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11月以后,上海“孤岛”内的政治斗争十分复杂。文艺界在地下党领导下,既要和国民党作斗争,又要和汉奸作斗争,环境是很艰苦的。这个时候,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凡是在抗战初期比较出头露面的,不得不撤离上海,到香港,或到大后方,如重庆、桂林、成都、昆明等地,一部分则到了西北解放区和新四军中。留在上海的,是一些原  相似文献   

2.
1938年十一月十二日,在上海沦为“孤岛”的周年,我和另境先生借威海卫路中社礼堂结婚。我们的婚礼成为“孤岛”上的文艺界战友们一次大团聚的活动。我接触到文艺界的进步人士,听到和看到许多“新鲜”事儿,至今不能忘怀。第一件使我感到特别“新鲜”的就是关于《文艺阵地》的事。  相似文献   

3.
随着“八·一三”沪战的爆发 ,国民政府在上海的商业领导地位发生了动摇。通常认为 ,在194 1年 12月 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前 ,上海的“孤岛”地区是一个“自由”的商业市场 ,国民政府对“孤岛”的商业管理也并未完全放弃 ,但对此仅是一笔代过 ,言之不详。本文通过对现有档案等资料的研究 ,发现在整个“孤岛”时期 ,国民政府对上海的商业管理虽然较之战前有所减弱 ,但仍然尽其所能进行管理 ,不少政策、法令通过商会团体在“孤岛”继续得以贯彻实施。国民政府对上海“孤岛”有效的商业管理 ,不仅奠定了“孤岛”商业繁荣的基础 ,而且对大后方经济的稳定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这种“繁荣”是畸形和变态的 ,对抗战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孤岛的社会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孤岛的社会动态魏宏运上海旧称十里洋场,是外国人心目中的“冒险家乐园”。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英法租界处于日军四面包围之中,成为孤岛。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英法租界,孤岛不复存在。孤岛这个词,不知何人首先提...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全体同志,收集和编辑的《上海‘孤岛’文学资料丛书》,已整整搞了四年,到1983年9月止,这个项目的重头——《上海“孤岛”文学作品选》也已定稿。这使我们,特别是我这个被指定为全书定稿的人,舒了一口气。的确,我们全室人员,限于水平,也限于资料的残缺,不能尽如人意,然而对于我们全室人员来说,收获应该不能算小。我们邀游了一遍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坛,我们有所充实。  相似文献   

6.
<正> (一) “八·一三”战事爆发三个月,日寇占领了上海除租界而外的华区,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区之前,这片处于日伪顽、敌我友矛盾交错,但尚有空隙进行抗日活动的夹缝,被称为“孤岛”。在这特殊的时空中,党的新闻出版及爱国统一战线的新闻出版,在日伪的炸弹、枪口的弹压下,演出了一幕幕动人的活剧。期间,《申报》、《大公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立报》已停刊,《救亡日报》已经撤离,只有《新闻报》、《时  相似文献   

7.
这两年中,文艺界有关“干预生活”的提法有过争论。上海有一家报纸甚至为此写过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似乎事情告一段落,而今文艺界也几乎不提“干预生活”这个口号了。无奈客观现实的反映。官僚主义和特殊化必须大力揭露和反对,人民对官僚主义、特殊化、违法乱纪等不正之风有着强烈不满……显示出文艺界提出“干预生活”这个口号还是有客观据据的,虽则它不是包括一切的口号,但它却是吸引作家深入生活,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并使他的作品拨动千百万群众心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给徐的创作贴上浪漫奇幻的标签,拘囿了对徐作品的阐释向度,进而影响了对“孤岛”时期徐创作的价值判断和文学史定位。实际上,《荒谬的英法海峡》既构设了理想的乌托邦社会,又不断解构这个乌托邦,揭示了乌托邦与殖民的连带关系,形成了对“殖民乌托邦”的深刻透视。叙述中难以妥帖安置的裂隙矛盾和逸出的观念情感,引导我们把小说的故事视为上海“孤岛”的隐喻。无论是空间围困、观念悖论,还是人物组合、爱情关系,在隐喻中都实现了意义指涉的迁移。揭开乌托邦和浪漫爱情叙事的乔装外表,才能发掘小说中的上海“孤岛”体验和战时国家情怀的潜在表意。徐创作对潜文本的精心构设,为我们研究孤岛文学乃至半殖地写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1938年,“孤岛”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举行了一次极有意义的“鲁迅思想座谈会”。我是当年的与会者之一,虽已老迈,但深感有责任把此会的情况记述下来,以保存这份史料。 “鲁迅思想座谈会”尽管只举行过一次,却是极其令人难忘的一次。它的举行当然不是偶然的。那时候,上海“租界”已沦为“孤岛”,为了坚持  相似文献   

10.
新的一年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加快进行,城乡经济呈现了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思想意识领域也日渐活跃。在新年前后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为党中央关于在文艺界要纠正“左” 的倾向和保证创作自由的指示而欢呼:“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黄金时代到来了!”文艺界的活跃,引起了整个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连锁反应,学术理论界的许多同志也在思考:我们这里的情况如何?学术理论的黄金时代何时到来?  相似文献   

11.
胡乔木与解放日报的渊源,从1941年3月为解放日报撰写第一篇社论,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解放日报停刊为止.在这期间,胡乔木为解放日报撰写了大量的社论和评论,阐述中共内政和外交方面的政策和策略,评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文艺界的变化,在延安整风中及时地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并担任党报委员会委员,将《解放日报》改版成为了“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12.
巴人——王任叔,在“孤岛”时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作家,他的大量杂文犹如一把把锐利的匕首,刺向侵略者、汉奸和形形色色的邪恶;他的文学论文和论著,则兼有透彻说理和深入浅出的特色,因而吸引和影响了大批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在团结和培育新的文艺战士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孤岛”时期巴人的文学论著共出了三种:《文艺短论》,一九三九年由上海珠林书店出版;《论鲁迅的杂文》,一九四○年由上海远东书店出  相似文献   

13.
上海“孤岛”时期的文学运动,是抗日时期文学运动的重要一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有它光辉的地位。它产生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国民党军队撤退以后,截止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珍珠港事变”爆发以前,历时四年一个月。当时上海周围,  相似文献   

14.
(一)回忆的回忆 “生活的另一面,是和手枪、炸弹、恐吓信、 暴徒、囚车相斗争。”(《记者在上海》) 翻开贴报簿,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报导文学:《记者在上海》、《上海文艺界的苦斗》、《汪伪文化政策之剖析》等。这些都是一九四二年我在离上海到福建南平时,受到地下党陈向平、蒋文杰和廖  相似文献   

15.
时光流逝,我的哥哥林柷敔去世已快七年了。 他是个普通而平凡的人,老老实实教了一辈子书,勤勤恳恳编写过几本关于语言学等方面的专著,只是在上海沦为“孤岛”期间,出于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强烈关注,他才奋笔疾书,写了大量杂感之类的短文,还写过一些小说、剧本,在孤岛的文坛上,留下了几缕由汗水凝成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四行弧军”英勇顽强的枪声停止以后,上海便成为“孤岛”了。这“岛”,指的是苏州河以南,英、法租界所在地,它的周围都是沦陷区,犹如一片汪洋。据郑西谛先生在《暮影笼罩一切》里记载:当时“文化界救亡协会”已成为分散的地下组织,《救亡日报》停刊,不少文化人向内地和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文艺界的一些人宣扬文艺创作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这一创作思想引起了我国文艺界的广泛注意,虽然我们开展过文艺思想论争,清理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不良影响,但至今仍有一些作家坚持创作就是“自我表现”,认为“真正地”自我表现,很  相似文献   

18.
宫立 《云梦学刊》2015,(1):27-29
十卷本的《唐弢文集》几乎收录了唐弢的全部文章,但仍有遗漏,《一年来之上海文艺界》和《读词闲话》即是证明。前者是评述1933年上海文艺界的重要史料,后者是唯一的一篇关于旧体诗词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我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左联的会员,“上海‘孤岛’时期文学调查计划”里提的好多书我都没有看到,我只能提一点我所知道的。 “八·一三”以后,就有《救亡日报》一类的刊物出现。田汉、曹聚仁、冰莹等常在上面写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一、前身《译报》初露锋芒《每日译报》的前身是《译报》,是党在上海孤岛时期坚持抗战宣传的成功尝试。“八·一三”抗战失败后,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为“孤岛”。日寇接收了原国民党设在租界的新闻检查所后,亦宣布对租界内的中国报刊实行新闻检查。绝大多数的抗日报刊,如《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申报》、《大公报》、《立报》等,为保持国格、人格和报格,有的毅然停刊,以示抗议;有的迁往内地或香港。只有《新闻报》、《时报》等少数报纸,可耻地接受日方的新闻检查。日本侵略者在加大摧残中国抗日报刊的同时,也加强了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