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去年一月号《学术月刊》上《殷夫烈士的一些新史料》一文中,曾根据象山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提供的材料,记述殷夫烈士少年时在象山城内始达小学读书。不久之前,接到象山县文教局一位读者的来信,谈及他也是殷夫烈士的景仰者和烈士红色鼓动诗的热烈爱好者。为了探究烈士在象山的有关事迹,他曾访问过象山县立高等小学校校长仇老先生和另一位老教师,他们都说明徐祖华(殷夫烈士学名)是在象山县立高等小学校读  相似文献   

2.
殷夫烈士以杰出的无产阶经革命诗人为文学工作者所熟知。实际上,他和许多爱好文学的革命家一样,以其主要精力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仅以一部份时间参加革命的文学活动。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白色恐怖之下,革命工作者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不能不用各种化名进行革命工作和文学活动,有时即使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也往往  相似文献   

3.
二 殷夫的生平说明,他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党的教育下,经过革命实践的铁与火的锻炼,经过自我思想斗争的痛苦磨炼,逐步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殷夫以一部分时间用文艺作为重要的战斗武器。特别在后期他成为一个职业革命  相似文献   

4.
我的诗和虹彩一样, 从海起入天中, 直贯着渺漠的宇宙, 吹嘘着地球的长孔。  相似文献   

5.
上海《文萃》周刊的历史是国民党反动派自取灭亡的一个侧面的记录。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以后,全中国人民由于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渴望和平安定,缓过一口气来。建立各党派共同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成为举国一致的要求。如果当时国民党政府顺应人民的这种要求,采取调节国内矛盾的方针,那么,它可能还不会马上陷于孤立,走上灭亡的道路。可是由于自恃有几百万军队,有美国支持,又接收了日军大量装备,以为一切可以武力解决,所以一意孤行,妄图消灭共产党。什么人民的要求,各民主党派和知识分子的呼吁,它根本不放在眼里,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甘肃的工作,在甘、宁、青、新四省的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的兰州,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彭加伦、伍修权先后任处长。党还派谢觉哉为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代表前来兰州。一九三七年十月,又成立了中共甘肃省工作委员会,领导甘肃人民进行斗争。从此,兰州的政治气氛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批进步的抗日民众团体,如“西北青年抗战团”、“留外学生抗战团”、“妇女慰劳分会”、“伊斯兰学会”等相继成立。还出版了一些党领导下的进步刊物,如《西北青年》、《民众通讯》、《妇女旬刊》、《青年旬刊》以及历史学家顾颉刚创办的通俗读物《老百姓》等,我党办的《新华日报》、《解放》也可以公开出售。其中丛德滋创办的。“民众通讯社”出版的《民众通讯》,时间较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胡也频烈士是一个有着多方面创作才能的革命作家。在他年轻的二十八岁(1903—1931)的生涯中,为祖国的文学事业留下了丰硕的创作果实。自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他在北京《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第二期上发表第一篇作品《梦后》起,到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在龙华英勇就义,在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内,共计发表了一百七十余篇作品。胡也频擅长写小说,也写过不少诗、戏剧、散文和短论。在烈士生前,一九二七年到一九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把旗擎登, 号儿吹震天穹,……荒芜的阵地, 开着战斗的血花吧! ——殷夫:《拓荒者》鲁迅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中曾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这沥血的篇幅里,其中就包括有年青的革命诗人殷夫以青春和生命谱写的诗章。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一翼的左翼诗歌发展史上,殷夫以自己回荡着雷霆、迸溅着火花的  相似文献   

9.
《青年杂志》相承《甲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森 《学术研究》2005,(5):133-136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并没有成熟的办刊思想,而是沿用《甲寅》的办刊宗旨,相袭其编辑思路,依靠其作者队伍,以宣传青年文化为核心,提供国外的新思想、新文艺,鼓吹个性解放,宣扬个人主义,辅导青年“修身治国之道”,在对个体和群体关系的认识上突破民初的思想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新版《辞海》在卢德铭条下是这样写的: “卢德明(——1927)四川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北伐时在叶挺独立团任连长、营长等职,后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1927年秋率部到江西同平(江)浏(阳)农军会合,参加秋收起义,任总指挥。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9月21日在江西萍乡芦溪作战中牺牲。”  相似文献   

11.
1938年10月间武汉沦陷,当时体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治机关——国民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第三厅,经长沙向大后方桂林、重庆撤退。我在第三厅宣传处工作,长沙大火后,于1939年春到达桂林。桂林虽经日机轰炸过,但还不是日寇直接进攻目标,因此,呈现出一派战时畸形繁荣景象。由上海及武汉向西南后方撤退的许多机关、学校、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这里留下,以确  相似文献   

12.
读了《江汉论坛》1982年第7期边云同志《关于贺英烈士若干历史问题的考证》一文,感到有些地方与史实不符。《考证》全文所引用的材料,大部分来自未经校阅审订、正式发表的文稿和私人访问记录。有些淡话记录是互不相干的孤证,有的谈话记录虽曾公开发表,但却明确注明是他人整理,未经本人校核,而本人现在已不在世,无从校正核对。我们认为,科学的考证,不仅要广泛搜集资料,而且要对搜集的资料加以认真分析研究,考其源流,辨其真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敞到翔实无误。对待某些革命斗争的参加者或其亲属提供的材料,也当如此。一些回忆和谈话,对研究党史和革命斗争史固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有时个人记忆的差误或其它种种原因,如果不同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以及其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培养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可以发展性地运用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和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中的观点,根据现代青年的特点引导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把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知识的教授中,把握时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以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把先烈英迹载诸史册,垂教后来,是中共党史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由张绍麟同志主编、青岛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李慰农烈士专集》,就是在这方面比较有份量、有影响的一部著作。李慰农,原名李尔珍,又名李味农,化名锄斧、李伦,1895年9月23日出生于安徽省巢县油坊郑村的一个佃农家庭,五四时期在芜湖积极开展反帝爱国活动,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同志在法国巴黎创建“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共党员,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1月回国,任中共中央特派员,赴山东工作,后以中共青岛地委书记的身份来青岛工作,领导和开展工人运动,1925年7月被封建军阀张宗昌逮捕,不久,在团岛英勇就义。该书荟萃了李慰农烈士在巢县、芜湖、法国、苏  相似文献   

15.
1988年6月2日,是我党工人运动先驱,优秀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北京、唐山、汉口等地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何孟雄烈士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由南京大学发起,江苏省档案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三家联合举办的《纪念何孟雄烈士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五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大学召开。这是国内首次纪念何孟雄诞辰的学术讨论会,得到了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党史学会等各方面的支持,均派了负责同志参加会议,烈士的母校湖南大学、烈士战斗和牺牲的地方的上海党史资料征委会及上海烈士陵园淮安县都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还有老同志代表等到会并讲话。与会的研究何孟雄烈士的党史专家和党史工作者,在多年来深入挖掘,搜集、整理和研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以新青海社于1932年10月创办的《新青海》月刊为视角,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青海进步青年为抗日救国所做的重要历史贡献,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7.
考察文艺副刊对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作用是近来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民国四大副刊之一《京报副刊》有关青年题材的小说来历史地考察文化、文学生态相对于“五四”文化的延续性和异质性,尤其是借助于小说文本的细读来认识发展变化中的青年题材的创作倾向和思想新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青年史》是马庚存研究员近年来在历史研究方面继《中国近代妇女史》之后的又一力作 ,共 3 3万字 ,除前言及附录中国近代青年大事记外 ,分 1 3章 ,按近代中国重大事件的依次发生并结合青年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而展开叙述研究 ,是史学界有关近代青年史研究的开创性成果 ,也是今天我们认知历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 ,被列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文库之一。通读全书 ,可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资料翔实严谨 ,取舍有度。基于青年史研究的资料虽然丰富却也十分散漫 ,可以想象 ,在浩如烟海的近代史料中要做到尽可能全面…  相似文献   

19.
青年鲍德里亚与他的《物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体系》一书中,青年鲍德里亚把自己的老师列弗斐尔、巴特、德波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最新变化的批判转喻成了一种抽象的哲学反思,他将资本主义的物化世界转换为功能性效用构架链接和建构起来的物品系统的本体论。鲍德里亚在这部文本中的理论构境所基于他的理论支撑点,主要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列弗斐尔最早所展现的那个远古社会中未被功用性价值逻辑污染的象征性本真存在。  相似文献   

20.
从鲁迅译《一个青年的梦》看《呐喊·自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歌东 《东岳论丛》2006,27(1):112-115
在《呐喊·自序》的写作过程中,鲁迅对钱玄同来S会馆约稿这一细节的戏剧化描写在叙事策略上对武者小路实笃的剧作《一个青年的梦》中的相关情节有所借鉴。鲁迅读《一个青年的梦》的“感动”是解读“《呐喊》的来由”的一个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