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族“神箭”崇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土族"神箭"崇拜习俗作了介绍,并分析了其中的文化蕴含.认为土族的"神箭"崇拜尽管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但仍可从中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特征,为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
土族纳顿面具舞解读(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和土族纳顿的三国戏系列面具舞能够进入土族纳顿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当时国家统治教化需要是重要因素,民间凭借国家倡导借机发展民间信仰是内在因素,而汉族人口大量进入土族地区乃至于被融合进土族是其进入并获得立足进而得到长久发展的基础条件、重要保障,土族完成从游牧生活向定居农耕生活的彻底转变是接受三国戏并一直上演的经济基础。纳顿中的"五官舞"再现土族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土司接受中央王朝封授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土族的起源、发展、形成与延续为背景,探讨在历史时空变幻中,土族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经历了怎样的传递和调整过程,以及当前土族精英分子如何利用部分历史记忆和学术资源影响土族民众,土族民众如何利用历史记忆资源获取各种利益,从而为土族族群自我认同的历史变迁及现存的学术争论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藏族史诗《格萨尔》今日在土族和裕固族中广为流传,但在早期这些民族中却是禁唱《格萨尔》的.历史上曾有格萨尔和霍尔王交战、霍尔王战败被格萨尔所杀的故事,所以在土族和裕固族中说唱《格萨尔》会使霍尔三兄弟(即指黄帐王、白帐王和黑帐王,分别是裕固族、土族和汉族的祖先)不高兴.时过境迁,现在土族和裕固族中不仅说唱、流传着《格萨尔》,而且人们还产生了特有的社会历史心性和追寻英雄祖先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土族婚俗奇特 ,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 ,婚礼的全过程是在歌舞中进行的。而土族婚俗中的婚礼歌展示了土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婚俗 ,反映出土族歌舞音乐独树一帜的特点。该文仅对土族传统婚仪的婚俗以及婚礼歌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6.
土族服饰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土族服饰艺术是土族文化最具特色的显象表征,是土族特有的审美追求和审美心理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省民和县鄂家村为个案,对土族喜庆丰收、酬神的民族节日"纳顿"进行考察,探讨其节庆习俗得以传承、复兴的动因,力图分析并展现"纳顿"这一土族传统节日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在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我惊喜地发现了土族特有的手工刺绣技艺——盘绣。土族被称为"彩虹民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族儿女,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心灵手巧。看来来往往的土族妇女,人人从头到脚,用刺绣装扮,身着五彩缤纷的"彩虹衣衫",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我乘机寻访编织"彩虹"的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传承人李发秀。  相似文献   

9.
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举行,其中包括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关于年都乎"於菟"节的由来方面,目前主要有楚风古舞说、古羌文化遗存说、多民族文化融合说等多种学说.从历史看,热贡年都乎土族的"於菟"神舞及其"二郎神"祭祀活动,与该村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构成,以及其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并且由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流传方式上的不同特点,成为一种融宗教、文化、艺术为一体的民间傩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民和土族纳顿上演的面具舞“庄稼其”及“杀虢将”的相关传说故事,对二者进行了释读。认为“庄稼其”反映了土族先民从游牧生活逐步走上农耕生活的历程,展现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现象。“杀虢将”反映了土族先民的历史生活,以及历史生活中人与自然关系、人神关系。“杀虢将”是土族先民造神过程中尚未成型的信仰类型。  相似文献   

11.
土族族源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有较大分歧。主要有“吐谷浑说”和“蒙古说”两种观点。《土族史》作者在坚持“吐谷浑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土族就是吐谷浑”的观点。本文对此进行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12.
湖北景阳土家族民间传说以地名、山川景物传说见多,可以说每一个景点都是一个民间传说的发祥地.兴隆寺村是景阳镇的一个自然村,其变革和民间传说无不反映出景阳土家人族源问题,居住特点及文化心态,调查完善其民间传说的文化演变,对于促成"景阳文化"的形成,开发景阳土家族旅游资源,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小集镇建设,活跃和繁荣农村经济,全面认识土家族文化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土族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土族族源讨论中的诸多问题,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民族理论、民族名称、方法论等六个方面对阴山达达—蒙古说进行反驳,认为不论从史实考证还是从民族学理论来说,该说都不能成立,由此反证吐谷浑说之正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土族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土族族源讨论中的诸多问题,从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民族理论、民族名称、方法论等六个方面对阴山达达—蒙古说进行反驳,认为不论从史实考证还是从民族学理论来说,该说都不能成立,由此反证吐谷浑说之正确。  相似文献   

15.
流传于土族和藏族地区的《福羊之歌》,是一部对羊的颂扬之歌。故事曲折,比喻生动,想象奇特,形象地展示了高原民族的生活和信仰习俗。羊之所以被赋予不同寻常的来历,是高原人出于对羊的一种特有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6.
土族有着复杂的历史形成过程,现聚居区又处在藏文化圈与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这就使土族文化在构建过程中不断进行整合,形成一种包含多种文化因素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本文拟从土族的宗教信仰文化来透析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土族习惯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习惯法是指用来调节土族社会关系的某些社会规范,主要体现在土族氏众的各种仪式、节庆等社会生活之中。土族习惯法具有独自的法文化渊源,并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份,最终形成多元的规范合体。  相似文献   

18.
土族哭嫁歌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哭嫁歌是土族婚礼风俗乐歌的重要类型 ,是土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蕴含着土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对哭嫁歌的演唱内容、演唱程序等的分析 ,对土族哭嫁歌作了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