然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做了很多各具不同合理因素的研究,但总体来说,人们的相关观点分歧较大,其认识还不够全面或不够辩证,还需要以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在充分认识受教育者个体和不同群体的教育需要、充分认识教育可能发挥的价值或功能和现实的教育条件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取向包括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我们应该坚持实现个人的教育价值和社会的教育价值的和谐统一的根本取向之下,充分开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有益潜能,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充分实现个人的教育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合理教育需要,以充分实现社会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渐成潮流,我国教育改革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目前高等特点的基础上,教育改革和发展阐述了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它们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学习借鉴这些创新的理论,可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越级提升与蛙跳式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历史性贡献在于,第一次全面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一次全面指出了必须排除的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重大因素,第一次把素质教育提到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了前所未有的内外部环境,具体指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为了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数、各类成人高等教育都较以前有了巨大的增长。然而,目前培养的创造性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于创造性人才需求,"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的能力,而且须重视其德性素养的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人文科学知识的教化。课堂教学由目前的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学互动的教学生态转变。与此同时,亟需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让教师—学生特别是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人才观及需求现状,进而,使学生的就业观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及需求相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